[心得] BIOSTAR 首家板厂引进 INTEL DEFAULT ?

楼主: AreLies (谎言)   2024-05-08 23:51:31
跟进各家 INTEL BASELINE 设定的最新状况
原文转自 UNIKO's Hardware
网页好读版:https://reurl.cc/MO8014
https://i.imgur.com/e6nHlE2.jpeg
INTEL 为了 13/14TH 高阶 CPU 型号出现系统不稳的问题,已多次私下回应媒体查询,其回
应内容最后也被曝光 / INTEL 透过媒体对外发布最新消息。INTEL 的解决方法看来是希望
板厂引进 INTEL BASELINE 设定,在 BIOS 里把功率目标、电流目标、电压还有其他功能调
整为 INTEL 建议的值,以进一步提高 CPU 稳定性。
INTEL 在回应中提到"BIOS default settings guidance"和"default BIOS profile",
旨在要求板厂遵守"Intel recommended settings",在默认状态下加载 INTEL 相关的建
议设定 (INTEL回应ANANDTECH)。
注1:https://reurl.cc/GjAoRD
各大板厂中,以华硕率先释出 INTEL BASELINE BIOS,然后是技嘉 (BETA BIOS),之后是华
擎 (BETA BIOS)。
这三家的做法是在 BIOS 里提供 1 个一键打开的设定 (INTEL BASELINE),使用者储存离开
后,就可使 INTEL BASELINE 设定生效,提高系统稳定性。
可是技嘉和华硕的 BASELINE 设定不尽相同,背后或许反映出 INTEL (当时) 没有清晰且一
致的 BASELINE 建议值。
笔者打听到的消息是板厂目前也搞不懂什么是 BASELINE 设定,所以除非是板厂暗中作祟,
否则在 INTEL 正式公开各项 BASELINE 建议值前 (2024 年 5 月),板厂也只能自行寻找设
计指南等文件,例如 Raptor Lake S/ S Refresh LGA Platform Design Guide,各自想办
法把功率目标和电流目标降低以及把电压调高,因而出现了各家板厂有着不一样的 BASELIN
E 设定组合这个奇怪现象。
微星是还好,因为直至今天微星也没有为 INTEL BASELINE 设定特别推出新 BIOS。
微星目前建议使用者自行到 BIOS 里确保开启 2 个选项以改善 CPU 稳定性:使用者须手动
选择 CPU COOLER TUNING 的 BOXED COOLER 模式来确保 PL1、PL2、ICCMAX 都不超出 INTE
L 建议规范 / 最大规格,AC_LL 的部份,使用者也须手动把 MSI LITE LOAD 模式由 AUTO
调整为 INTEL DEFAULT 模式以确保运作在 INTEL AC_LL 1.1 这个最大规格 (注2)。
至于在 14TH 发布时被 INTEL 提及的其他"CLIENT & WS MOTHERBOARD"(注3),例如 COLO
RFUL、MAXSUN、SUPERMICRO 和 GALAX,好像都仍未推出 BASELINE 相关的 BIOS,EVGA 我
们就怀念它好了。
由于 INTEL 是说 2024 年 5 月才会公开交待解决方法,所以现阶段各板厂自行推出相关的
BASELINE BIOS,理应都是封测阶段,也就是没有对错之分。当然有板厂选择等待 INTEL
正式公开解说后,再推出相应的 BIOS,也无不妥。
注2:https://reurl.cc/aqVkYG
注3:https://reurl.cc/dnDX3q
目前第四家因应 INTEL 建议而释出新 BIOS 的板厂,是映泰 BIOSTAR。
可是映泰推出的不是 INTEL BASELINE,而是 INTEL DEFAULT (BASELINE)。
至于什么是 INTEL DEFAULT,映泰和 INTEL 目前也没有详细解释,也许跟板厂必须默认载
入 INTEL DEFAULT (BASELINE) 官方设定有关,或许也跟 INTEL 最新的 BASELINE 建议值
有关。映泰在 2024/5/3 推出的 INTEL DEFAULT (BASELINE) BIOS 不是正式版,意味一些
设定和做法可能还会变更。以下笔者先带各位读者尝鲜!
BIOS 默认加载 INTEL DEFAULT (BASELINE) 设定?
在映泰 Z790 VALKYRIE 的官网,供下载的最新 BIOS 是 Z79AC503.BST,类型为 BETA BIOS
即非正式版,发布日期是 2024-05-03,更新内容是"Add Intel Default settings (Base
Line) ( Beta )"。映泰是首家用上"INTEL DEFAULT"一词来形容 BIOS 更新和一键加载
相关 INTEL 设定的板厂,非常好!
华硕在 IA TDC CURRENT MAX 也就是 ICCMAX 里加入 INTEL'S DEFAULT 模式;微星在 MSI
LITE LOAD MODE 里也就是 AC_LL 和 DC_LL 加入 INTEL DEFAULT 模式。
https://i.imgur.com/wkWfFng.jpeg
成功更新至 BETA BIOS Z79AC503 后,可查看 BIOS 主页的 EZ MODE 所显示的 BIOS 版本
再确认,这一版 BIOS 也把 INTEL CPU MICROCODE 更新至 0X123 版本。
https://i.imgur.com/gOTJV7e.jpeg
映泰的 INTEL DEFAULT (BASELINE) 设定与技嘉一样都藏在 BIOS 深处。虽然选取 INTEL B
ASELINE / INTEL DEFAULT 后就不用自行再调整 POWER / CURRENT / AC_LL 等重要参数,
可是其位置 / 路径好像也可以再友善一点,例如放在主页 (EZ MDOE)。
下面的图片你没有看错,映泰的确是第一家默认加载 INTEL DEFAULT 设定的板厂。换句话
说,使用者在更新至这一版 BETA BIOS 后,根本不需要进入什么 TWEAKER 再找 CPU POWER
MANAGEMENT 页面,在 TURBO POWER LIMIT 选项里再手动开启 INTEL DEFAULT SETTINGS
模式。因为映泰默认的 TURBO POWER LIMIT 不再是 AUTO 模式,而是 INTEL DEFAULT SETT
INGS 模式。以遵守 INTEL 建议设立 DEFAULT BIOS 这一点来看,映泰表现比技嘉和华硕好
。简而言之,这一版 INTEL DEFAULT (BASELINE) BIOS,映泰的默认状态就是打开 INTEL D
EFAULT SETTINGS,而不是板厂各自的 AUTO / OPTIMIZED 模式。
题外话,笔者也是首次遇到 BIOS 内无法截图的情况。原来在映泰的 BIOS 里使用它们家的
截图功能 (F11),是不支援在打开选取页面时截图,此时按下 F11 没有任何反应。
https://i.imgur.com/vbBXyXs.jpeg
https://i.imgur.com/ZF3Uivn.jpeg
华擎好像是目前唯一一家板厂有在 Z790 BIOS 主页也就是 EZ MODE,开设 POWER SETTING
一栏,提供一键开启 LOAD INTEL BASE POWER LIMIT 设定。更扯的是,原来华擎好像早在
2023 年就有加入这个做法,笔者也是刚刚才知道。这边有另一个例子 (注4),读者可留意
BIOS 版本和对应的官网发布日期,原来华擎早知道了!好强!
https://i.imgur.com/KZs5M1t.jpeg
注4:https://reurl.cc/AjAKvZ
为什么技嘉和华硕都没有在 INTEL BASELINE 相关的 (BETA) BIOS 里,直接加载 INTEL BA
SELINE 设定 (默认打开)?在笔者看来,这两家好像刚好都不同意要默认打开 INTEL BASEL
INE。
遇上 13/14TH CPU 稳定性问题,这两家是建议使用者自行在 BIOS 里打开 INTEL BASELINE
设定,可是这两家好像也在同时建议使用者,若没有遇上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就不要 / 不
必 / 无须手动打开 INTEL BASELINE 设定。
其实就算是微星,也有提到打开 BOXED COOLER 模式和 INTEL DEFAULT LITE LOAD 模式后
,CPU 性能将会下降,CPU 电压将会上升,只是微星和其余的板厂,好像都没有提及使用者
在没有遇到稳定性问题时,该不该自行调成 INTEL 建议的值。
https://i.imgur.com/DrK9ewQ.jpeg
https://i.imgur.com/Ava0fe9.jpeg
继续探索映泰默认加载的"INTEL DEFAULT SETTINGS",笔者继续利用 HWINFO 软件读取相
关资讯,除了 Z790 DARK HERO 的 ICCMAX (IA TDC CURRENT LIMIT) 只能在 BIOS 里看。
现简单整合如下:
https://i.imgur.com/Tz4ZdkE.jpeg
https://i.imgur.com/ehCSUHF.jpeg
也许是因为 IA 的 ICCMAX 仍然是接近无限的状态,R23 MULTI 10MINS 只从 39709 降至 3
7853,约 5% 降幅。
14900K / 14900KF 在无功率和电流限制时,加上板厂会降低默认的 AC_LL (<1.1),14900K
/ 14900KF 是有可能跑出 38000 ~ 42000 的成绩,视乎不同体质 (VF CURVE) 的 CPU。所
以值得看的其实不是降幅,而是开启相关 INTEL BASELINE 模式后的成绩。
R23 MULTI 在 13900K(KF) / 14900K(KF) 无任何限制时,能吃掉约 300W 的功率,这跟 25
3W=PL2=PL1 的时候没有太大差距,所以打开 INTEL BASELINE 模式后,R23 MULTI 也不应
该差太多。
以华硕为例,在 253W、253W、280A、1.1 的设定下,14900K / 14900KF 大概可跑到 R23 M
ULTI 35000 ~ 37000,虽然华硕的 INTEL BASELINE 同时有调整 CEP 状态,但好像没有动
INTEL TVB。如果只看 IA ICCMAX,BIOSTAR 的 INTEL DEFAULT 做法,更像是在 PL1=PL2=2
53W 和 AC_LL=1.1 之上,再利用无限的 ICCMAX 来增加一点性能,这跟技嘉 BIOS 一直存
在的 INTEL POR 模式 (PL1=PL2=253W / ICCMAX 无限 / AC_DC 0.4) 差不多,只是 AC_LL
有明显差异。
INTEL 在回应 ANANDTECH 时,首次明确公开提出 8P16E TDP 125W 的 CPU,其 ICCMAX 永
远不应超出 400A。这部份如果 HWINFO 所显示的资讯正确无误,那么映泰明显没有跟随 IN
TEL 指示。所以映泰与华硕相似的部份,在于它们都设定 PL1=PL2=253W 且 AC_LL=1.1,同
时间映泰也与技嘉类似,因为它们分别在 ICCMAX (映泰) 和 AC_LL (技嘉) 都超出 INTEL
在 743844-009 文件里写出的上限。总括而言,如果以 INTEL 743844-009 (MARCH 2024)
文件来看,技嘉、华硕和映泰,都没有完全采用且百分百跟从 INTEL 所列出的无名 CONFI
G (125、253、307、1.1) 又或是 EXTREME CONFIG (253、253、400、1.1)。
https://i.imgur.com/dctaKVi.jpeg
注5:https://reurl.cc/8vjWgM
补一下华硕 Z790 DARK HERO BIOS 1202 的设定:
https://i.imgur.com/Prll20A.jpeg
https://i.imgur.com/wb0A3ug.jpeg
https://i.imgur.com/QPhQxzo.jpeg
补上微星 MEG Z790 ACE MAX 的数据 (微星官方建议):
https://i.imgur.com/C97qC2T.jpeg
https://i.imgur.com/nkIq203.jpeg
注6:https://reurl.cc/aqVkYG
以下整合目前在 INTEL 743844 文件的资料,以及板厂目前因为 INTEL 最新要求而提供 /
建议的 BIOS 设定:
https://i.imgur.com/YJVkYf2.jpeg
https://i.imgur.com/o6zmsMj.jpeg
如果再重新看 INTEL 743844-009 (MARCH 2024) 文件,其实 INTEL 的 EXTREME CONFIG,
在针对 8P16E 的 CPU 的建议 PL1 和建议 PL2,INTEL EXTREME CONFIG 只包含 RAPTOR LA
KE-S (13900KS、13900K、13900KF),而不包含 RAPTOR LAKE-S REFRESH (14900KS、14900K
、14900KF),其实 14900KS (150W 8P16E) 就连自己的无名 CONFIG (PL1、PL2) 也没有。
https://i.imgur.com/qQKApky.jpeg
https://i.imgur.com/rmTxCXu.jpeg
INTEL 在 743844-009 里关于 ICCMAX 最大值的描述,就没有 14900K 和 14900KF 的 EXTR
EME CONFIG。
https://i.imgur.com/nMjj6OL.jpeg
INTEL 在 743844-009 里关于 AC_LL 最大值的描述,其实连 13900KS (150W 8P16E) 也没
有包含在内,更别说 14900KS (150W 8P16E)。
https://i.imgur.com/JOTZJTU.jpeg
从以上的官方文件可看到,至少在这一份 743844-009 MARCH 2024 的文件里,有很多东西
都没有写好写满写清楚。
可是,在 INTEL 743844-009 (MARCH 2024) 文件中,关于 14900K / 14900KF 的部份,是
没有 PL1 = PL2 = 253W 这种建议规格 (EXTREME CONFIG),只有 PL1 = 125W / PL2 = 253
W 这个无名的 CONFIG。14900K PL1 = PL2 = 253W 且什么 307A 或是 400A,只在官方给媒
体的评测指南里出现过。如果这时候你感到天旋地转,那是合理的,不妨再搭配上一篇跟进
技嘉 125W 188W 1.7 设定的调查,看一下 INTEL 何时设定过相关建议给 13900K / 13900K
F。
https://i.imgur.com/baZGp7h.jpeg
另一方面,在 INTEL 的官网上,有列出 INTEL PERFORMANCE INDEX (注7) 背后所设定的 P
L1 和 PL2,也就是 INTEL 的 13900K / 14900K 官方跑分背后所设定的 PL1 和 PL2。INTE
L 明确标示官方的 13900K 和14900K 测试用上 PL1 = 253W 的设定,ICCMAX 和 AC_LL 则
没有提及。如果以 INTEL 自己的官方测试作为基本标准,那么 INTEL 也是在超频,因为这
些测试规格都远在 UNNAMED CONFIG 之上,什么是 IN SPEC 什么是 OUT OF SPEC 也只能是
INTEL 说了算。
https://i.imgur.com/GPruGKy.jpeg
https://i.imgur.com/ehBtEGS.jpeg
注7:https://reurl.cc/2YLDXv
从这个角度看,笔者是认为,板厂就算想跟随 INTEL BASELINE,也不是那么容易啊。INTEL
设计指南文件众多,以上只是探讨其中一份公开的 INTEL 文件。
板厂与 INTEL 之间传递的文件 / 沟通,有很多还是需要特定权限才能从 INTEL 官网下载
的。
但从目前这些 INTEL BASELINE BIOS 来看,各家各显神通的做法,或许反映背后跟本没有
一种均一的设定。笔者猜测这也是为什么 INTEL 要把真正的建议设定推迟至五月下旬公布
,因为还在乔。
最后笔者要向各位读者诚心道歉,因为笔者今天才发现自己在上一篇报导犯了一个低级的错
误,本想在这篇修正那个错误,结果写一写就那么长。笔者在上一篇技嘉跟进调查的报导中
,提及且相信 RPL-S 125W (13900K / 13900KF) 的 BASELINE ICCMAX 就是 200A,当时引
用的是 IGORSLAB 在 2021 年的报导。笔者今天发现,IGORSLAB 的资料应该是有一点点问
题的,那就是 200A ICCMAX 的部份。IGORSLAB 的图片显示 IA ICCMAX 与 IA ICCMAX.APP
都是 200A,明显不正常。搞笑的地方在于笔者一直都有这张图片,只是没拿出来比对,所
以出错了,应该是 249A 才对。
换言之,技嘉还真的一点都没有错,是笔者错了。
https://i.imgur.com/TMCSfla.jpeg
相关文章:
[心得] 调查技嘉于 INTEL BASELINE 设定之 PL2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14555741.A.180.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