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菜单] 15K以内轻游戏机

楼主: yuu123 (yuu)   2024-04-20 16:27:15
※ 引述《magicwu (magicwu)》之铭言:
: 已买/未买/已付订金(元):未买
: 预算/用途:看小说、阿尔比恩希望ZVZ低特效不会卡
这个我有帮你问过同样玩Albion的朋友,
5600G搭D4-3600的内存,BIOS开4GB VRAM来用。
在1080P ZVZ 多人混战中低特效的设定下,
平均帧数大概50fps上下跳动。
算可以玩。
: CPU (中央处理器):AMD【6核】Ryzen5 5500GT
: MB (主机板):微星 B550M PRO-VDH WIFI
: RAM (内存):十铨 TEAM T-FORCE VULCAN Z DDR4-3600 32G(16G*2)(CL18)
: VGA (显示卡):
: Cooler (散热器):
: SSD (固态硬盘):铠侠 KIOXIA Exceria G2 1TB/M.2 PCIe Gen3/TLC/五年保
: HDD (硬盘):
: PSU (电源供应器):FSP 全汉 圣武士 350W (80+铜牌/ATX/直出/全日系/五年保固)
: CHASSIS (机壳):全汉 CMT212B 黑 玻璃透侧机壳 (ATX/Type-C/内建风扇前3后1
: MONITOR (萤幕):
: Mouse/KB (鼠键):
: OS (作业系统):
: 其它 (自填):
: 总价 (未税/含税):13,859
: 请问有需要加购CPU散热风扇吗?
如果你的预算许可,
我强烈建议 “要装塔散”。
因为AMD原厂附的那颗Wraith Stealth是拉G。
直接给你比对的图比较快,
图中最左侧的是Wraith Prism。
最右边的那颗则是5500GT附的Wraith Stealth。
https://i.imgur.com/7WZMreQ.jpg
https://i.imgur.com/bWQL7k0.jpg
https://i.imgur.com/nWRVLYu.jpg
Reference:
Tech Showdown - Wraith Prism vs Wraith Spire
vs Wraith Stealth Comparis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kS77QUreQ
可以看到就算是AMD原厂附的散热器,
差别也是很大。
Wraith Stealth只有薄薄的铝鳍,厚度约3CM。
不像中间的Wraith Spire至少还有一部份的铜底,
更不用说左侧的Wraith Prism,
是由整颗铜底+热导管+密集的鳍片组成。
由高中物理可知道,
于静止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所以若要将CPU的高温带走,
势必要增加鳍片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
及通过表面积的空气流量。
所以从图中就应该可以很简单地猜到,
由于Wraith Stealth的铝鳍体积真的小得可怜。
与Wraith Prism散热效果相比,效果可想而知。
更不用提与高度约15cm的一般常见塔散间的差别了。
加上AM4的CPU针脚是长在CPU上头的。
若你哪天觉得原厂散热器不够力,
想换个塔散的时候。
还要承担把CPU连根拔起,
甚至由于CPU掉落导致针脚歪掉或断掉的风险。
所以倒不如一开始就上塔比较实际。
所以我的建议是除非你电脑放置的地方是24HR冷气房,
否则建议买个便宜塔散,装机直上会比较好。
除非你真的预算拮裾,
先用原厂散热器撑一阵子这样。
: 另外有推荐机壳高度40cm以下,前置I/O(传统正前方)散热好的平价机壳吗?
由于你主机板是MATX的板子,
所以如果是我来挑的话。
我会选MATX的机壳,至少体积会比较小一点。
帮人组装若没Type-C需求,又要求“前置IO面板”的话,
一般都会帮人拿银欣PS07这款老壳,
原因无他,好处就只是前面的滤网好拆装。
“把门打开就能把滤网拆出来清洗”。
装完机之后,叫买家每三个月把门打开。
定期把滤网拆出来用吸尘器吸一吸就好。
至于会这样说,
是因为目前市场主流的前面板部份,
大多是用冲孔网板的设计。
像君主的AIR 100 Lite就是这样。
但至少AIR 100 Lite还算好拆装,
一般的冲孔机壳的前面板与机壳本体连接处,
大多还是用多个塑胶卡榫的方式处理。
不像AIR 100 Lite是用磁铁吸附的。
所以相较于PS07使用的可拆式滤网,
大多都要把前面板整片拆下来洗或用吸尘器吸。
会稍微麻烦一点。
加上因为我有遇到一些机壳用的钢板品质不佳,
以及机壳摆放的地方环境恶劣、湿度较高。
加上使用者习惯不太好,积太多灰尘在上面。
可能会导致前面板的网孔生锈这样。
反之如果是要前置USB Type-C 的话,
则要注意机壳附的针脚有分10Gbps及5Gbps两种。
一般低价位的主机板,
大多都是附USB 5Gbps的便宜货,
那就随便选一咖机壳装就好。
反之若是要求前置Type-C 10Gbps的话,
那就真的没多少机壳可以选,
因为大多设计都是上置。
应该就前面推文Zenryaku大提到的AP201,
或是全汉CST352这种洞洞壳会比较适合。
至于我个人使用,
则是直接淘个USB Type-C 10Gbps的3.5"面板,
塞PS07前面板的方式解决就是。
最简单暴力,直接再多3个USB插座。
个人浅见,有误请指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