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迭代更新!Scythe Fuma3 风魔3 散热器

楼主: Ohmy (喔卖)   2023-07-12 18:55:14
网志无广告版
https://ohmy-bear.blogspot.com/2023/07/scythe-fuma3-3.html
https://i.imgur.com/HiYVOPH.jpg
不知不觉,Scythe镰刀厂的经典双塔风魔散热器出到第3代了。
以原本的风魔2疾风版为基础再次精进,那这次又有什么新卖点呢?
依官方简介:镰刀旗舰级风魔系列散热器新一代风魔3,采用新设计HPMS V五代扣具,支
援最新LGA 1700及AM5平台。维持风魔散热器向后向上双塔偏移设计的特色,且搭载与疾
风版相同的KazeFlex II、KazeFlex II Slim 12公分1500转PWM风扇。
新版风魔3最大的特色,应该是采用了官方称为幼砂纹的双上盖,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但当然细节部分与前代疾风版还是有些微差异,这部分后面再一一说明。
包装改成清新的白色,文字的版面配置也更整齐、内敛,感觉完全换了风格啊!
https://i.imgur.com/VVCFCDo.jpg
背面标注特色及散热器、风扇规格,简单表列如下:
1、支援最新的1700跟AM5脚位。
2、154mm高度设计,可容纳于市面上绝大多数机壳。
3、搭配1500转PWM款的疾风丸贰 KazeFlex II 及 KazeFlex II Slim风扇。
4、采用两颗转向不同的风扇,使气流集中并且更笔直吹向散热鳍片。
5、采用6根6mm热导管及向后向上的本体偏移设计,具有良好的内存相容性。
https://i.imgur.com/SvqVrLV.jpg
包装其中一侧为产品规格图示,相较于前代风魔2疾风版,风魔3整体尺寸变化不大,但细
微调整了双塔结构的前塔鳍片厚度(缩减约2.5mm)、后塔鳍片厚度(增加1mm)及铜底宽度(
增加2mm),另外往PWM供电偏移幅度也更大(约4.5mm),增加在各主机板上安装时的显示卡
相容性。
https://i.imgur.com/2fFmtme.jpg
另外一侧可看到...嗯...是MIC啊!
https://i.imgur.com/tnJmg8A.jpg
配件一览,分接线、散热膏等都有提供,也没漏掉玩家爱不释手的螺丝起子。
https://i.imgur.com/l1gIMQf.jpg
金属背板供INTEL CPU安装时使用,透过调整螺丝卡扣的方向来应对LGA1200或1700脚位,
出厂则默认1700脚位。
https://i.imgur.com/sYb01eY.jpg
提供3组风扇钢丝扣具,3组扣具规格一样,使用者须透过扣具位置来将前风扇换为标准
25mm厚度风扇或再加挂第3颗风扇。
https://i.imgur.com/hcJ7KX2.jpg
镰刀新款(好像也不算新)疾风丸贰 KazeFlex II 及 KazeFlex II Slim风扇,为4Pin PWM
规格,最高转速皆为1500rpm。整体包含4个锁点的减震垫皆为黑色。
https://i.imgur.com/6Pu5lM1.jpg
官方称使用两颗转向不同的风扇能使气流更集中,且能更笔直吹向散热鳍片。
https://i.imgur.com/5dkXLbS.jpg
背面为风扇型号及电流规格,相较于市面上高阶风扇各种裸露轴心、玻璃纤维材质或是在
扇叶形状上做文章,疾风丸贰风扇相对低调朴实。
https://i.imgur.com/JovVmRB.jpg
接着是散热器本体,顺应潮流加入平整的热导管护盖,官方将其称为幼砂纹双上盖。
https://i.imgur.com/JSfuPRI.jpg
翻译成白话文...其实就是塑胶材质,但表面采用细致磨砂纹路,整体质感还是不错的,
中间镰刀LOGO则采亮面处理。
https://i.imgur.com/hxxmx9G.jpg
风魔3的鳍片外观看起来无镀镍,且仅为穿fin工法无使用回流焊,各鳍片间也没有折fin
设计。前一代疾风版鳍片还有上下交错的设计,风魔3反而回归朴实无华的外观。
https://i.imgur.com/8tW004Y.jpg
风魔3经典的向后向上弯折设计,后方鳍片较厚且有避免干涉主机板IO侧散热片的设计。
https://i.imgur.com/dNfeA3D.jpg
铜底面积为43x40mm,比疾风版43x38mm更宽一点点,具备6根6mm热导管。
https://i.imgur.com/9Lnzshp.jpg
铜底非完全镜面且应该有中间微凸设计,不过没有十分明显。
https://i.imgur.com/5INInE6.jpg
https://i.imgur.com/TLysh22.jpg
装上风扇后的散热器外观,这两年可能流行平整且方正的设计风格,各厂不约而同都将散
热器顶部的热导管头尾用护盖遮住。
https://i.imgur.com/IFuLZWt.jpg
风扇钢丝安装时觉得有点紧,在机壳内拆装难度还会稍微提高。
https://i.imgur.com/24824ZX.jpg
简单以屎色猫扇示范一下替换前风扇及加挂后风扇的方式,前风扇跟后风扇钢丝扣具的位
置不同,参考红色标注位置。如果使用外框一体的风扇,前方可能无法更换成25mm风扇。
或许是采用非镰刀厂风扇的关系,前方换上猫扇后挂勾有些松垮,风扇会一直往下滑,需
要加约1mm的垫片来稳固。
https://i.imgur.com/kUOX5cQ.jpg
既然风魔3能换装或加挂风扇,那可玩性就大啦,所以本次将测试以下4个不同情境下风魔
3的散热能力:
1、原厂配置
https://i.imgur.com/zEyzUUb.jpg
2、前风扇换装猫头鹰A12x25风扇。
https://i.imgur.com/s9EaKmz.jpg
3、原厂配置外后方再加挂猫头鹰A12x25风扇。
https://i.imgur.com/E1Y1Hn0.jpg
4、终极版:前后都挂上猫头鹰A12x25风扇的三风扇配置。
https://i.imgur.com/jQNRlAT.jpg
当然还有更多变化啦,例如中间风扇换装一般转向的风扇等,但又考量猫头鹰风扇转速
2000rpm,疾风丸贰转速仅1500rpm,换装后除了转向外转速也有差异,无法将变因控制在
一个故放弃。
接着上机,首先安装散热器底座。镰刀的底座如同坊间各厂散热器的底座,采用背板、塑
胶垫圈、散热器锁板、螺帽的组合,安装起来相当平淡没有太大惊喜。
https://i.imgur.com/W57fxS7.jpg
安装完成!再次复习风魔3最大特色,前风扇不挡内存。
https://i.imgur.com/J3BTqm7.jpg
运转前的上机实照。
https://i.imgur.com/QzOyCyl.jpg
风魔3搭配个人手上这张技嘉主机板,后方加挂的风扇底部贴平散热片时,风扇顶部也刚
刚好贴平顶盖没有超出,堪称完美。
https://i.imgur.com/NqzS5Sr.jpg
编个号码再复习一次前面提过本次将测试的4个情境。
https://i.imgur.com/L5bgluT.jpg
也顺便加入AK620的测试比较,上机照直接沿用上次拍的照片。
https://i.imgur.com/Fbrd8SD.jpg
本次测试搭配i7-12700K+Z690的裸机平台,使用MX-5散热膏,室温约26-27度的冷气房,
且将i7-12700K设置为全核心5.0Ghz、电压1.32V ,软件显示功耗约为228W。
注:以前测试都固定用全核心5.1Ghz,本次测试前忘记测什么改成5.0Ghz,测完3个情境
才发现没改回来,懒病发作不想重来就接着测了。
测试结果如下表:
https://i.imgur.com/H6ZkdMF.jpg
1、与AK620比较
个人之前在别篇散热器测试时,不同的测试条件下风魔2疾风版效能算是与AK620平手。本
次测试AK620与风魔3情境(1)原装风扇比较下,AK620在各核心平均温度项目些微胜出,但
差距不大,Package温度两款倒是相同,可以视为同一梯队,测了个寂寞(?)
不过风魔3两颗风扇转速仅1500转,略低于AK620的1800转因此噪音低了一咪咪,且AK620
是搭配两颗标准25mm厚的风扇,不讲武德啊!只能说风魔3的表现...大哥没有输!
2、情境比较
(2)跟(3)的情境,前风扇改成A12x25或是在后方加挂A12x25,各核心平均温度能降低约3
度(Package则是2度)。
情境(4)终极配备在3颗25mm标准厚度风扇的加持下,各核心平均温度能再降低1.5~1.7度
(Package则是3度)。
如果将(1)及(2)、(3)及(4)两相捉对比较,可见将15mm薄扇换成标准25mm厚扇后效能有感
提升,不过也就失去风魔系列散热器不挡内存的最大优势了。
心得
本次风魔3的更新,个人觉得体验上与风魔2疾风版差距不大,但是加了平整护盖后外观直
接从地表飞到平流层(?)
也可以换句话说,风魔3维持风魔系列良好的设计元素:本体偏移不挡内存、高度低矮
机壳相容性高,且风扇静音/整体效能都有不错的表现,然后还送幼砂纹双上盖,根本买
到赚到,也难怪会恶意下架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