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第一次自组电脑就是ROG全家餐

楼主: storym94374 (玛利欧)   2023-06-06 21:30:13
我在家从小到大都只用笔电,第一次组电脑是5年前,那时候觉得零件和厂牌超多超复杂
临时做了大概一个礼拜的功课以后,就去罚站屋请他们帮我组装一台i7-8700
不过在那之后就开始对这些走在科技尖端(?)的零件产生兴趣,持续逛这版学习新知
中间也自己升级过硬盘、显示卡、电源供应器甚至主机板,大致上已经知道组电脑的流程
这过程中也不断酝酿出想要整台换新的愿望,直到今年才觉得时机成熟该下手了
而且也不知不觉变成共硕粉,想尽量加入更多光害产品,让Aura Sync清单壮观一点
决定要买新电脑后,首先要确认自己的需求
我的目标是用madvr搭配FM来把任何影片补到4k120fps,把看影片的体验提升到极致
所以决定是4090+WX5100,主机板需要有两个x16 PCIe插槽且分别需要4、1 slot的空间
再来我也有使用GC573这个内接撷取卡的需求,因此需要额外的x4插槽
最后是我想让905P这个SSD发挥最大效能,一定要接在直连CPU的M.2插槽
由于需要U.2转M.2的转接线,主机板的散热片会盖不上去,也不能插在显卡盖住的地方
近期I家为了支援Gen 5 SSD所以会把显卡用的PCIe lane偷过去,这点我也不能接受
最后符合以上所有需求的主机板就只剩下A家的板皇ROG X670E Extreme了
其实基于要把光害冲到极致的目标,我一开始就把目光放在ROG EXTREME等级的板子
毕竟不只挡板萤幕和OLED,只有这个等级才有侧边LED条、让后面板五个音讯插孔发光
关于CPU要挑哪个,原本我是想等到7950X3D发售再购入,不过那时候没抢到
而且考虑到我不常玩游戏,好像也没什么其他吃CPU的需求,顶多实况时用x264编码
最后选价格只有七成的7950X就觉得够了,顺便也省下一堆系统调用的麻烦
水冷散热器在当时只有龙王3,要是再晚两个月买就可以等到龙神3了,稍微可惜了点
ROG Strix 4090显卡在年初的时候还根本抢不到
原本我还想继续等等看传闻中的正牌ROG 4090,不过当时还没等到消息就先买STRIX了
WX5100是单槽免插电最强的FM用显卡,但毕竟是专业级的,台湾零售价贵得很夸张
刚好我发现新蛋价格最近又降低了,就找美国代买以11k左右购入,保固就算了吧
内存则是挑有在QVL上的芝奇6400C32 16Gx2,原本有考虑32Gx2但没在QVL就算了
电源供应器就选Thor II 1000W,坦白说我一直很想等有原生PCIe 5.0 16pin的版本
但既然没有也没办法,原有的Thor 850W只要申请转接线甚至也能沿用,只是瓦数会不够
机壳原本想挑正版ROG Hyperion,但我不喜欢正面的样子、燻黑玻璃和半开放式的设计
而且我也想沿用AURA Terminal放在机壳中显眼的地方,最后还是选Strix Helios
在原价屋下订单后两天就送到家里了,为了自己亲手组装我有请店员不要组装
(当时4090虽然说限组装,但其实没有一定要让他们组,只是要买整套而已)
之后就花整整两三个晚上慢慢组,此时才发现从头组装有多辛苦
最麻烦的地方在于EATX尺寸的主机板会吃掉不少整线空间,24 pin电源超难从后面插入
锁水冷排的时候也因为第一次弄所以绕了很多路,后来才发现上面的铁网可拆下来
主机板虽然有附赠风扇与ARGB Hub,但是本体没有RGB,这边输给了Terminal所以没用到
主机板还有一个用不到的USB Type E,我灵机一动接上Type A转接器并把投射灯放里面
虽然原本是想要插上附送的USB示波器量CPU电压,但这样会太乱就打消念头
最后装上等了三个月的活动赠品显卡支架,才算是大功告成
https://i.imgur.com/ipofV1A.jpg https://i.imgur.com/TZECKHB.jpg
第一次亲手组装完,看到灯效连动的装置超过10项让机壳热热闹闹,果然觉得很爽
接下来要验证一下性能
组装完后没有发生什么烧掉或故障算是松了一口气,Armoury Crate也比想像中听话
待机状态下就会吃到至少250W的电比想像中高非常多,这可能是A家的通病
905P终于可以直连CPU以后,4K随机读取的速度才终于发威,是8700那时的两倍
https://i.imgur.com/pneGzgN.jpg
只是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是以x2而非x4通道数连接
后来才发现我不能勉强在M.2转接线那边锁上散热片,似乎会直接干扰讯号
内存方面不知道是不是CPU体质较差的关系,尽管在QVL上仍无法跑到宣称的6400
最后我是降到6000CL30才能稳定开机,姑且也是官方宣称的甜蜜点
但延迟会达到超过70ns还是有一点疙瘩,记得有些开箱文可以压到60左右
https://i.imgur.com/bTbC7rQ.jpg
其他性能测试软件我没什么兴趣,只有在巴哈电综那边看到BLUE PROTOCOL就跑跑看
https://i.imgur.com/Oi9fSbu.jpg
主菜则是madvr,我发现4090可以无脑调高几乎所有参数
经FM补到120fps后,1080p用NGU Sharp High升4k
image enhancements、artificial removal、upscaling refinement大多都可以勾
虽然此时电供显示会吃到将近700W电力,但4090也才跑到80%左右而已
但还是有些选项勾了会突然重到无法负荷,或是我看起来效果不明显甚至劣化画质的
总之看动画影片这边我是觉得很满意,算是有达到我当初换电脑的目标
讲完爽的地方就要讲其他有的没的毛病
就算不是第一次开机也会花半分钟进行内存检测,这问题听说是7000系列的通病
虽然只要不开EXPO的话就不用花时间在这上面,但这样就会浪费内存的规格
有一个困扰我很久的地方是只要打开AIDA64的稳定性测试,就算放著没开始跑也会BSOD
其他地方虽然不会触发BSOD,但平时偶尔也会出现奇妙的顿挫或反应不灵敏
经过不断交叉测试发现双插N卡和有FM功能的旧世代A卡才会出现这现象
把WX5100换成RX6600XT就不会BSOD,只能当成特定情况下的相性问题
不过解决了我之前在板上分享过的MPS问题(得关掉TB4和WiFi)后,这问题也突然消失了
为了整体使用上的体验,牺牲了我目前用不到的功能,勉强可以接受啦
只是想到换作是I家平台就不会有这类问题,就觉得A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然后就是前面板的20G Type C port用来连接iPhone 14 Pro常常无法读取照片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问题时好时坏,但是前面板专有的PD快速充电是可以稳定作用的
如果插在后面板的10G port就正常,但是后面板20G port则是完全没反应
要是我手上有其他Type C装置就可以交叉测试看问题在哪了
还有电脑只要经过休眠以后起来会抓不到撷取卡,必须花时间多重新开机一两次才抓得到
因为这样让我实在不想去管省电的问题,就让他放著常驻开机状态
要讲的心得大概就是这些了吧
组这台顶规电脑算是把我的换换病给暂时控制住了,相信几年内不太会发作才是
万一真的发作了,考虑到AM5的寿命很长,以后也可以方便升级CPU
不过我觉得以我的用途来说不论CPU还是显示卡都不用再更新了,能用多久就用多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