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跟工具SAY NO! 酷码ORACLE AIR M.2外接盒

楼主: hix020421680 (※吸喀湿※)   2023-05-29 10:58:59
好读: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85329142.A.CBF.html
打给厚
我们身旁的存储媒介
渐渐的从HDD→SATA SSD→M2 SSD这样的演化
外接盒也因应如此的演化,各厂家出奇招吸客自然不在话下
目前市面上的外接随身装置,除了传统的姆指型随身碟外
最大宗的应该就属外接盒为主了
今天开箱的这款是来自于COOLERMASTER所推出的ORACLE AIR
就让我们直接看下去吧
先简单介绍一下ORACLE AIR的特色好了
NVME PCIE接口的外接硬盘盒
从2230至2280长度的M.2 SSD都有支援
接口采USB 3.2 Gen 2*1 Type-C,速度最高10Gbps
材质为铝合金所制成
再来为实拍介绍
https://i.imgur.com/kZr353n.jpg
https://i.imgur.com/lIFSBSR.jpg
外盒正面以线条勾勒出外接盒本体
盒装背面则是介绍了外观
包含快拆机构、自带挂勾、内外双层铝合金散热以及使用TYPE-C接口做传输
https://i.imgur.com/ujhNh0j.jpg
盒装顶部带有酷码近期的粉色设计风格
https://i.imgur.com/Sp0moZn.jpg
打开外盒后,除了袋装本体外,上盖有线上说明书的QR CODE以及内容物介绍
包含外接盒本体、散热贴*2、SSD固定插*2以及一条25mm长的C口双公头线
https://i.imgur.com/uv1rtcc.jpg
拿开本体后底下放有说明书以及配件盒
https://i.imgur.com/qpfJB5w.jpg
说明书全部以图解方式,简单易懂
这外接盒我觉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完全不必螺丝”
从头到尾只要用双手即可完成安装,这点真的很棒
另外,上面的挂勾是使用美国陆军的MOLLE系统,找到相应的配件即可直接挂上
https://i.imgur.com/OBj1pTX.jpg
配件盒内为一条C口双公头线跟散热贴*2以及SSD固定插
散热贴这个颜色不必多问一定是酷码他们家自己的Thermal pad 硅胶导热片
https://i.imgur.com/Up1psPq.jpg
固定插这个为备用的,外接盒内有一个,但不管如何这小东西要好好的保护别弄丢呢!!
https://i.imgur.com/6Ww68dx.jpg
https://i.imgur.com/viDgHPr.jpg
磨沙手感的CNC切削铝合金外壳,切削处有做过处理完全不割手
https://i.imgur.com/eMyPZXd.jpg
本体上有个小三角箭头,往这个方向滑动即可将SSD槽从外壳内抽出
https://i.imgur.com/ZEIcH88.jpg
底端不意外的就是C口
C口旁边有个小孔不可以拿退PIN针桶进去,那个孔是读取灯(蓝光)的存在!!
https://i.imgur.com/b8FzOH5.jpg
本体抽出后,可以免工具直接打开
https://i.imgur.com/1VclmoN.jpg
https://i.imgur.com/PSiCKPp.jpg
外接盒灵魂所在,可以看到正面有一个酷码的LOGO
翻到背面后可看到这外接盒是采取JMS583芯片
https://i.imgur.com/X60zbvb.jpg
放上高级电竞磅秤,实重为108克,不算太轻(毕竟全部都是金属)
https://i.imgur.com/yySdTc3.jpg
这次搭配一起作简单测试的是爽爽爽家的980 PRO 1TB
贴心提醒一定要记得SSD放上去后使用导热贴
不然那个温度导不出来会悲剧
https://i.imgur.com/MEd7GV0.jpg
贴上导热贴并阖起来后,本体不会分开
若没贴的话本体是没办法固定在一起的
简单放个跑分给大家看一下
https://i.imgur.com/6RtBisJ.jpg
https://i.imgur.com/K0eaLt5.jpg
AS SSD使用两个版本跑分都差不多
AIDA64的测试读取也是能顶到近1000MB/s的速度
https://i.imgur.com/ooFI4bY.jpg
在MAC上使用的结果也是大同小异,这速度也可以很轻松的在MAC上面进行4K影片剪辑
最后总结
其实目前来说,各厂家推出的M.2 SSD外接盒都已经相当成熟
酷码这外接盒也是支援至10Gbps,这速度对于外接4K剪辑已足够了
因为只有10Gbps一来可以省成本二来又是目前相对成熟的技术
再来这外接盒觉得最棒的地方在于完全免工具拆装
这点真的是值得100分
目前市售外接盒有9成都要用到螺丝起子真的是很麻烦
拆装还得担心小螺丝喷掉的问题
再来就是这外接盒的散热表现也是令人觉得不错的
https://i.imgur.com/tHftARm.jpg
室温22度,用AIDA 64对SSD压力测试10分钟后
外接盒表面约30度,完全不烫手
图片中显示整体温度都很平均,热量都有被均匀的导出
以上简单开箱希望大家喜欢
报告完毕谢谢收看!!
作者: tsairay (火の红宝石)   2023-05-29 11:03:00
现在M2 SSD外接盒大部分都还是10G,始终让M2有点大材小用
作者: OSullivan (罗尼·奥苏利文)   2023-05-29 11:14:00
这外接盒除了速度以外 看起来挺有料!?速度我没研究 始终还没下手(因为也没有急性需求)
作者: Rollnmeow (OHAI)   2023-05-29 11:52:00
x1一律谢谢再联络
作者: tactics2100 (Ose)   2023-05-29 11:55:00
作者: wolver (超级大变态)   2023-05-29 12:24:00
带起子工具我觉的还蛮方便的,比较不会临时没有武器
作者: xiang1105 (cuv)   2023-05-29 12:44:00
m2 ssd持续降价,外接盒仍贵贵的,买不下手
作者: RaiGend0519 (Named RaiGend)   2023-05-29 12:54:00
真D贵
作者: pxhome (亮鸡鸡)   2023-05-29 18:46:00
何时才有M.2硬盘对考机??这年头3个M.2插槽真的不够用,至少来个7或8甚至12个插槽。
作者: wasabi286 (TeleCom)   2023-05-30 04:25:00
这给bmpcc外录很赞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