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入手 i7-13700K 后约有 5 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有一阵没一阵的爬文,
希望能向各路大神学习交流(X 跟资优生借笔记本抄答案(O
但不知道 i7-13700K 是不是真的太冷门,跟 13900K/13600K 相较之下,
讨论热度真的差满多的,实在是找不到满意参数,才终于认命自己动手。
因为目前没有玩水冷,
所以第一部分会是以空冷压制,
并且不会撞温度墙的条件下测试最大效能;
第二部分是对 CPU 进行降压,
试着找出在不会明显让效能大打折扣的前提下减少功耗,
让日常使用更加安定。
https://i.imgur.com/8M2swmG.jpg
## 平台配置
- CPU: Intel Core i7-13700k
- P-Core: 5.3 Ghz @ 1.41V (OC 5.4 Ghz @ 1.36V)
- E-Core: 4.2 Ghz @ 1.40V (OC 4.4 Ghz @ 1.36V)
- Bus/Cache Freq: 100 Mhz / 4800 Mhz (OC 100 Mhz / 4500 Mhz)
- CPU Cooler: Thermalright Peerless Assassin 120 White ARGB
- CPU Thermal Paste: Thermalright TF8
- RAM: Micron Crucial Ballistix DDR4-3200 32GB Kit (16GBx2 dual channel)
- OC 3600Mhz, CL17-19-19-36 1T - RFC: 630, Gear Mode 1
- Motherboard: ASUS ROG STRIX Z690-A GAMING WIFI D4 (BIOS Ver: 2204)
- GPU: MSI Geforce RTX 3090 SUPRIM X 24G
- Case: Montech Air 1000 Premium White
- Front Panel: Montech 140mm ARGB *3 (stock/pre-installed)
- Back Panel: Montech 120mm ARGB *1 (stock/pre-installed)
- OS: Windows 11 22H2 (build 10.0.22621, 64 bit)
ASUS ROG AI Feature 回报的数值如下图所示:
https://i.imgur.com/S8UQKtX.png
https://i.imgur.com/WNawid3.png
其中,SP 体质预测 (Silicon Prediction, SP) 回报值为:
- P-Core SP: 89
- E-Core SP: 57
- Overall SP: 79
对比 Igor's LAB 整理的 i7-13700K/KF SP 统计报告 (https://tinyurl.com/2cm6fvd7)
这体质在平均水准之下 Orz,手气不太好。
## Part.1 - 空冷超频
测试环境室温约摄氏 25 度,
刚入手 i7-13700K 时已试过全默认跑 Cinebench R23,
利民 PA120 完全压不住原厂的 PL2 253W,不到 5 秒内就撞上温度墙;
这次看到触发过热保护就直接中断并下修 PL2,借此先找出空冷的极限在哪;
调整数次后,在 225W 左右的功耗下跑完 Cinebench R23 20 分钟压力测试,
同时未触发过热保护。
PL2 固定在 225W 后尝试拉高核心频率,
结果也是没有什么成长,几乎跟原厂设定没差。
微幅调降 Processor Cache Freq 到 4.5 Ghz 后,
P-Core 只多 0.1 Ghz,E-Core 多 0.2 Ghz,
满载功耗落在 220W 上下。
Cinebench R23 多核成绩得到 32027 pts,
P-Core 最大温度摄氏 92度,最大功耗测得 219W。
https://i.imgur.com/Eu9A4jB.jpg
Cinebench R20 多核成绩得到 12228 pts,
P-Core 最大温度摄氏 93 度,最大功耗测得 221W。
https://i.imgur.com/sqv0wvj.jpg
※个人不追求单核效能,单核跑分就没测了 (懒
## Part.2 - 降压超频
其实 Part.1 也算是降压超频啦 (空冷压制不住全力输出的部分),
不过这部分是以追求更低的功耗与温度为主。
近年 CPU 与显示卡的发展趋势皆为出厂即灰烬,
新产品除了效能提升,功耗与温度也大幅增长。
硬件玩过后终究是要回到日常用途,虽然满载的情况并不常发生,
原厂规格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也很广,但如果能在不影响体感的情况下,
温度/功耗本来就是越低越好,所以降压的玩法也渐渐的流行起来。
在开始之前,要先进 BIOS 关闭 Undervolt Protection 才能进行降压,
之后的事情都可以在 XTU 里面完成.。
在全原厂设定下,只调整 PL2 (Turbo Boost Short Power Max)
去测试不同功耗下的表现。
https://i.imgur.com/sz6icOa.png
从 220W 开始进行测试,每次降 20W 跑 Cinebench R23,简单测试结果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