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散热扩充120% DarkFlash DLX21 Mesh 机壳

楼主: Ohmy (喔卖)   2022-10-01 12:25:24
网志无广告版
https://t.ly/UsMO
个人对于机壳算是有相当的热爱,以前说是每年换一个机壳也不为过。
但随年纪的增长,觉得开箱、移机、重装、抱着装完后20公斤的机壳搬来搬去还是很累人
啊!
不过能有使用各种机壳的机会,个人还是相当雀跃及兴奋的。
今日开箱的机壳就是来自darkFlash,俗称大飞的DLX21 Mesh 白色版机壳。个人认为这款
机壳算是散热扩充能力一把罩且相当有CP值的产品,但当然细节部分依往例还是边开箱边
来了解吧。
外包装采用牛皮色单色纸箱,其实我是分不太出正反面..但总之外包装双面都强调DLX21
是个大而简、摩登又个性化的机壳。到底机壳实际表现能撑起多少如此张狂的标语呢?
https://i.imgur.com/ABIRk2F.jpg
https://i.imgur.com/yZl7VTD.jpg
侧边标示规格资讯,DLX21 Mesh共有4种配色,基本的黑白外还有粉色及薄荷绿色,本次
开箱为白色款。不过目前只有黑色及白色款有标配4颗14cm ARGB风扇,特殊配色版则需自
行准备风扇。
机壳尺寸为深度44.8、宽度23.3、高度49.3(单位为公分),最大支援到E-ATX主机板;CPU
散热支援高度18cm;显示卡支援长度40cm;2.5吋装置最多3个、3.5吋装置最多2个。
冷排部分前方240/280/360;后方120/140;上方240/280/360 (但前方风扇可以装到3颗
14cm风扇,照理说也能装420mm的水冷排。)
https://i.imgur.com/Aze0lMo.jpg
登登,机壳亮相时间。第一眼印象就是玻璃侧板、前方网状面板、电源下置设计,都是主
流的机壳设计元素。
不过魔鬼都藏在细节里面,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https://i.imgur.com/sl7sLP1.jpg
正面为金属网状通风面板,可隐约看见内部的蜂巢状结构。
https://i.imgur.com/Tx9M6v7.jpg
底部电源舱采遮蔽设计,上方有DF LOGO,主体部分只有前面板边框及玻璃侧板边框为黑
色,其余机壳内部皆为白色。
https://i.imgur.com/ltnNbkM.jpg
另一侧为金属侧板,前方有为侧边风扇设置的24*12cm通风开孔,内部配有PVC材质磁吸滤
网。
https://i.imgur.com/QEoWBAe.jpg
背面可见大面积的蜂巢状开桶通风设计,后方可安装12or14cm风扇。
https://i.imgur.com/wnjthe4.jpg
顶部可安装3颗12cm风扇或2颗14cm风扇,配有一整片磁吸PVC防尘网。
https://i.imgur.com/PBtRYb2.jpg
IO位于机壳上盖侧边,有USB2.0*1、USB3.0*1,也配置了1个TYPE-C 3.1的插孔,最后方
为LED灯效切换键。
https://i.imgur.com/2tDMTWA.jpg
底部也是一整片的PVC防护网,不过无磁吸功能,仅靠机壳结构夹住,这在平价机壳是常
见的方式,但使用上较为不方便。
https://i.imgur.com/SLtOj2j.jpg
https://i.imgur.com/CuOTa2c.jpg
DLX21 Mesh的亮点之一,侧板开启为左右开门设计,拉住侧板前方设置的小缎带即可拉开
侧板。
https://i.imgur.com/fjoyg2h.jpg
https://i.imgur.com/XZ2K7dk.jpg
侧板则以磁吸方式与本体固定,并设有防碰撞保护,玻璃侧板处保护较少只有小圈圈,另
一侧板则贴了两条泡棉防护。
https://i.imgur.com/Em74Syy.jpg
https://i.imgur.com/wI9tWVh.jpg
玻璃/金属侧板由转轴处与本体连接,开启后往上拉即可将侧板抽出。
https://i.imgur.com/9Bk7bcC
基于安全的考量,两边侧板皆有设置一个弯折,避免侧板与机壳本体碰撞。但也稍微牺牲
方便性,拆除侧板得开启更大的角度,需要更多作业空间。
https://i.imgur.com/ZXH9M1g.jpg
https://i.imgur.com/jbirtBV.jpg
前面板可整片拆下,拆下后可见内部蜂巢结构,不过前面板没有额外配置防尘滤网。
https://i.imgur.com/jx4uzkh.jpg
DLX21 Mesh直接配置了3颗14cm的ARGB风扇,诚意足够。不过更让人注目的应该是这咖机
壳能安装前面板3颗14cm风扇、后方1颗14cm风扇,扩充性比一般中价位机壳好上许多。
https://i.imgur.com/Uizh47v.jpg
前板旁边还留有两个12cm风扇的安装位置。
https://i.imgur.com/HQAuxd1.jpg
节省一点点版面,前后一次说明。
电源舱上方为大范围蜂巢状开孔,后方PCI档板亦为通风设计,可多次拆除使用,此外PCI
档板可完全拆除,增加市面上的显卡转向支架的支援度。靠近前档的位置则预装一个可调
整位置的显示卡支撑架。
https://i.imgur.com/ecrCMEV.jpg
可依显示卡直插或是转直立方式调整支撑架方向,不过我还没研究出显示卡直立时支撑架
该怎么安装就是...
https://i.imgur.com/NwsQt72.jpg
原厂直接设置显示卡支撑架固然立意良好,但机壳整体为白色,支撑架上的手转螺丝却是
黑色,还很粗旷又大颗,韩德森老师表示:实在是太不优雅了!
https://i.imgur.com/tCxtL8X.jpg
https://i.imgur.com/VDe5OSB.jpg
拆除支撑架可看到固定螺丝孔位,可调整范围不算小,应该能应付各种显示卡。
https://i.imgur.com/XNH78Xz.jpg
机壳后方,线材走线位置设有束线带。本咖机壳硬盘皆安装于后方,可支援主板后方2个
2.5吋装置、底部硬盘架2个2.5or3.5吋装置。
https://i.imgur.com/2exv7Tb.jpg
后方电源空间约24cm,扣掉线材空间应该能支援20公分的电源。
底部硬盘架只有一个托盘,托盘+硬盘架上方共可装2个3.5或2.5吋装置,但如果能设计成
两个托盘,个人觉得会更加分。
拆掉托盘的话底部还能装2个12cm风扇,DLX21 Mesh将可装风扇数量极大化,只要耳朵能
扛住噪音,这咖机壳的风扇安装数量应该能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散热需求。
https://i.imgur.com/mSsLMSp.jpg
硬盘架依机壳底部的卡榫判断..只有一个位置且不可调整,如果有长电源或是厚冷排的需
求可能就得拆除底部硬盘架,这也是个原厂可以参考改进的地方。
https://i.imgur.com/IuYFmfN.jpg
DLX21 Mesh预附3颗14cm ARGB风扇,风扇接头采用特规及可串连设计,串连后统一以大4P
供电。这里必须不厌其烦地再说一次,大4P已经是很稀有的连接方式了,见一次少一次,
且看且珍惜。
https://i.imgur.com/bHSxWTq.jpg
此外灯效线材的连接方式也让人有点困惑,而且说明书还没写...
总之左边RESET SW为风扇延伸出的线材,连接上右边从机壳延伸出的LED SW线后,才能由
机壳上的灯效切换键控制风扇的RGB灯效。
https://i.imgur.com/WCAfLkd.jpg
风扇还附了一条常见的主机板用3针 ARGB同步接线及一个VDG的连接线...但这条VDG线的
用途也没在说明书上写明。
https://i.imgur.com/nIxi34L.jpg
原厂标示规格为整机采用0.8mm SECC钢板,装机前就来简单验证一下各侧板厚度。
玻璃侧板为4mm厚,其余板材部分测量值约为0.9-1mm厚,扣掉这个阳春工具可能的误差,
各部分用料应该都有符合原厂标示。
https://i.imgur.com/JLYYhY5.jpg
https://i.imgur.com/J7bhdMq.jpg
https://i.imgur.com/AsI9EeE.jpg
https://i.imgur.com/tHdja3l.jpg
装机过程...跳过。
因为主板侧边设有2颗12cm风扇的安装位置,如果不装风扇的话,线材可能会因此外露,
个人建议将侧板的磁吸防尘网拿来用,兼具遮盖及防尘的效果。
不过挪用后侧板处就没有防尘网了...建议原厂能多给一个24*12滤网,或是使用者自行去
书局买软磁铁及PVC板来DIY加工。
https://i.imgur.com/vpaYA2u.jpg
https://i.imgur.com/sVzEPAs.jpg
但是既然DLX21 Mesh设有这么多风扇安装位置,不多塞几颗风扇有点过意不去。所以这里
就搭配同是DF出产的S101 ARGB PWM风扇。
S101风扇目前采单颗、3颗及5颗包装的方式贩售,本次入手为单颗包装版本。不过各版本
间只有风扇数量差异,如果需要DF的灯效控制器仍需另外购买。
https://i.imgur.com/1dUY3nm.jpg
S101特色为采用FDB轴承,PWM及ARGB排线皆有分接功能不多占用插槽,此外提供轴承及框
体、扇叶10年保固,仅LED保固是3年。
注:之前查官网仅标示轴承10年保固,现在经确认已经修正,轴承及框体、扇叶皆为10年
保固。
https://i.imgur.com/Bnb4cU8.jpg
背面标示风扇参数,PWM控转设计,转速自600至1800转,最大风量76CFM、最大风压
2.3mmH2O,最大噪音则是25.7dBA。
以标示规格来说算是还不错,单颗定价499-559(现时看虾皮有2件7折的优惠活动)也算平
价。
https://i.imgur.com/3uozwtP.jpg
白色版风扇整体包含线材皆为白色,色调统一值得称赞。
https://i.imgur.com/HDYIOtm.jpg
电源及灯效线材皆为分接设计,避免占用过多主机板插槽。
https://i.imgur.com/YQxaGnU.jpg
采用5片镰刀扇叶设计,或许是为了较佳的灯效,轴承处没有贴纸,但个人觉得多张贴纸
应该能增加质感。
https://i.imgur.com/FoiuZbr.jpg
侧边有DF的LOGO刻印,锁孔处设有减震橡胶。
https://i.imgur.com/VRRO3Ag.jpg
背面轴承位置则有黑色的DF LOGO贴纸,但上方只有LOGO没有标示风扇电流规格。
https://i.imgur.com/DCub6lf.jpg
这里将S101风扇与机壳预附的风扇搭配使用,侧边安装两颗进风,上方安装1颗排风。
前方风扇统一露出DF的LOGO,这画面是如此地和谐与美丽。
https://i.imgur.com/HcC5td7.jpg
https://i.imgur.com/Vr1vhmZ.jpg
CPU散热器部分配合白色版的DLX21 Mesh机壳,选用对岸九州风神的AK620 WH 冰立方双塔
散热器。
这咖散热器的“设计”个人是相当喜欢的,素面装饰顶盖加上纯色外观,质感及外观都是
顶尖,效能据对岸CHH测试也是不错。
但是“作工”部分个人就觉得还有些差距,手上拿到的这颗,左右双塔高度有差距,左右
也有点歪斜...不过这咖不是本次的主角,之后会有机会更详细地介绍。
https://i.imgur.com/V7Ra0X8.jpg
到此完成所有零组件的安装,可惜手上没有白化版显示卡,不然整体画面会更协调。
https://i.imgur.com/GZZ1WPC.jpg
各角度的安装照片。
https://i.imgur.com/61IC8WH.jpg
https://i.imgur.com/I8obA5p.jpg
https://i.imgur.com/rBzVyiK.jpg
https://i.imgur.com/X3gXtLN.jpg
https://i.imgur.com/2DcJnve.jpg
接着通电!DLX21 Mesh预附的3颗14cm风扇,如果不插RGB SYNC线而只用机壳的LED切换功
能,彩虹RGB灯效与S101风扇不同,预附风扇是彩虹呼吸灯效,S101则是彩虹流光灯效,
这点较为可惜。
https://i.imgur.com/eIuYZ33.jpg
https://i.imgur.com/q5Oi7tA.jpg
https://i.imgur.com/DeNBkXb.jpg
https://i.imgur.com/oKM3xm3.jpg
然后又发现一个小缺点,前面板密合度稍差,会从边缘处漏光,盖上侧板也无法阻止...
解决方法应该只有贴胶带了。
https://i.imgur.com/gwiXfCQ.jpg
前面板的透光效果参考。
https://i.imgur.com/ZDkepvY.jpg
既然是白色机壳,那当然要把灯效改为全白色啦...不过受限于拍照设备(的简陋),白色
拍起来都偏蓝色...哭R。
https://i.imgur.com/BZwNtk8.jpg
https://i.imgur.com/4kfcHgg.jpg
最后做个温度测试...
i7-10700K @全核心4.9G 1.265V 约170W的发热量,单烤FPU Package78度,各核心平均73
度,但因为个人没有将测试设定标准化,这个测温不知道算是测试机壳还是测散热器,就
当作参考吧。
https://i.imgur.com/vlp21lw.jpg
DLX21 Mesh 预装风扇因为接4P电源所以不知道转速为何,但实际声音不算大,整体因为
安装了9颗风扇(机壳14cm 4颗、额外12cm 3颗、散热器12cm 2颗)所以待机时还是有些微
的风切声,单独听每个风扇噪音都不大,但数量多了还是避不开会有嗡嗡嗡的风切声。
结论
Dark Flash 的 DLX21 Mesh E-ATX 机壳算是个要什么给什么的机壳,尤其在散热设备扩
充性方面,前方可装3颗14cm风扇,后方也提供14cm风扇空间,机壳上方预留安装280冷排
的高度,避免与主机板元件冲突,甚至侧边及底部都各有2个12cm风扇位置,风扇、AIO几
乎是使用者想怎么装都可以。搭配前方Mesh面板及内部大面积的蜂巢状通风开孔,让整体
散热效能更显强劲。此外CPU散热器高度、显卡长度、主机板尺寸的支援度都相当不错,
难以想像这只是个2.5K中价位的机壳。
预附的配件及用料,例如4颗14cm ARGB风扇、显卡支撑架、前置TYPE-C接孔、0.8mm厚度
板材,以这个价位来说也是诚意十足。
但是!就是这个但是!如前所述,魔鬼藏在细节里,大方向来看这咖的确机壳物超所值,
但细看仍能看见平价机壳会出现的简略设计。
例如底部滤网安装方式较为简略、硬盘架位置不可调、侧板开启需要足够空间、侧板前方
与机壳只依靠磁吸固定、上方IO处只给USB3.0及2.0插孔各1,而非直接给2个3.0插孔,多
一条线材,最后就是预附风扇采用过时的大4P电源及接线方式没有详细说明等。
但本来也就没有完美的机壳,端看使用者如何取舍这些优缺点,整体个人觉得还是瑕不掩
瑜。
S101风扇部分,最近没时间详细测试,介绍的比较简略...其实也不是最近才没时间,从
二女儿7月出生后我是一直都没时间!!也许之后单独再来与其他风扇比较一下,最近行
程排得比较满,名单上还有几款散热器想测。
风扇定价个人觉得尚在可接受范围,而且官方虾皮商城的折扣力度满猛的,折下来后单颗
价格不到400块,还有10年保固(LED 3年),跟机壳一样物超所值,直指AC的RGB风扇。(话
说下次就拿来跟AC P12 A-RGB风扇PK好了!)
作者: pcfox (京极元狐)   2022-10-01 12:43:00
2022 一堆壳的前I/O不知道在省什么 20G TYPE-C 少之又少
作者: hix020421680 (※吸喀湿※)   2022-10-01 12:51:00
20g少一部分原因是usb4已经准备崛起,厂商做20G,马上就过气,做来心酸的
作者: JustinPai (AarBarJarJar)   2022-10-01 13:16:00
为啥现在都喜欢IO在上面...正面不好吗
作者: mikapauli (桜花)   2022-10-01 13:42:00
全部在后面才对吧,又不是笔电四面八方都要有
作者: a7577272 (迪)   2022-10-01 14:04:00
这家最大的败笔就是白壳还给黑边框玻璃 不如去选montechAir100 Air100 出来之后 完全没有选这家DL系列的理由了还有一点 这家的玻璃超容易脏...
作者: xiaotee (晓薙)   2022-10-01 14:23:00
推 风扇好像阿提克P系列XD
作者: a7577272 (迪)   2022-10-01 14:31:00
FD白机壳怎了 不同价位啊 DF跟Montech就一个价位的东西我才拿来比我个人也喜欢白色整套 主观认为那圈黑很碍眼啦再来就是DF的DL系列 也有出粉红粉绿等更多颜色但依然都是配黑框玻璃所以我才会觉得是为了省成本不用心
作者: Zenryaku (前略)   2022-10-01 19:52:00
FD打的不是CP,是用料跟品牌价值,不太能比吧联力 君主 全汉 视博通 追风者 等等近期的白壳都看不太到黑框玻璃跟黑风扇了FD 贼船 NZXT这种卖信仰的才有资格继续当斑马
作者: a7577272 (迪)   2022-10-02 00:40:00
FD我看也没有黑框黑风扇了
作者: fuhrershih (fuhrershih)   2022-10-02 20:33:00
这牌就是对岸爱国者的海外品牌啊,所以成本就是抓的很紧,像是定光风扇大部分都是大4pin串联,没有ARGB Hub。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