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为创作者而生-TEAM T-CREATE CLASSIC开箱

楼主: amy79968 (neverdie)   2022-05-23 19:31:48
前言
TEAM-十铨这个品牌,在台湾一直以来能见度都不算低,从接触电脑零件以来就时常会在架上看到。近年除了强调性能、高速的电竞T-FORCE系列,专门给游戏玩家使用,也有强调稳定、高性能的T-CREATE系列,专门给需要高强度使用的各类创作者,而这次要开箱的就是T-CREATE创作者系列的CLASSIC开创者PCIe Gen4。
跟其他系列相比,为了对应创作者时常大量写入素材的应用环境,使用特选的颗粒确保稳定性,规格更是直接给了1800TBW(约1DWPD)的写入量保证,让在意素材存取速度的影视创作者可以安心、大胆拍摄越来越高的分辨率影片、相片,完成拍摄后回到家中把素材写入到高速的T-CREATE CLASSIC SSD中,在编辑、后制时可以获得理想的资料存取速度,并且在这样时常写入新素材的使用情境也不用担心写入量超过标示量破保。
T-CREATE 开创者SSD在市售价格跟主流PCIe Gen4差不多价格的同时,除了企业级的写入量,性能方面也有高达读5000MB/s、写4400MB/s,IOPS读写750K/s的规格,让创作者在相近的价格,就可以使用到高速、稳定的编辑用存储媒介。
https://i.imgur.com/jVSS8xO.jpg
产品规格
●PCIe Gen4*4,NVME1.3
●1TB/2TB
●连续读取最高5000MB/s,写入最高4400MB/s
●随机读取最高750K IOPS,写入最高750K IOPS
●标示TBW: 1800TBW,约等于1DWPD
●5年保固
T-CREATE 开创者 PCIe Gen4.0x4 M.2 SSD本体与包装
▼包装标示产品型号、外型、容量与特色
https://i.imgur.com/1HSn7fy.jpg
▼背面表示了硬件规格及产品型号、序号,还有贴心的简易教学图示
https://i.imgur.com/53bw4LZ.jpg
▼为创作者而生,最高读取高达5000MB/s,高稳定性,3D TLC,五年保固
https://i.imgur.com/vRNp6GZ.jpg
▼ 规格表,两种容量皆为读5000MB/s/写4400MB/s、读取写入双750K IOPS
https://i.imgur.com/YSkrqGt.jpg
▼本体型号及序号,右下角写着MIT台湾制
https://i.imgur.com/T0wqfmH.jpg
▼接着就要拆开来看看庐山真面目
https://i.imgur.com/MWBq2p9.jpg
▼打开可以直接看到本体,包装内很简洁只有本体,下面那个槽位不知道是要装什么
https://i.imgur.com/GRgoi2R.jpg
▼拿出来后看看正面
https://i.imgur.com/zpaGrV0.jpg
▼表面有一层膜要记得撕掉,不然以后可能会黏住
https://i.imgur.com/WMIBQRB.jpg
▼撕完膜之后,表面的磨沙处理就完美的露出来了,质感看起来不错
https://i.imgur.com/0hXPdQu.jpg
▼特写一下磨沙质感的散热片,试了一下黏满紧的,怕影响保固就没有拆开看颗粒
https://i.imgur.com/JEeFHUt.jpg
▼从侧面看可以看到,1T型号也是使用双面颗粒设计
https://i.imgur.com/fKZxs1c.jpg
▼上机测试
https://i.imgur.com/zrO96WL.jpg
T-CREATE CLASSIC开创者 PCIe Gen4.0x4 M.2 SSD上机效能表现
测试平台
CPU: AMD Ryzen7 5800X
Cooler: 利民PA120
MB: ASUS ROG B550-F
RAM: 美光 Ballistix DDR4 3600 16G*2
System Storage: Samsung 970 EVO Plus 1TB
GPU: Gigabyte RTX2070 GAMING 8G
PSU: EVGA 550 GD
OS: Windows 10 专业版 64 Bit 21H2
驱动: Windows内建
散热片: 原装的铝合金散热片
▼本次测试硬件
https://i.imgur.com/1CQ7SsK.jpg
▼PCI-E Maximum Payload Size最高支援256bytes,这边也可以看到主控使用PS5016
https://i.imgur.com/oL6CsTH.jpg
▼原厂有提供软件可以看相关S.M.A.R.T.资讯
https://i.imgur.com/62osHyB.jpg
▼也有提供效能测试
https://i.imgur.com/xAdRHYw.jpg
▼AS SSD Benchmark分别测试档案大小3G与10G,循序读取4349MB/s、写入3883MB/s,总分共获得4735上下,可以看到4K的64 Thrd IOPS读写最大来到465K/217K
https://i.imgur.com/rnXLEh4.jpg
https://i.imgur.com/5ng01MN.jpg
▼Anvil Benchmark测试8G的档案大小,分别使用不可压缩档案、
46%压缩(应用程式)、8%压缩(数据库),效能最高的是8%压缩的22,566分
https://i.imgur.com/XB3uSlD.jpg
https://i.imgur.com/wYUi90e.jpg
https://i.imgur.com/COX2cMA.jpg
▼ATTO Disk Benchmark最大读取速度接近5.25GB/s,最大写入速度可达4.1GB/s,在档案大小256KB之后速度开始稳定
https://i.imgur.com/uSVz3MO.jpg
https://i.imgur.com/YlBWvqJ.jpg
▼TxBENCH QD32循序读取4940MB/s、写入4182MB/s
https://i.imgur.com/Vu3fONC.jpg
▼Crystal Disk Mark分别测试默认跟特别给NVME SSD的项目,最大效能在为NVME优化的测试项目,来到读5009MB/写4277MB,在这个项目4KQ32T16的效能读2856.77MB/写1144.15MB,换算IOPS也来到731.3K/1042.7K,读取与官方给出的最大效能差距不大,写入倒是高了不少
https://i.imgur.com/2zHzOFw.jpg
https://i.imgur.com/VgZYez4.jpg
▼AJA Video System 测试,读取4446MB/s 、写入4002MB/s
https://i.imgur.com/B0Uh730.jpg
▼HD Tune读取效能测试2493.8MB/s,最大值为2695MB/s,最小值为一开始的1181.9MB/s,曲线不知道为什么不怎么平稳
https://i.imgur.com/WmHen3C.jpg
▼HD Tune写入效能测试2208.4MB/s,最大值为2455.2MB/s,最小值为1320.7MB/s
https://i.imgur.com/SYerFVX.jpg
▼HD Tune随机存取与写入
https://i.imgur.com/dDoS6vh.jpg
https://i.imgur.com/tjgoPKq.jpg
▼使用原厂铝散热片测试过程最高温度为66度,应付日常使用没什么问题
https://i.imgur.com/wRsFhvw.jpg
实际档案写入测试
▼这边使用一个677G的压缩档测试
https://i.imgur.com/ZrfqP1W.jpg
▼初始速度不错达到2.15G/s,写入期间波动也算平顺,在2.1G~2.2G/s之间波动
https://i.imgur.com/fg33Pow.jpg
▼写入大概325G之后开始掉速了,之后在950MB~980MB/s上下浮动
https://i.imgur.com/CcNkcaR.jpg
▼在写入420G后,速度降到了500MB~590MB/s上下,并维持这速度一直到677G写入结束
https://i.imgur.com/MpzaATP.jpg
https://i.imgur.com/hq5NRBc.jpg
结语
逛拍卖看到这条PCIe Gen4 SSD,觉得散热片的质感不错就买来试试看。翻了一下规格表才发现T-CERATE这系列是为了创作者打造,除了散热片有磨沙处理,让整体外观更有质感外,特别挑选的颗粒提升产品稳定性,让1T版本也可以达到1800TBW的写入量,大概是同价位大多产品的三倍写入量,以1800TBW跟五年保固换算下来大概是1DWPD,也就是保固时间内,平均一天可以全碟写入一次,这数值直逼企业级SSD,可见原厂对T-CREATE CLASSIC的信心,这也代表创作者可以放心的把素材放SSD里面,除了不用怕写入量很容易就超过保固限制,产品也有比同价位更好的稳定性保证。
不过1T版本也使用双面颗粒的配置,有的主板或笔电如果要升级需要注意一下元件会不会干涉。散热方面,原厂预贴的散热片效能方面在日常使用也可以压住,不一定要冒风险拆换,适合创作者随拆即用,不用再多想办法处理硬件设备的一些问题。
特点介绍
●3D TLC颗粒、连续读写最高5009MB/4277MB
●读写IOPS最高731.3K/1042.7K
●原厂标示TBW高达1800TB,大概是1DWPD(1天全盘写日一次)
●写入325G后,第一次降速也还有接近1G/s的写入速度
●写入420G后,降速后也还有500MB/s,依旧维持高速,符合创作者大档传输需求
●在连续测试后,使用原厂的铝散热片最高温度也只有66度,可为资料传输及保存带来更稳定的体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