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FD Torrent Compact 机壳 装机测试

楼主: Ohmy (喔卖)   2022-02-19 10:29:33
与上次简易开箱合并的完整图文可参考个人网志
https://ohmy-bear.blogspot.com/2022/02/fractal-design-torrent-compact-atx.html
PTT好读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45237775.A.FBE.html
以下正文
承接上次的简易开箱心得,这礼拜陆续装完机及测试,为这个机壳做个个人总结。
这次要将原本 Meshify 2 C (以下皆简称M2C)里的配备搬到 Torrent C。
就内部空间而言Torrent C没有比M2C大多少,主要是前进气栅栏太厚及38mm厚度的风扇多
占了些空间。
https://i.imgur.com/T6gG8fZ.jpg
M2C这咖机壳的装机体验是真的不错,顶盖能拆对于在机壳内接线、拆装散热器等都十分
方便友善。
https://i.imgur.com/kuFOTyz.jpg
中间拆机跟移机过程略过,Torrent C装机比起M2C更需注意顺序先后,不然零组件容易互
卡。
建议先装主机板上的CPU电源线,然后照下方步骤安装:
1.电源线穿过机壳上方开孔
2.装主机板(跟散热器)
3.装后方及下方风扇
https://i.imgur.com/fUqP2ND.jpg
底部目前装2颗12cm猫扇,有打算先换上AC P14风扇然后等新款14cm猫扇。
装2颗12cm风扇底部还有线材空间,目测14cm的锁孔位置也够线材生存,只是更紧凑一些
而已。
https://i.imgur.com/CD6YsQo.jpg
顶部CPU 8P走线空间就比较侷促了,如果先装主机板再插线将会非常困难,所以官方建议
先装CPU电源线再安装主机板。
https://imgur.com/NENrkAs.jpg
最后装上显示卡完成所有移机程序。因为用于原本下置电源机壳的显示卡8+8P电源,改成
上置电源机壳后长度不足,只能先从显卡上方走线。
https://i.imgur.com/ELUlixv.jpg
https://i.imgur.com/TZHsjYT.jpg
https://i.imgur.com/JI7ONsd.jpg
依底部双12cm风扇的安装位置,一半是吹显示卡,一半往上送风至CPU。
https://i.imgur.com/Owc0HLm.jpg
机壳内附的显示卡支架不适用12cm风扇及超厚身形的猫头鹰3070,只好放个迷你支架撑住
尾部。
https://i.imgur.com/iiWucs3.jpg
因为沿用原本的订制线材,长度都不是针对Torrent C设计,所以显示卡线材长度不足,
CPU线材倒是过长,不少得塞在电源前端空间。
https://i.imgur.com/yzsHxMd.jpg
有走到背板空间的线材只有显示卡、24P电源跟机壳前IO线,但即便只有这几条线材,也
都尽量往里塞,盖上侧板时还是有些微的突起,无法完整盖上。
https://i.imgur.com/lmROXvp.jpg
https://i.imgur.com/WmClIK2.jpg
这结果也不算意外,看了几个YouTube开箱或评测,两面侧板都用玻璃的黑色版更惨,鼓
得更高。
https://i.imgur.com/j5W9WnC.jpg
https://i.imgur.com/d9AycPj.jpg
首先进行烧机测试,测试条件与之前测P12 ARGB风扇时相同,一样的[email protected] 无
超频,单烤FPU测温。
这里就不放测温截图结果,直接做图表与之前M2C测试数据比较。
https://i.imgur.com/mU0DwZ3.jpg
两个机壳温度差距不大,Torrent C测试时共装7颗风扇,烧机时比装6颗风扇的M2C噪音大
了一点点,但听感是觉得没有明显差异。
个人无法推测温度几乎没差距的原因,也许设定频率不够高?功耗不够?或是M2C散热本
来就不错?
也有想过是不是Torrent C的主战场是显示卡散热,毕竟挂了2颗风扇直吹。
于是多测了一个项目,Torrent 原装风扇配置及补满3颗猫扇的烧机温度差异,也顺便加
入GPU双烤测显示卡温度。
https://i.imgur.com/GsH2GZ4.jpg
https://i.imgur.com/Nx11dT5.jpg
同时也至BIOS将CPU微幅超频至大核心4.8G、小核心3.8G,电压一样设为1.25V。
测试结果比较图表:
https://i.imgur.com/UiUaDVQ.jpg
让人意外的是原厂配置风扇较少,但CPU反而低了2-3度多,测了两次都差不多相同结果。
个人再次无法推测温度反而降低的原因,只能胡乱瞎猜可能是底部进气风扇扰乱风道?
显示卡温度略微提高1.5度个人觉得合理,但有可能个人手上的猫头鹰3070发热量不够,
本身散热条件也就不错,差距不是这么明显。
或许更高阶或是本身散热就还好的显示卡,底部风扇会更有效果。
噪音则是确实的降低了,微幅超频后,满机风扇的烧机噪音提高到约53-54dBA,只留CPU
及机壳18cm风扇则能降低5-6dBA
结论
就装机难度来说,Torrent C的确比M2C更难装一些,顶部跟背板走线空间都更小,也更注
重安装顺序。
Torrent C最可惜的还是背板整线空间严重不足,对于设备选用及电源线材要求都更高。
不过Torrent C受惠于前脸两颗18cm厚扇及大开孔,不额外加装风扇也有不错散热表现,
既省钱又更静音。
如果选用高阶显示卡也可在底部加装风扇帮助散热。
整体来说这咖机壳个人评论是表现还算不错,但觉得有爱再买,毕竟价格直逼5K。
比较用过的三款FD Compact系列机壳后,个人还是觉得Meshify 2 C是个人首选,各方面
表现(安装难度、散热效能、用料、价格等)都相对均衡。
Torrent C如果价格降低一些会更有竞争力。
以上简单装机分享。最后加个瑞典小国旗,完成本次更换机壳。
https://i.imgur.com/sp49CK1.jpg
https://i.imgur.com/QFLNPOq.jpg
下一次再动机壳 应该会是换上长度适合的订制线材&挑战换装NH-P1无风扇散热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