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经典再升级,NR200P MAX ITX机壳开箱!

楼主: Ohmy (喔卖)   2021-11-20 05:05:04
网志无广告版 https://ohmy-bear.blogspot.com/2021/11/nr200p-max-itx.html
PTT好读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37355907.A.46A.html
==
以下正文
==
前言
CoolerMaster在2020年时推出了扩充性、可玩性皆相当丰富,且散热效能相当不错的
NR200/NR200P迷你ITX机壳,今年除了趁胜推出多种配色的NR200P之外,更在此系列加入
了顶规格的 NR200P MAX 型号。本次也有幸入手这颗机壳,就来感受一下NR200P MAX能带
来怎样的体验吧!
外型:不变的外观、尺寸,更为改进的微小细节。
外箱从NR200P的牛皮色改为彩色,大大标示的渐层色MAX字样更是高调展示这咖机壳不同
的身价。
https://i.imgur.com/KGomXfd.jpg
背面文字搭配爆炸图介绍本次MAX机壳的特色,这里也就不卖关子了,NR200P MAX相较
NR200P,直接綑绑贩售顶规的SFX 850W金牌电源及280mm一体式水冷,另外显示卡也改为
直立式安装限定。虽然稍微丧失了配件选择及DIY乐趣,但也免除了该怎么搭配硬件的烦
恼。
https://i.imgur.com/9iWEOv1.jpg
将机壳本体、玻璃透侧及说明书自外箱取出。另一个与NR200P系列机壳的差异,NR200P
MAX只有铁灰色配色可选。
https://i.imgur.com/woomOoQ.jpg
快速浏览一下机壳外观,NR200P MAX尺寸与NR200P相同,也一样提供网孔/玻璃侧板两种
安装选择。机壳正面无任何开孔,仅有白框镂空的六角形CM LOGO,IO集中于机壳上方,
包括带白光LED的CM LOGO开机键、小巧正方形重开机键、3.5mm音讯/麦克风混合插孔及
两个USB 3.1 5G TYPE-A插孔,较可惜的是没有TYPE-C接孔。
https://i.imgur.com/PduxSRA.jpg
https://i.imgur.com/APJMwwt.jpg
https://i.imgur.com/MhAqEqV.jpg
NR200P MAX后方可见改进的为小细节,虽然取消直插显卡用的3个PCIE SLOT,但主机板及
电源插孔下移,增加了上方空间,使NR200P MAX得以于机壳上方安装最大280mm的一体式
水冷。且显示卡安装档板可拆除,更便于装机。
https://i.imgur.com/hjbb8BL.jpg
简易:高阶配件一次到位,精简化装机体验。
接着拆开侧板看看机壳内部,才发现还一个配件盒藏在机壳内部,为了确保随附的280水
冷头在运送途中不会损坏,机壳内部才因此用气泡袋、配件盒及厚实的泡棉塞满。
随附的自家280一体式水冷设计简洁,没有任何灯效,也只有一条3P帮浦电源线,毕竟
NR200P MAX主机板与显示卡式采前胸贴后背方式装于机壳内,主机板的灯效都会被显示卡
遮盖,也不需要灯效。
一体水冷搭配CM自家SICKLEFLOW 14cm PWM风扇,且装有护网避免误触。
https://i.imgur.com/1ZGkg7h.jpg
https://i.imgur.com/pxyvqCz.jpg
https://i.imgur.com/tjq5E7j.jpg
https://i.imgur.com/XTDQUgI.jpg
https://i.imgur.com/FrEprt8.jpg
除了随附280一体式水冷外,搭配电源也是一次攻顶,随附自家的V系列850W 金牌全模组
化SFX电源。
https://i.imgur.com/Xt7R4qz.jpg
https://i.imgur.com/0DGBCH2.jpg
更让人惊喜的是,这颗SFX电源所附线材皆为柔软的编织线,长度针对NR200P MAX设计,
且原厂已经整好线了,CPU 8P线材直接固定在主机板安装位置的左上,2颗水冷风扇电源
也已用PWM分接线接妥,大大省去装机时的整线时间,也难怪CM官方敢强调“SFF装机精简
化、拆箱即用的奢华体验”。
https://i.imgur.com/xvfC3ih.jpg
https://i.imgur.com/TBbRNo5.jpg
包括前IO线及装机常用的几条线材,也都沿着机壳边,预先綑绑在电源底部,为显示卡挪
出空间。装机时只要拉出需要的线材,例如前IO线及主板24P、显卡8+8P等即可。
https://i.imgur.com/2Ea1tiY.jpg
https://i.imgur.com/RZMMzED.jpg
装机前来回顾一下配件盒,内容物包括水冷扣具、品字电源线、PCIE 4.0延长线及额外的
SATA电源线等。
https://i.imgur.com/8ydtjwa.jpg
水冷扣具已经直接附上支援LGA 1700插槽的背板,不用再额外申请或花钱购买,但是也有
点遗憾的是1700背板为塑胶材质且质地较软。
https://i.imgur.com/b5f43my.jpg
NR200P MAX限定显示卡使用延长线直立安装,故随附了一条PCIE 4.0排线。排线上其中一
条还采用CM标志性的紫色,意外的在小地方设计了巧思。不过排线长度较短,可能也只适
用于这款机壳,无法挪作他用。
https://i.imgur.com/tzcZpQN.jpg
装机测试:安装迅速省时、散热效能优良。
本次装机沿用原本旧的配件:
CPU:i5-10400F
MB:MSI H410i
RAM:D4 3000 8G*2
VGA:EVGA RTX3080 FTW3
SSD:SN750 500G
可惜CPU及MB组合只有i5-10400及低阶H410i,用280水冷压这个U是有点用牛刀杀鸡了。
建议依照官方说明书步骤装机,先将前后左右上下所有侧板移除,然后装上主机板>装上
水冷散热器>装上2.5”or3.5”储存装置>接上主板电源、风扇电源、硬盘电源、水冷帮
浦电源等>接上PCIE排线,完成机壳“内部”配件的安装。
https://i.imgur.com/Ojo0a6j.jpg
https://i.imgur.com/apVx7pt.jpg
https://i.imgur.com/xi1yhYP.jpg
“外部”配件其实也就只有显示卡,将显示卡安装在拆下的后档板上>接上PCIE电源线>
将后档板扣回机壳上>锁上后档板固定螺丝>插上PCIE排线,就完成了所有的安装步骤。
NR200P MAX的显卡安装方式实际装机后也觉得值得称赞,首先背板很容易就能装回机壳,
不用花很多时间在对位置,另外所有锁螺丝的步骤都在回机壳前,或是在机壳外进行,
不用在紧凑狭小的机壳空间内动手,那种愉悦的心情难以形容。
https://i.imgur.com/CAEj4WY.jpg
https://i.imgur.com/AXPdZGr.jpg
提个小技巧,虽然官方已经预先将两条PCIE 8+8P安装在电源上,但因为线材长度刚好,
建议将PCIE移到最右边的位置,会更便于安装。
https://i.imgur.com/6C0fQOk.jpg
随附SFX电源的编织线材较为柔软,不太会卡配件,且冷排风扇也预装好护网,不用担心
与显卡电源线互卡。
https://i.imgur.com/CNweQ0e.jpg
在所有配件都装上后,机壳底部剩余空间经测量不足安装25mm厚度风扇,但还是能装15mm
的薄风扇,如果没有2.5或3.5储存装置需求,又希望能增强机壳散热的使用者,可自行购
入2颗薄风扇。
https://i.imgur.com/aXFYsu0.jpg
到此完成所有装机步骤,总花费时间可能不到20分钟,比较花时间的地方可能就只有将风
扇4Pin及水冷帮浦3Pin线插在主板上。受惠于原厂订制线材长度适中及预先走线等因素,
整机看起来十分简洁。
https://i.imgur.com/0SKHYvm.jpg
https://i.imgur.com/Kge6VO1.jpg
https://i.imgur.com/TctNy4f.jpg
https://i.imgur.com/qOhmsFu.jpg
https://i.imgur.com/0pHuABs.jpg
准备最后的烧机测试工作,虽然玻璃侧板能展现机壳内部元件及灯效,但我觉得网洞侧板
间接透光的效果也不错呢。(个人手上没有偏光镜,装上玻璃侧板会反射到乱七八糟,就
以无侧板状态当范例了。)
https://i.imgur.com/sUw27QN.jpg
https://i.imgur.com/4BK1mUH.jpg
因为本次CPU只采用i5-10400,单烤FPU也就50多度,这里就不针对CPU跟GPU各别测试,直
接测FPU+甜甜圈双烤的温度。
其中EVGA RTX3080 FTW3频率为默认值,无超频也无降压,并分别测试安装玻璃侧板及网
洞侧板的温度,测试结果如下:
https://i.imgur.com/WQGGrXS.jpg
https://i.imgur.com/B6nrsRk.jpg
https://i.imgur.com/eifGFQi.jpg
使用玻璃侧板双烤时,CPU温度为75度,显示卡温度较高达到81度,此时噪音较为明显,
但噪音来源主要为显示卡风扇,冷排14cm风扇及SFX电源9cm风扇亦有风切声,但没有明显
轴承噪音,风切声音量个人觉得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改成网洞侧板时,CPU温度没有明显差距,一样75度,但显示卡降温6度到75度,风扇噪音
也变小。
个人觉得RTX3080 FTW3未降压时温度能到75度,以ITX机壳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如果将显示卡降压,底部再搭配两颗12cm薄风扇进风,应该有更好的散热及静音表现。
另外850W SFX电源的噪音表现个人也给予不错的评价,记得CM V850 SFX甫上市时有使用
者反应过噪音问题,NR200P MAX搭配的这颗850W SFX电源烧机时仅有不算恼人的风切声,
280水冷搭配的风扇转速也维持在1100转上下,整体来说不能说是静音,但已超出我对
这款机壳预想的噪音表现了。
结论
个人认为NR200P MAX具有相当多的优点,良好的体积、硬件搭配、散热能力等,看得出CM
很用心在设计跟制作这款机壳,举凡长度订制的编织电源线、预先整线、高阶散热装置及
电源、化繁为简的安装步骤及全面板可拆式设计等等…
但却有一个(可能)致命的缺点,会全盘否定上述的优点,就是缺乏DIY及配件选择弹性。
我粗浅地认为,会青睐“高阶一体水冷”、“高瓦数SFX电源”、“迷你ITX机壳”等3
个标签的电脑DIY玩家,应该会更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硬件,而非由别人帮忙做决定,即
便在挑选合适硬件的过程是痛苦的,但却又让人快乐着,尤其对于ITX机壳玩家。
整体来说我还是给予NR200P MAX不错的评价,在安装速度上尤其令人赞赏,缺点则除了缺
乏弹性跟玩法不如NR200P这么多变外,硬件设计上个人觉得没明显的缺点,有的话可能是
前LOGO不会发光跟没有前置TYPE-C吧。
https://i.imgur.com/fQEAzAz.jpg
以上简单介绍,感谢看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