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蛇蛇的Gen 4答案:铁蟒i4 1000GB评测

楼主: Cubelia (天空の夜明け)   2021-08-22 11:24:05
好读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29602650.A.FEB.html
有点Z害
=
巨蟒为敏宝实业的子品牌,主打MIT、高CP的flash储存方案
而SSD自然是巨蟒的主力产品
消费者对于巨蟒的印象主要还是在SATA SSD,而NVMe SSD就没有太多的曝光
虽然对巨蟒来说并非初次尝试(因为以前就出过i1~i3 NVMe SSD)
今天要开箱的铁蟒i4是巨蟒走入PCIe 4.0(或俗称Gen 4)时代的首发产品
同时也是巨蟒第二次使用群联方案,更是目前的旗舰方案之一
但进入主题前来喇一下铁蟒i4采用的主控:群联PS5018-E18
随着两年前Zen 3正式宣告PCIe 4.0进入寻常百姓家
群联PS5016-E16(简称E16)自然不用说
“第一款打入市场的PCIe 4.0主控、性能超越PCIe 3.0 x4”
作为首发产品已达成上述的阶段性任务,毕竟各厂的PCIe 4.0 SSD也迅速崛起
打比方说一线厂的WD SN850可达到7000MB/s循序读
更有新秀InnoGrit加入战局,IG5236也出现在Plextor和PNY的旗舰款
竞争明显越来越火热的前提下群联当然不会停滞不前
毕竟E16的读写性能已经不够和这些次世代新品竞争
并在去年底预告全新、更快的PS5018-E18主控(简称E18),再度瞄准旗舰市场
就规格来看E18相比上一代的E16是全面性的升级
光是循序读就冲到7400MB/s,循序写入更是高达7000MB/s
几乎是为了榨干PCIe 4.0 x4的频宽而生
https://i.imgur.com/a2mRbe6.png
(来源https://www.phison.com/zh-tw/ps5018-e18)
这么快的SSD笔者怎么能不玩玩看呢
玩过FireCuda 520LE之后看E18越看越想弄一条来玩
E18有首发版还有加强版,首发为美光96L 3D TLC
加强版则是近期开卖的美光176L 3D TLC
加强版可以直冲7000MB/s循序写,但相对的也更贵
(目前仅希捷FireCuda 530独占)
首发版是经济一点的选择,写入依然可以破5000MB/s
性能可说是直指一线厂SN850和980 Pro
笔者想做E16 vs E18的比较,看到巨蟒推出这款i4就搞了一条来玩
它采用的是首发版美光96L 3D TLC,大致上就公版布局
比较特别的是NAND Flash似乎是少见的原厂正片
https://i.imgur.com/L5pN8fj.jpg
外盒背面,至于Phison公版SSD都是MIT的,也算是一种台湾之光
https://i.imgur.com/VciItBX.jpg
SSD本体以泡棉保护好
https://i.imgur.com/GUGzyCR.jpg
铁蟒i4的铝合金散热片设计相当不错,笔者相当喜欢
https://i.imgur.com/m9lAgDV.jpg
关键是有开许多沟槽而且表面积够大
https://i.imgur.com/w6f2L9f.jpg
两边的侧面都有Anacomda品牌logo,颇有质感(虽然装机看不到XD)
https://i.imgur.com/dI7oony.jpg
https://i.imgur.com/maNDOMt.jpg
背面也有金属片,主要是给2000GB款背面的NAND辅助散热
笔者是单面设计的1000GB款,背面就是篓空的了
https://i.imgur.com/PtlUlwS.jpg
稍微讲解一下散热片:
为了对应高速传输的需求,SSD主控功耗也不断提升
对于M.2接口裸著的主控自然更容易过热,造成性能的下降
也因此有些厂商推出已装好散热器的SSD,确保更稳定的表现
同时用户也不须烦恼散热片的选购和安装
换来的麻烦自然是有、无散热片的SKU要分开
以免影响到笔电或是SFF系统的用户的选购
当然也有只提供含散热片款的厂商,铁蟒i4便是这么做的一款产品
不过这种直接附的散热片不建议用户拆下,因为:
1.很容易发生导热介质黏太紧,将元件硬扯下来的惨案
2.有破保的疑虑
(笔者是俗辣,这边就不敢拆了)
另外也有散热片过高对于显卡下的M.2接口出现干涉的现象
选购前得多注意主机板M.2接口布局,避免相容性问题
Anacomda铁蟒i4规格
https://i.imgur.com/ozCTYyp.png
备注:
铁蟒i4 1000GB是少见的群联公版但采用正片NAND的产品
不确定是否会改,但目前看拆解确实是如此
上机测试
https://i.imgur.com/0kp1nv1.png
测试状态(SSD的位置为显卡与CPU中间,忘记重拍那将就一下XD)
https://i.imgur.com/o0tVhSX.jpg
NVMe标准15项SMART定义
https://i.imgur.com/S1ope5r.jpg
smartmontool
https://i.imgur.com/XUlZuP9.png
注意P0数值(这不等于主控会消耗那么多电,当个指标就好)
铁蟒i4使用的E18的设定在8.80W、相较之下520LE的E16则是9.78W
主控规格的话E18是三核心,E16则是双核心
猜测是制程进步(28nm->12nm)带来的能耗优势
快餐测试区:
AS SSD Benchmark
https://i.imgur.com/ZdaM17d.jpg
Anvil’s Storage Benchmark
https://i.imgur.com/Id06Axa.jpg
TxBENCH
https://i.imgur.com/D4SHHFL.jpg
CrystalDiskMark
https://i.imgur.com/fwCtCOW.jpg
E18的性能真的就是“快”一个字可以形容
光是美光96L 3D TLC就能打到SN850的等级
而旧时代的AS SSD和Anvil’s明显无法将性能准确测出
可以的话建议别太坚持这两者的数据,以免被误导
笔者会推荐CrystalDiskMark做测试,简单明了
同时也常是厂商拿来标示读写性能的依据
至于大家常说的4K性能,也就是4K QD1随机读写性能
在NVMe和强力主控的加持下可以超过70MB/s
这样也比传统观念的40MB/s还要快一大截了
Iometer进阶测试(请点图看PPT说明):
https://i.imgur.com/SnkeBBF.png
这边会加入希捷FireCuda 520LE 1000GB(2077版)
作为Phison E16+东芝BiCs 96L TLC的对照组
开箱文可参考:[开箱] 2077特别版! 希捷FireCuda 520LE评测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628821989.A.116.html
1.)循序混合读写性能表现
https://i.imgur.com/eNoNhKT.png
2.)随机混合读写性能表现
https://i.imgur.com/rvF2Iex.png
3.)不同百分比混合读写, 128K循序
https://i.imgur.com/H3VWkXc.png
4.)不同百分比混合读写, 4K随机
https://i.imgur.com/7LvggLU.png
解说:
铁蟒i4在固定比率混合读写和FireCuda 520LE非常接近
但大致上都有超越,尤其高强度的QD都可以拉开距离
不同比率混合读写则非常接近
从结果来分析铁蟒i4的E18在小档混合读写的领先大概都有10%
而大档循序纯读则有强力读取性能撑腰而取胜
但由于QD=4的压力较低,没办法完全发挥出E18的性能
SLC Cache测试
https://i.imgur.com/FiKrXyK.png
解说:
a.)一开始全速写入约20秒的SLC Cache,大小约105GB
b.)SLC Cache耗尽,TLC直写速度大约1056MB/s
c.)SLC Cache+TLC的全碟空间耗尽,进入同时GC和TLC直写的阶段
主控压力大幅增加,写入速度剩下~660MB/s
d.)SLC Cache folding完成,性能回升
主控专注在TLC直写即可
有了固定SLC Cache的前提,大容量再将主控的多通道优势发挥出来
造就了非常稳定的TLC直写速度
520LE 1000GB采用的E16+东芝BiCs 96L TLC直写速度为969MB/s
可以看到同容量但进化后的E18+美光96L TLC则快了大约10%
但必须注意到两者的SLC Cache回收策略是不同的
520LE没有全碟空间耗尽,进入同时GC和TLC直写的现象
铁蟒i4则是有同时GC和TLC直写的情况
这个就是韧体调校的不同,厂商肯定都有对用户的假想用法
因为也有E16采用全碟SLC Cache的策略(如影驰HOF Pro和贼船MP600)
笔者脑补520LE稍慢可能是为了保持稳定写入性能,牺牲性能于背景进行回收
铁蟒i4则以速度为优先,默认用户不会疯狂写入将SSD塞爆
相同模式也可以在之前测过的创见MTE-220S 512GB观察到
而在室温26度,Air X机壳与Wraith Prism散热器的前提下
d.)阶段SSD的温度传感器回报了最高50度C
测试中没有任何的降速,表现十分优秀
代表散热片有起到作用,有效压制主控制器的废热
可能主控制器采用TSMC 12nm制程亦有加成作用
结语:
巨蟒的SSD几乎都是自家生产
不喜欢巨蟒自产SSD那采用群联公版的i3和i4是可以考虑的
(其它故事就兜不出来惹,买啦买啦买啦)
铁蟒i4 1000GB的售价为6499元
同方案的对手分别有PNY CS3140、贼船MP600 Pro和鸡排Aorus 7000s
贼船MP600 Pro的威胁是最大的,售价比巨蟒便宜1000左右
虽然散热片设计不同,但厂商应该是有验证过可以压制才敢搭
PNY不用说连散热片的OEM也一样,但巨蟒是比较便宜
铁蟒i4优势在于五年保且到府收送,非常方便
而限制写入量为1000GB:700TBW(同它厂竞品)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这明显不算什么,相当于每天写入390GB持续五年
看看前阵子突然爆发的硬盘挖矿,会有较为保守的数值也不见怪了
而PCIe 4.0 SSD目前较有话题性的用途是DirectStorage(简称DS)
DS的到来或许会让PCIe 4.0 SSD的优势更显著(让游戏读取的速度更快)
毕竟PCIe 4.0 SSD的主控性能更强,提供的吞吐量也更大
连次世代游戏主机PS5和XSX都支援扩充PCIe 4.0 SSD
但价格依旧高攀,通常预算充足的玩家才有选购的意愿
在520LE的开箱文就有提过,群联目前有三组性能级PCIe 4.0方案
分别是E16+96L TLC、E18+96L TLC和E18+176L TLC
现在PCIe 4.0 SSD更新的速度很快
却是"早买早享受"而"没有晚买享折扣"的情况
目前E16+96L TLC的价位依旧高攀,价格又和其它更快的竞品冲突到
这样很容易造成厂商的库存压力,偏偏也不下杀让PCIe 4.0 SSD普及
毕竟AMD和Intel都已经让支援PCIe 4.0的平台普及
再来一条龙的SN850和980 Pro威胁力也很大,价位也相仿
价格战该怎么打就是群联要仔细评估的问题了
笔者认为除了群联主动降价以外,另一个选项是看慧荣有没有回神
PCIe 3.0 SSD就是群联和慧荣互相竞争,最终才有漂亮的价位
但慧荣现在连高阶PCIe 4.0 SSD主控都还没有影
只能说实在令人担忧呀
Pros:
内建附上散热片,爽度绝佳的高阶PCIe 4.0 x4性能
巨蟒五年有限保固,到府收送
群联公版
鸡蛋里挑骨头:
价格难与一线厂竞争
无法保证NAND Flash是原厂正片(亦可能改群联自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