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CST350紧凑型M-ATX机壳装机心得

楼主: maplefoxs (狐狸怎么叫)   2021-05-27 17:26:14
本文同步发表于PTT、巴哈姆特、个人网志MATTERS
(本篇测试文有点冗长,因此在文章的前段会先晒图+总结给大家闻香,后段才会写比较细
节的部份,留给买了机壳的你们)
紧凑型M-ATX机壳在台湾的DIY市场相当罕见,在对岸却是热门选项,因为ITX主机板+SFX
电源通常价格较高,使用M-ATX主机板+ATX电源可以降低很多预算。对于主流消费者来说
,用最少的钱买到最高的性能才是王道。
全汉的CST350正是这个市场中的异类,在21升的体积下可以装下标准M-ATX主板+ATX电源
,CPU散热器高度达到156mm,还有一堆风扇,将ITX一大票缺点抛开:贵、散热差、显卡&
散热器限制多。
想必各位都已经知道全汉CST350是对岸的先马《I’m趣造》的双生型号,全汉CST350在趣
造的基础上,增加了前面板Type-C和四面防尘网(还有前面板LOGO),有趣的是,先马明明
有其他款机壳在台湾上市,为什么会变成贴全汉的牌呢?另外,全汉近期的产品名称都只
有数字加英文,以前经典的圣侠士、小飓风之类中二名称不复存在。
CST350算是我花过最多时间测试的一款机壳,因为可以变化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风冷水冷
、显卡直插,以及ATX电源与显卡长度的取舍等等,官网上其实已经列出洋洋洒洒的安装
建议,不过笔者实测后发现官网的建议偏保守,实际上能装的更多,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一种方案,也是最实际的方案,M-ATX主机板+ATX电源+CPU空冷:
CPU:朴实无华的亮机U AMD RYZEN PRO 4750G
主机板: TUF Gaming B550M-Plus (Wi-Fi)&MSI B550M MORTAR WIFI
内存:威刚D50 RGB白色款
CPU散热器:利民爆款PA120 White ARGB
电源供应器:路边捡的酷妈550W&祖传海盗船SF600
显卡:乡民长度的TUF RTX3060
https://imgur.com/1A4X7Bv
▲机壳顶盖和底部都可以拆,塔散的安装难度不高。
https://imgur.com/rhUTOCB
▲这题考试会考,同时放下ATX电源+乡民显卡的关键有两个,第一是ATX电源(图片电源为
14)必须15公分内,第二是显卡PCIE槽要插在第二条。
https://imgur.com/82bXoGb
▲MSI迫击砲的显卡插槽在第一条,会和ATX电源冲突。
https://imgur.com/msMZVWf
▲TUF B550M显卡插槽在第二条,搭配14公分电源大约还有5公分的空间(如果用全模组电
源会剩3公分左右)。
https://imgur.com/9tegczj
▲还是塞满最舒服,电源风扇可以朝前面板,由前面板进风形成独立风道。顶部加装风扇
有助于显卡散热(ATX电源模式顶部只能装一颗风扇)。
◎[email protected],功耗约87W,GPU烤机功耗约180W。
单烤FPU CPU温度80.8度
单烤GPU 显卡温度65.6度
双烤 CPU温度90.2度 GPU温度59.8度(双烤时GPU功耗约140W)
https://imgur.com/7brZ7VY
▲后来改用SFX电源和B550M mortar,觉得这张主板很好看。
https://imgur.com/yJqwVB2
▲用订制线右边会更简洁,不过我觉得这样就不错了,多余的线材可以藏到前面板,
CST350背面整线空间几乎没有。
https://imgur.com/6Q79BOb
▲使用SFX电源顶部可以装到两颗风扇,还是很侷促,要注意线材不能被风扇卷到,酷妈
的NR200在顶部风扇的设计上安装比较容易,但兼容性就…
https://imgur.com/vRkMmbu
▲PA120高度为157mm,使用网孔侧板刚好盖上,使用玻璃侧板的话会有点压到散热器,但
还是能盖上,只是笔者不确定如果高温下热胀冷缩会不会爆掉,也可以考虑只扣三个角的
卡扣。
https://imgur.com/1vYklt1
◎其他配置不变,主机板改用C8I,散热器改用TUF LC240水冷,测试侧边冷排进风的散热
性能。
https://imgur.com/fIEDsSW
▲侧面冷排安装难度比较高,笔者建议先把顶部风扇安装好,再装侧面冷排。
https://imgur.com/NCbyzVQ
▲将风扇装在外侧,让RGB灯光透出来,也不用担心风扇卷到线材。
https://imgur.com/xefBNC3
▲效果意外很好,蛮漂亮的。
◎温度测试:
CPU烤机:CPU温度76.2度
GPU烤机:GPU温度70.6度
双烤:CPU温度81.7度,GPU温度70.7度
https://imgur.com/bE1Gsrb
◎最后一种模式,显卡直立,若要塞下30CM显卡只能用ITX板+SFX电源,使用ATX电源会被
限制到24.5CM,前置SFX电源会被限制在27CM。
*CST350没有标配或选配PCIE延长线,笔者估计10~15公分的PCIE延长线就够用了。
https://imgur.com/Uls84zf
▲若要在顶部放下标准25mm厚度风扇,必须使用180度供电转接头。
https://imgur.com/Ki2XeKj
▲180度转接头。虾皮搜寻一下就有了。
https://imgur.com/QpQUKsy
▲显卡距离玻璃还有约2公分的空间,基本上足够了。
温度测试:
CPU烤机:CPU温度76.2度
GPU烤机:GPU温度62.7度
双烤:CPU温度80.3度,GPU温度62.7
使用玻璃侧板CPU温度没有什么变化,显卡高了2~6度,还在接受范围。
笔者本来预期侧面冷排的温度表现会最好,实测发现温度表现最好的竟然是底部水冷+直
立显卡,由于测试侧边水冷时底部并没有加风扇,笔者又测试了侧面水冷底部加风扇,结
果仍然不敌,推测是因为显卡直插挡住风道。
https://imgur.com/XfJw57u
▲完整温度测试,需要注意的是双烤的时候显卡功耗会受影响,另外风冷和水冷采用不同
主机板,故功耗也有些微变化,风扇数量和种类也不完全一样。
接下来是完整的开箱:
https://imgur.com/XkZT13A
▲外箱就是全汉的风格。
https://imgur.com/uhvXGTj
▲另一面是爆炸图。
https://imgur.com/BJ0VWpO
▲配件盒贴心附上前面板IO防尘塞和备用卡扣。
https://imgur.com/Glr1tBG
▲机壳外观烤漆是属于比较平滑的质感,酷妈NR200则是质地较粗。
https://imgur.com/U4NI4Xi
▲侧板的洞洞也有做点造型,细节到位。
https://imgur.com/t1HNmqc
▲顶部IO采用对称设计,满足强迫症。
https://imgur.com/WCDA6Mj
▲背面唯一可说的就是档板右边的盖子是磁吸的,磁力超强,螺丝起子都会被吸走。
https://imgur.com/yLrg2as
▲CST350除了后侧其他面都可以拆除,但不像NR200可以连横梁都拆掉。另外顶部、侧边
、底部都有可拆卸风扇支架。风扇支架在安装上相当方便,不过底部风扇支架仍须从下朝
上锁,而非从上而下,可能是考量到倒置模式。
https://imgur.com/hdt89Gt
▲风扇支架上的凹槽是全汉(台湾代理商视博通)特别挖的,安装时尽量让风扇外往(远离
主机板方向)安装,避免与主板散热片或内存冲突。
https://imgur.com/IRBcVAG
▲和NR200(黑色)比较
https://imgur.com/YZeAaQ2
▲尺寸意外的相近。
https://imgur.com/OSbl5t0
▲使用M-ATX主板时要将电源线压在主板下,不然电源线会很难走线(其实原厂挖一个凹槽
就能解决)。
https://imgur.com/OgfaNFU
▲薛丁格的走线空间,由于做了弯折加强结构,背板几乎没有藏线空间。此外使用SFX电
源会面临CPU供电线偏短,建议采用主机板背面走线大法。多余的线材只能藏在前面板。
https://imgur.com/XgVAKVY
▲前面板IO可以整个拆下,CST350有倒置模式,不过无论风冷或水冷散热都不会比较好,
如果做分体水冷才需要考虑。
https://imgur.com/s81JyRK
▲兼容性测试:顶部水冷无法安装,主要是左边会卡到内存,尽管已经是矮条了,右边
风扇也很勉强。
https://imgur.com/mNfVeqt
▲SFX电源完全可以考虑摆前面板下方,这样有机会塞下M-ATX主板+直立30CM显卡。
https://imgur.com/eL6hWmx
▲侧面水冷总共会有六颗风扇,根本整线地狱。
https://imgur.com/abSB8oX
▲有预留绑线孔,电源线可以这样整理。
https://imgur.com/uGMAfrz
▲Reset键同时是硬盘指示灯,按键的手感不错,灯光也很均匀。
https://imgur.com/yzCGeRS
总结:
优:
1. 平价做工有一定水准
2. 散热良好,加上玻璃侧板对温度影响不大(可能是因为体积够大)。
3. 诚意满满的前置IO、配件一应俱全。
安装注意事项
1.顶部风扇要整线整得比较干净,否则容易吃到线材。
2.侧面水冷安装时要注意水管弯折以及线材较难整理。
3.硬盘位除了安装在前面板外,其他地方都可能影响散热,需做取舍。
CST350在台湾市场几乎没有同级产品,虽然它长得很像NR200,但可以装M-ATX主机板+ATX
电源注定让两个产品的受众完全不同,反过来说,如果你想要用ITX主板和SFX电源,那买
NR200肯定是比较合逻辑的选择。
测试了一大堆散热方案,最后我最推荐的仍然是M-ATX主机板+ATX电源+空冷的组合,虽然
双烤时CPU温度较高,但毕竟多数人玩游戏偏向显卡需求,空冷换来的易安装、无须担心
漏水甚至更低的音量(PA120真的很安静)绝对是最实惠的方案。如果还是想上水冷,侧面
冷排与底部冷排温度差异不大,但是底部冷排可能导致水泵寿命降低,加上PCIE延长线和
供电转接头的花费,笔者并不推荐,倒是分体水冷玩家可以尝试各种奇怪的组装方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