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A4滥觞—Dan A4开箱

楼主: maplefoxs (狐狸怎么叫)   2021-04-30 13:55:23
现在说到ITX机壳,大部分人第一个会想到的大概是A4机壳,也就是显示卡通过PCIE延长
线放在主机板背面,形成三明治结构,A4结构可以在不牺牲显卡长度的情况下,极大程度
缩小机壳体积,而A4机壳的始祖,正是这个以A4之名的Dan A4-SFX。
Dan A4的概念早在2015年提出,2016年发表第一代A4-SFX V1,在7.2升的体积创造容纳29
公分长显卡的空间,大小就和一本A4纸一样。47mm高的CPU散热器黄金比例也是由Dan A4
所定下,例如利民的AXP90、快睿C7和Black ridge都是4.7公分高。Dan A4另一个创举,
大胆将PCIE延长线普及到机壳设计,在之前大众对PCIE延长线的抗拒比较强,理由不外乎
是稳定性、性能耗损,也少有机壳会强制使用PCIE延长线。在Dan A4之后机壳的设计逻辑
又更宽阔了一些,现今已经有许多ITX机壳采用PCIE延长线。
这次开箱的是A4-SFX V3版本,由于是二手的,外箱配件什么的就不说了,直接看本体。
https://imgur.com/ENXswTk
▲Dan A4系列都是联力代工,一上手就是满满的联力风格。
https://imgur.com/nDUl7p6
▲机壳上下左右都是洞洞侧板。
https://imgur.com/YI0XMmp
▲显卡和主板紧紧相依。
https://imgur.com/xfHIJNF
▲背面还有个小铭牌。
https://imgur.com/F6tsp8U
▲正面一颗开机键和一个USB3(V4.1改成Type-C)了。
https://imgur.com/9xqohoT
▲前面板和顶部是连在一起的,这种加工技术似乎只有联力能做。
这次的配置如下:
CPU:AMD RYZEN 4750G
RAM:金士顿矮条DDR4 3200 8G*2
主机板:MSI B550I GAMING EDGE
SSD:SAMSUNG 970 EVO PLUS 1TB
电源:酷妈V750 SFX
亮机卡:AMD VEGA FE
散热:利民AXP90纯铜
https://imgur.com/cmGTymf
▲这款机壳的安装难度很低,因为没有什么多余的配件,水冷、机壳风扇都不需要。
https://imgur.com/EZ7MYGr
▲唯一要注意的是CPU供电可以先插。
https://imgur.com/xzQSg5G
▲显卡安装也很方便,PCIE槽没有卡扣好评。
https://imgur.com/wAmemvk
▲后来才发现显卡8PIN可以走正面板的空间。(此图为网络找的)
https://imgur.com/qFyrNjk
▲正面塞满满,走线空间蛮多的(主要是零件也不多)。
https://imgur.com/qizOvOr
▲盖上侧板还能隐约看到内部。
https://imgur.com/77RzZCs
▲信仰灯
https://imgur.com/Su0ni7O
▲与NR200(后)对比。
https://imgur.com/gZcGeRD
散热方面由于都是洞洞侧板,加上鼓风扇显卡,CPU和显卡的风道基本独立,散热性能取
决于散热器本身,AXP90纯铜可以将满载的4750G压在90度,令我惊讶的是这颗2700转的九
公分风扇竟然不会太吵。
最后说说使用心得。笔者因为一些原因每周有三四天在外地住宿,又有运算需求,需要跑
一些3D软件,手边的笔电只有文书机,刚好看到有人在卖这咖机壳,就买回来了。
DAN A4是我目前玩过最小的壳(deskmini不算),重量也很轻,搭配之前开箱过的便携式萤
幕,携带上还算方便,只是长时间提着还是蛮累的。DAN A4作为A4结构的开山始祖,和现
在百花齐放的A4 ITX机壳相比,从散热到设计安装,没有任何明显的缺点,空间利用也接
近极致,虽然没有支援240水冷,但增加240水冷带来的安装难度和重量、噪音等缺点,笔
者认为不值得。
作者: LoveShibeInu (柴犬很笨)   2021-04-30 14:01:00
推 好看 但是双槽的卡正在绝版2.2到2.5槽现在是主流
作者: yang05041833 (多多绿一杯)   2021-04-30 15:06:00
翼王也可以装3.5
作者: LoveShibeInu (柴犬很笨)   2021-04-30 17:12:00
我也为了塞30系GPU从A4机壳换NR200了 现在是卡挑你而不是你挑卡
作者: twosheep0603 (两羊)   2021-05-01 02:39:00
小体积的热交换物理极限就是在那边 没办法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