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电源测试文阅读小指南

楼主: wolflsi (港都狼仔)   2019-04-12 17:25:21
狼窝好读版:
http://wolflsi.pixnet.net/blog/post/67908465
每次发表电源测试文后,很多网友都会询问该如何看懂里面的数据,或是分出好坏,也有
多数网友表示看不太懂,这个问题困扰在下许久,这次提出一篇电源测试文阅读小指南,
希望能对阅读电源测试文有所助益
在下的电源测试环境及主要测试设备(大部分都是二手设备)如下:
https://i.imgur.com/l3VddGN.jpg
ZenTech 2600 60V/60A 300W四机装电子负载、400W外挂电子负载一部(消耗各路输出电力
)
HIOKI 3332 POWER HiTESTER(测量交流输入电压、电流、实功率、功率因子)
SANWA PC7000/PC5000、FLUKE 289数位电表(测量连接负载的输出线组接头上3.3V/5V/12V
输出电压)
Tektronix TDS3014B数位示波器(测量涟波及动态负载各路电压)
1.80PLUS测试效率
这个测试就是在输入115V环境,依照80PLUS测试报告中的各路电流设定,去测试电源在
10%、20%、50%、100%下的转换效率,是否符合白牌/铜牌/银牌/金牌/白金/钛金的认证需
求,效率越高,表示同样的输出瓦数,其交流输入耗电量越小。转换效率高同时也代表电
源产出的废热量越低,多部电脑运作以及长时间使用下也会反映在电费的减少上
电源供应器于115V输入下,各种80PLUS认证所要求的10%/20%/50%/100%输出最低效率值。
目前只有钛金Titanium有看10%输出的效率值
https://i.imgur.com/CPOUPPq.jpg
进行此测试同时,也会比较在不同电压取样点下,对整体效率数据的影响。当电源的
3.3V/5V/12V电压取样点是在电源输出线组末端插头,其电压量测数据会比起从电源未使
用插头所测量的数值要偏低一些,主要原因就是电源本身输出线组(包含模组化连接器及
内部配线方式),会随着输出电流增加而使压降增大,导致两组电压取样点的数据有所差
异,同时也可以从两者电压及效率数值差异,来得知此电源在内部配线、模组化连接器、
输出线组对输出所产生的影响
https://i.imgur.com/rETcqhX.jpg
2.综合3.3V+5V+12V输出效率
这个测试主要测试电源3.3V/5V/12V输出逐渐增加至其规格所列的满额负载下,电源所表
现出的转换效率
与80PLUS测试不同之处是3.3V/5V/12V电流在测试中段就会拉到规格标示的总和功率满载
,因加入DC-DC的效率损失,所以效率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这里的测试电压取样点是在连接负载的输出线组末端插头上,所以包含了内部配线、模组
化连接器、输出线组所产生的压降损失,较容易呈现出真实使用状况
3.纯12V输出效率
这个测试主要测试电源在3.3V/5V空载下,仅12V输出逐步增加至其规格所列的满额负载下
,电源所表现出的转换效率
目前电源多采用12V经DC-DC转换出3.3V/5V等电压,纯12V输出效率测试可以排除DC-DC对
整体效率所产生的影响,以表现出电源供应器内部12V功率级的转换效率
这里的测试电压取样点是在连接负载的输出线组末端插头上,所以包含了内部配线、模组
化连接器、输出线组所产生的压降损失,较容易呈现出真实使用状况
4.静态负载下3.3V/5V/12V电压变动程度
这个测试主要测试电源于综合输出及纯12V输出下,3.3V/5V/12V的电压变动数据,来反映
出电压调整率,并可看出电压变化的趋势,正常电压调整率范围应在正负百分之五以内
(-12V允许到正负百分之十)。同时综合输出及纯12V输出下所测得的两组各路电压数据,
也能反映出其交叉调整率,只是目前电源多采用DC-DC转换3.3V/5V的结构,其交叉调整率
普遍来说都很不错了
当电压差异值越小,表示该电源的电压调整率越好,电压会随输出负载上升,表示该电源
具备输出掉压补偿
这里的测试电压取样点是在连接负载的输出线组末端插头上,所以包含了内部配线、模组
化连接器、输出线组所产生的压降损失,较容易呈现出真实使用状况
5.红外线热影像
这个测试主要是透过红外线热影像相机,观察电源于满载输出下,内部各部元件、下部外
壳背面(有把热导到下部外壳的机种)、模组化输出插座部分(模组化的机种)的高温点分布
状况。测试时会将电源原装的风扇自上部外壳拆下,将其直接放置在内部元件上方,于开
放的常温环境(28℃)下开始进行上述1/2/3点的负载测试,在测试到100%输出时(约开始测
试一小时后)暂时将风扇掀开,拍摄红外线影像后再盖回去。在测试进行中风扇仍会对元
件进行散热,不过因为是没有装上部外壳的状态,风扇气流引导状况会不同于正常使用状

内部高温点温度越低,表示其热量产出较少或经过适当散热处理,对于高环境温度及长时
间运作下,元件较不易因为长时间高温而影响其性能及耐久力
https://i.imgur.com/8XMsnHy.jpg
6.用实际电脑配备上机运作的电压变动程度
这个测试会使用电脑零组件构建一套模拟搭配高阶显示卡的平台,并且使用测试程式将
CPU、GPU满载,并持续读写两颗机械式硬盘,来模拟电脑正在进行高负荷动作,同时使用
具备记录功能的电表,从主机板供电插头、CPU供电插头、显卡供电插头端测量3.3V/5V/
主机板12V/处理器12V/显示卡12V的电压,观察从待机→启动测试十分钟→结束测试回到
待机的电压变化
在待机→启动测试以及结束测试回到待机时的电压变动程度越小,测试过程中电压变动次
数及幅度越小者,表示电源在实际电脑负载状态下的表现越佳
https://i.imgur.com/qNj5Ayb.jpg
7.空载涟波
这个测试主要是测试电源在空载状态下3.3V/5V/12V输出的低频/高频涟波,因为目前高效
率电源多采谐振设计,因为谐振透过频率调变(FM)来控制输出功率,在空载/极轻载状态
下会超出频率可调变范围,这时候为了避免输出超压,谐振控制器会进入硬开关脉宽调变
模式(Hard Switching PWM)或是跳周期/爆发(Skip/Burst)模式,其所采用的模式会反映
在12V空载输出涟波上,透过示波器观察12V的空载涟波,可以了解到该电源在空载/极轻
载状况下所采取的处理方式
输出的涟波越接近正常输出状态,表示空载/极轻载下对输出影响越小
https://i.imgur.com/3sSsUcn.jpg
8.综合3.3V+5V+12V满载涟波
涟波,就是一个附着于直流准位之上的交流成份噪声,此交流成份包含周期性与随机性之
讯号,英文称为PARD (Periodic And Random Deviation),由于交换式电源供应器采用高
频交换技术,搭配输出滤波电路,可以将交流市电转换成各元件所需的
+3.3V/+5V/+12V/-12V/+5VSB直流电压,不过交换式转换后,会在直流成份中含有少许交
流成份噪声(涟波),若涟波过大将会干扰被供电的元件,可能使其产生误动作或出现当机
。依照Intel规范,+3.3V/+5V/+12V的最大涟波Vp-p(峰值对峰值)不得超过
50mV/50mV/120mV
综合3.3V+5V+12V满载涟波这个测试会将电源拉到其规格标示的最大3.3V/5V总和功率,加
上12V总输出达到电源规格标示的100%功率值(或测试设备能达到的最大值),并测试当下
的+3.3V/+5V/+12V输出低频/高频涟波。涟波电压数值越小的,表示电源整体输出电压品
质越好
https://i.imgur.com/CjFnZf2.jpg
7.纯12V满载涟波
跟综合3.3V+5V+12V满载涟波不同之处,是3.3V/5V维持空载以排除3.3V/5V的DC-DC所产生
的影响,只把12V负载消耗到电源供应器规格标示的100%功率值,并测试当下的
+3.3V/+5V/+12V输出低频/高频涟波。涟波电压数值越小的,表示电源整体输出电压品质
越好
为何排除DC-DC的影响?因为DC-DC同样采交换式电路设计,除本身输出会产生交流成分杂
讯(涟波)外,电路交换过程中也会对输入端”注入”带有交流成分噪声(涟波),也就是会
有额外的噪声被注入12V回路,所以采用DC-DC空载方式来降低其对12V输出涟波的影响,
以表现出12V功率级的涟波表现
https://i.imgur.com/f9v4oYm.jpg
8.动态负载下各路电压变动最大幅度、维持时间
上面的测试1/2/3/4主要是针对电源供应器的”静态负载”测试,也就是维持固定的电流
消耗值,并得知当下的各路电压以及转换效率。动态负载测试主要测试电源在固定升降斜
率及周期下进行输出电流高低升降变化时,对输出电压所产生的变化及对其他输出的影响
,主要目的是测试该电源输出暂态响应能力,用来模拟电脑元件实际使用中负载高低变动
状况
各路动态负载参数设定:
3.3V与5V:最高电流15A,最低电流5A,上升/下降斜率为1A/微秒,最高/最低电流维持时
间为500微秒
12V:最高电流25A,最低电流5A,上升/下降斜率为1A/微秒,最高/最低电流维持时间为
500微秒
当负载瞬变时,因为电源供应器反应速度不够快,所以电压会出现瞬间往上/往下较大振
幅的变动,所以会在最高/最低之间产生较大的Vp-p(峰值对峰值)数值,之后内部电路开
始进行修正,修正的时间同样受到电源暂态响应速度影响,有些情形下甚至会在修正过程
中产生连续上下振荡的现象
蓝色/紫色/绿色波型在上方黄色波型上升/下降交接处的摆荡幅度最小、摆荡次数越少、
摆荡时间越短者,表示该电源的暂态响应越好。另外因为目前电源设计大多采12V功率级
搭配DC-DC转换出3.3V/5V,所以当其中一路进行动态负载测试时,其他输出电压也同样会
受到其影响而产生变动
https://i.imgur.com/C1h7Mrg.jpg
简单描述的小结论:
1.转换效率越高越好(表示电源越省电,废热产生越少)
2.内部高温点越少、温度越低越好(表示高温环境及长时间运作下,电源内元件耐久力较
长)
3.各路电压调整率越低越好(表示输出电压稳定)
4.上机电压变动越小、跳动次数越少越好(表示电脑元件能获得稳定的电压供应)
5.各路低频/高频涟波越小越好(表示电源输出电压带有较少噪声,品质佳)
6.动态负载下各路电压变动幅度越小、次数越少、时间越短越好(表示电源电路暂态响应
好)
以上的测试项目介绍,希望各位能更容易阅读在下的电源测试文章
报告完毕,谢谢收看
作者: LoveShibeInu (柴犬很笨)   2019-04-12 17:35:00
大推 先收藏 有必要仔细研读
作者: jeff12302000 (介甫)   2019-04-12 17:36:00
狼大讲的是对的 by a power DE
作者: zweihander99 (zweihander)   2019-04-12 17:44:00
作者: lasthope5566 (5566最后希望)   2019-04-12 20:31:00
狼大真的超猛!!!
作者: zxcvbnm00316 (空白键上面那一列)   2019-04-12 20:50:00
看不懂,先推再说
作者: jeff12302000 (介甫)   2019-04-12 21:23:00
很多术语是业内人士才懂得,基本上看结论就可以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