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经典再进化-Antec P101 Silent机壳开箱

楼主: Cubelia (天空の夜明け)   2019-02-24 12:16:07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50981779.A.18B.html
依旧走重(heavy)开箱风格
===========================================
在组机界中Antec P100一直以来都是优质的性价比选择,转眼间也推出近五年了
同期的其它机壳大概都忘得差不多,但相信常开单的玩家对P100应该不太陌生才对
P100它优秀的地方在哪?
答案在于有将2000元的性价比做到平衡
光是这价位可以买到用料扎实的静音机壳就已经不简单了
还不用说P100最经典的7个硬盘滑轨,对特定用户来说是个超高CP值的优先选择
不过随着时间过去都没见到P100的继承人
虽然Antec在2017年推过P110,但更像是款用P系列设计语言推出的全新产品
而今天要介绍的P101 Silent才算是P100的正统继承人
光是超多硬盘位置足以证明它和P100有着相同的血统
那就不拖台钱惹,来看看P100继承者的P101 Silent吧!
先说笔者对P101的第一印象除了大以外就是超爆干重
上一代P100才8kg而已,但P101有着直逼12kg的11.82kg
外箱没有像P100那样用全彩印刷了
https://i.imgur.com/sKS1ZOj.jpg
有提供简单分解图
https://i.imgur.com/4c65NBs.jpg
两年保喔!!
https://i.imgur.com/4xCaqtN.jpg
P101比P100还要大一圈,大概是进步吧?
这61公升的体积真不是开玩笑的大,算是中塔机壳中很突出的了
想要用机车载的乡民可以重新思考了,基本上需要用汽车载der
https://i.imgur.com/4U0hdpx.jpg
这价位当然有可重复使用的PCI挡板,没有就该打屁股惹
值得一提的是P101有提供八槽,代表也是有支援E-ATX的
https://i.imgur.com/vd4PewC.jpg
前进气的门仅有左边这些缝,但白色的进风口是可以拆下的
拆下后多少有助通风,后面会有测试差异喔!
https://i.imgur.com/zFWGEp7.jpg
打开门以后就能看到滤网和5.25”位置
https://i.imgur.com/TzCxcYl.jpg
顺带一提,前面板整体重量也是很惊人的重
因为门的外壳和转轴都是金属做的,尤其转轴看起来就超耐用的感觉
https://i.imgur.com/p8H0wx2.jpg
滤网骨架不是P100的六角设计
https://i.imgur.com/73mdLVY.jpg
顶部面板只有开机键是触动开关,重开机键为避免误触而改成键程长的按压开关
相较于P100还多了一个三档风扇调节器,并连接到前后共四颗风扇上
对想要散热性能vs低噪音的用户来说可以快速做切换
https://i.imgur.com/wdKZGgw.jpg
USB2.0+3.0共四个插槽设计很充足,也有玄机=>四个插槽都有亮光可以提供照明
https://i.imgur.com/Vo9IMhZ.jpg
整体做工没问题
https://i.imgur.com/SMQQVk8.jpg
https://i.imgur.com/3WVrVGM.jpg
也能看到USB接口LED的排列
https://i.imgur.com/X8bqGS6.jpg
前后共四颗风扇全都有串接起来,由一个大4P做控制再连接到前面的控制器
但要是用户有需要也可以将风扇3Pin线从串接线拔下,由主机板做控制
https://i.imgur.com/9rTvZf6.jpg
底部进气处的大面积滤网,真心建议厂商做前方或侧边可抽取的设计
因为这样的超大滤网在电脑放墙边时实在不便从后面抽出
https://i.imgur.com/4Ea0yx2.jpg
侧板拆装方法是用扣的,而不是像传统设计那样侧滑出
(先将后方的手转螺丝卸下就可以将侧板拆除)
https://i.imgur.com/g3IytbX.jpg
侧板当然也是有舖上吸音棉der
https://i.imgur.com/95JKMGT.jpg
熟悉的架构,但用遮罩隔离倒是多了一分现代感
第一眼的话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黑白配色和8个3.5”硬盘支架
https://i.imgur.com/iWOwemJ.jpg
相较于P100,P101用一个5.25”位多换一个硬盘托盘,高达8个
再来就是5.25”位置已不像P100有免螺丝扣具,P101得锁螺丝
不喜欢的话也可以将后方螺丝卸除后拆下
https://i.imgur.com/2v7css8.jpg
背面有相当大的整线空间
https://i.imgur.com/IUCYYfN.jpg
还有两个2.5”装置的支架设计,但是SATA电源得用直出平行线,不能用刺破型
https://i.imgur.com/ot2KivV.jpg
配件盒装在硬盘托盘(底部)上是近几年相当常见的做法
https://i.imgur.com/tzOf6pH.jpg
该有的都有,量最多的是拿来锁硬盘和主机板会用到的小螺丝
(这边有几颗已经上机了,实际应该在59颗左右,锁机壳用的那种六角形的也没拍齐)
https://i.imgur.com/U8tDzi2.jpg
说明书有简单安装流程,但笔者会建议可以提供配件的螺丝一览表(和指示要锁那)
这样初心者也能快速得知哪种螺丝要锁那
https://i.imgur.com/JemRl6o.jpg
https://i.imgur.com/NoopIu0.jpg
当模特儿的依旧是oldschool零件组,但大家有发现有什么不同吗A_A
https://i.imgur.com/thSHyXC.png
电供采用支架化设计(从外面装进去),长度可支援到290mm
倒是建议Antec可以将分隔罩左侧开洞,以利下面靠底部那两颗硬盘的通风
https://i.imgur.com/T5Q5DD8.jpg
https://i.imgur.com/vJ4HOSw.jpg
3.5”免工具滑轨上当然也有2.5”的底部锁点
https://i.imgur.com/milurgt.jpg
但由于2.5”装置锁点设计不良的原因,实际装上去后SSD会太远离走线孔
所以PSU用刺破型SATA电源线会无法顺利安装,除非硬凹进去
(偏偏连Antec的NE550G都只有附上刺破型SATA电源线w)
https://i.imgur.com/u3gLvam.jpg
从最上方的硬盘架后的四颗手转螺丝转掉后,就可以将硬盘架往前卸下
这样搭配长度超过280mm的显卡也能安心使用
https://i.imgur.com/DdHK2Xc.jpg
将最上方的硬盘架向外拆出后就可以继续拆下面的硬盘架
也能像笔者一样一路拆到中间,再装回最上面的,这样配可避免硬盘架影响GPU的进风量
https://i.imgur.com/GguCkGx.jpg
https://i.imgur.com/BPkN1pk.jpg
*托盘和硬盘架的设计相当坚固,除了后面的螺丝以外上下方都有互扣住
https://i.imgur.com/HHtG8H0.jpg
这边附上waterblue85找到的贴心设计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47312141.A.8BD.html
原来硬盘架的螺丝固定位还有预留2.5”锁点!!
ATX的话要记得先锁上铜柱,再来就是装I/O挡板后才上主机板
https://i.imgur.com/T6nON54.jpg
顶部的空间很宽敞,甚至装机完再伸手绕EPS 8P来插也不会太碍事
https://i.imgur.com/TgwQ10Z.jpg
塔散高度支援到180mm,基本上市面的高阶空冷都能相容
https://i.imgur.com/XETdQuz.jpg
F_PANEL的线,和P100一样都没有过电指示的Power_LED
其中的大4P(不是风扇的)为USB孔提供亮光,不喜欢光就可以不插
https://i.imgur.com/sBJmUoC.jpg
走线孔相当多,大致上会用到的孔位都有考虑到了
孔没有像P100套上橡胶垫,但有收边不刮手那这倒也不是什么问题
前面三个120mm风扇
不同于P100,P101有将风扇全都补齐了(机壳有140mm锁孔)
https://i.imgur.com/jvRNUp4.jpg
后方默认是140mm风扇
(配140mm风扇算少见,机壳也有120mm锁孔)
https://i.imgur.com/qa0eev7.jpg
整线空间为20~25mm,搭配模组化电供会方便不少(当然还是盖得起来XD)
https://i.imgur.com/W6m2j6z.jpg
https://i.imgur.com/pFfAVCG.jpg
完成囉
https://i.imgur.com/zkOrKXs.jpg
https://i.imgur.com/iPYMvgc.jpg
https://i.imgur.com/skpsADl.jpg
接下来用Unigine Heaven 4.0来模拟游戏的状况,平均15分钟撷取温度和风扇转速数据
仅有”风扇最高速三档+打开前面板”为超过4小时的表现(测到一半睡着惹)
室温为22~23度C
BIOS设定
https://i.imgur.com/04ZUtPz.jpg
https://i.imgur.com/GwcI7Ff.jpg
风扇最慢速一档+开门
https://i.imgur.com/CysBwSU.png
风扇最慢速一档
https://i.imgur.com/ABHlotA.png
风扇最慢速一档+拆下前方白色进气口
https://i.imgur.com/HvTCJ5A.png
风扇最高速三档+打开前面板
https://i.imgur.com/IzUtTJ8.png
比较图
https://i.imgur.com/BNmy1oO.png
由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依照散热性能来看是:
开门三档>开门一档>关门一档(拆进风口)>关门一档(有进风口)
开门后的表现明显更佳,有需要的话也可以直接将风扇调到最高转速
虽然拆进风口的差异看起来小,但亮点在平衡后的风扇转速会比有进风口还要低一些
这里会建议Antec改良进风口的设计,可以的话就两边各两边进气
再来就是看要不要干脆简化进风框架,直接一整排尽量加大进气量
(基本上就将P110的左右进风设计照搬,将孔再扩大就行了)
总结:
P101在P100的基础下加了些现代化设计
虽然价格贵了约500元,但有回馈在设计和用料上就值得称赞了
P101在配单时最有感的优势在无须多买风扇(差不多就P100加满风扇多一点的价格)
用料也扎实,可满足用料党的需求(整机装完破15kg不是问题)
再来是硬盘超多的用户依旧不需买3K以上的顶级机壳
至于它还有保留5.25”位置算是难能可为了,毕竟现在ODD已式微不少
但是5.25”的多功能性不只ODD而已,像是硬盘抽取盒和USB hub等都是相当实用的
也能由简单的转接架就转接成3.5”面板,这样也不用留”很2006”的3.5”面板
散热的话表现还行,毕竟这是一咖静音机壳,静音与散热很难兼得der
如果对散热很要求的话,在高负载时打开前面板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做法
而稍微观察后便能发现这机壳是以空冷为前题的设计,水冷支援反倒是尽量附加上的
因为整台方便安装冷排的只有后方的120/140mm风扇位置
前方要装冷排的话基本上就要动点脑筋,而且也得拆下硬盘架才能上push-pull配置
最后是内部空间相当大,装机顺手
但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点希望Antec未来可在改良时考虑进去:
例如前面提过的硬盘支架的2.5”锁点、说明书可标螺丝一览、前进风口设计
和底部硬盘位置的隔离罩可开洞
最后笔者会说P101确实可说是P100的继承人,但实际上会更像”Evolution”的感觉
毕竟P100将标竿设的太高,才造成P101看起来没有特别惊艳就是了
但这不代表P101就不优,它依旧是一款性价比和P100相近的静音机壳
反而会觉得两者各有不同市场呢=>预算够就拿P101这样
这边笔者回复一些乡民的看法:
Q:侧板太软?
A:笔者亲自试P101侧板在正常情况下是很难凹下去der,所以无须担心
还怀疑是不是有乡民直接用膝盖顶着凹…
这里是P100从上方大力弯的影片
https://youtu.be/5A228L1g0dU?t=150
笔者在P101照做时虽然有弯,但至少也比上面的P100有改善
毕竟又不是中间特别有做加强结构之类的设计
市面上主流价位(低于3K)的机壳多少还是会弯的
Q:硬盘架不好抽拉
A:
其实抽拉阻力大的原因在抽取架两边都各有两片减震橡胶,并非瑕疵或是偷料
再来也有人拿FD R6和BQT 801来比,这笔者就更无言了
上述机壳价格都是超过4K的,甚至BQT 801的价都能买两个P101了
P101一咖才2.5K的机壳而已,这样比实在太懒觉比鸡腿惹
作者: souyouan5050 (Vin)   2019-02-24 20:43:00
作者: ProtectChu56 (Eric P. Chu)   2019-02-25 03:48:00
不能接受前上开usb 灰尘啊啊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