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下吹式新玩具-镰刀大手里剑3

楼主: Cubelia (天空の夜明け)   2019-02-19 21:56:52
好读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50584625.A.E37.html
镰刀的手里剑系列最早从2008年推出
包含进化后的大手里剑和Rev.B(改良款)的话总共推出了五款产品
但在2011年推出2代Rev.B后长达7年没再推出手里剑系列新品
虽然有推出其它下吹式散热器,但都没有和手里剑系列的血统一样纯
而且镰刀在台湾市场也相对冷门,直到去年一月更换代理权开卖不少新品后才回神
也终于在去年底发布大手里剑3的消息,并在2019年一月开卖
最近刚好有幸玩到这颗就向各位分享吧~
===========================================
外盒依旧是浓厚镰刀味的美术设计
https://i.imgur.com/ouFaQ9F.jpg
现在镰刀产品在台湾的代理商是视博通了
有趣的小发现:这款在日本的保固仅有一年,日本以外才是两年
https://i.imgur.com/lfJ1tTp.jpg
在台湾生产的身分证明藏在底部,MIT就是爽啦~
https://i.imgur.com/YUkqZvW.jpg
规格表
https://i.imgur.com/NYDX1z2.jpg
可以看到扣具支援度非常完整,全线主流/HEDT平台(除了TR4)通通有支援
小小尺寸却依旧维持镰刀主打的超高相容性
https://i.imgur.com/KbqneON.jpg
内容物+保固卡
https://i.imgur.com/MgsRSiq.jpg
外观的设计风格与上一代产品已有一大段落差
https://i.imgur.com/YZ2u0Yf.jpg
https://i.imgur.com/wvAA5az.jpg
用金属盖遮住热导管尾端,可以不用看到热导管尾端
https://i.imgur.com/mMD9L7T.jpg
依旧维持手里剑系列使用17mm薄扇以减少高度的特色
搭载的风扇为PWM的KAZE FLEX120 SLIM(最高1800RPM)
亮点应该是纯正的FDB而不是来福轴承喔(赞赞)
https://i.imgur.com/F7938fu.jpg
含风扇整体69mm比常见的75~85mm高度还要矮一些,正是归功于用了薄扇
但相对的薄扇在风量和风压就不比普通风扇强,这是一定会有的妥协
4 Pin PWM并用编织网包住线材,而且四个角落都有装上减震软垫
https://i.imgur.com/XyXdXWT.jpg
五根热导管上都有镀镍以提升抗氧化的能力,不知道下一代会不会再增加一根热导管
https://i.imgur.com/runtGF3.jpg
底部为铜底镀镍
https://i.imgur.com/TXLuQwd.jpg
https://i.imgur.com/XTpYxNQ.jpg
https://i.imgur.com/GBneedZ.jpg
压力扣具内建在散热器上在装机时会顺手不少
https://i.imgur.com/Uv6K5wx.jpg
配件有另外用小盒子装起来:有扣具、说明书以外还有非一次性包装的导热膏
https://i.imgur.com/YrYAFos.jpg
https://i.imgur.com/uhBRCny.jpg
想加强解热性能也能用内附的长螺丝改为自备的一般风扇
https://i.imgur.com/XboeRyJ.jpg
这边要说镰刀用螺丝安装风扇的设计真的很不错
相信不少用户都有拉铁丝拉到烦的经验才对
说明书的安装图很详细
https://i.imgur.com/6P362fE.jpg
https://i.imgur.com/J8Rc8NJ.jpg
笔者依旧会用ol’ reliable的LGA775平台来做测试,导热膏则使用爱拉2000
测的时候刚好碰上久违的回暖(~25度C),没像低于20度那样什么用起来都凉就是惹
另外也会顺便用Ryzen 5 2600来让各位了解这款在现代平台的表现
测试平台:
https://i.imgur.com/hRsLQ8J.png
Intel和AMD平台的电压设定都是全默认,风扇profile也都是BIOS内建的
Air 240风扇配置为前NF-S12A*2、上NF-F12和后NF-R8 redux
前方有使用FF122,再用3M冷气滤网盖住右侧另一半
LGA775的安装过程:
将强化背板的螺丝孔调整到LGA775的孔洞位置
https://i.imgur.com/jXFz5W5.jpg
LGA775平台由于CPU脚座背面没有垫高设计的关系,要用垫片贴在强化背板后方
以避免背板接触到脚座正后方的陶瓷电容
https://i.imgur.com/gZxnApT.jpg
将强化背板螺丝穿过之后将塑胶套筒套上,Intel平台的话软垫要朝内
*CPU上面有旧的导热膏要记得先擦掉
https://i.imgur.com/i0lTz7u.jpg
再来将Intel扣具组装上(方形那组),锁上螺帽
使用者可以自行更改扣具方向,这样就能改变下吹的位置
https://i.imgur.com/A158vZg.jpg
最后CPU上面涂上新的导热膏
将散热器底部的保护贴撕下后再对齐扣具锁点=>盖上散热器
利用扇叶间的间隙将散热器的压力扣具螺丝锁上
(记得要两边一点一点锁,否则压力磅数会不平均)
https://i.imgur.com/dHww5xs.jpg
最后将风扇的接头插上主机板的CPU_FAN就完成了
https://i.imgur.com/gL7nFTR.jpg
下吹式散热器的特色在于气流可涵盖到VRM和北桥(如果有的话)等区域
这是塔式散热器无法和下吹式散热器比拟的最大优势
https://i.imgur.com/jCNlWpv.jpg
https://i.imgur.com/8IrHITG.jpg
https://i.imgur.com/V8jLxR9.jpg
不过…M2G上面的SMD电感稍微碰到塑胶套筒,不影响使用
https://i.imgur.com/2NZyivU.jpg
但是强化背板的螺丝固定套就会卡到这颗陶瓷电容了
https://i.imgur.com/D0HJ9Lm.jpg
必须用”已解决”的精神来小改=>直接用美工刀削掉一小片塑胶即可,不影响使用
https://i.imgur.com/1Pl2aTU.jpg
以上这两点都不算是产品本身的瑕疵,算是主机板设计上无法避免的冲突
毕竟散热器厂商不可能去验证几百片的主机板是否有相容性问题
再来也用AM4平台示范如何安装扣具
需要注意的是”Intel扣具”上面也有AMD平台可用的锁点
两者差异就只有下吹方向而已喔!
首先将原本的塑胶扣具拆下,而原厂的AMD平台强化背板会继续使用
https://i.imgur.com/wHoNPtb.jpg
将塑胶套筒套上(AMD平台的软垫朝外)
https://i.imgur.com/bV4ZsM6.jpg
使用散热器附的螺丝将扣具锁在强化背板上,方向可别弄反了
再来就可以抹上导热膏,准备装上散热器了(笔者习惯在AMD的CPU上使用抹平法)
https://i.imgur.com/M9g7Qlo.jpg
笔者为了让气流能吹到VRM,所以改用Intel扣具组上的AMD平台锁点
https://i.imgur.com/lNWo6PG.jpg
再来的步骤都和前面Intel平台的一样
装上散热器本体=>锁上压力扣具的螺丝=>安装风扇4 Pin PWM电源线
完成囉
https://i.imgur.com/CB9j6zC.jpg
实际测试的话以LinX做烧机测试,监控软件使用hwmonitor
并分别用内附薄扇和银欣FQ121(AR03版)做测试
大手里剑3+内附KAZE FLEX 120mm slim薄扇
https://i.imgur.com/BMDMmu8.png
大手里剑3+银欣FQ121(AR03版)
https://i.imgur.com/SF0zpqz.png
两种风扇的温度比较图
https://i.imgur.com/IEpN3SM.png
导热膏散布的情形
https://i.imgur.com/o74AD2N.jpg
既然都装在AM4平台上了,也顺便测测对上Ryzen 5 2600的表现
https://i.imgur.com/d8SGDTf.png
总结:
镰刀就是赞,让玩家等著这么久的大手里剑三果然没有令人失望
可以看到大手里剑3对上高达130W的QX6700是没问题der
至于对上Ryzen 5 2600的话则是相当安静,甚至机壳扇的声音都盖过去惹
而且风扇转速还有相当大的余裕呢
亮点应该在于做工、对使用者贴心的设计,再来就是主打超高相容性的设计
最后加上这性能表现,大手里剑三卖1.5K还是可以低
对于想选购下吹式散热器的玩家来说,大手里剑3会是个值得考虑的新选择
作者: sunandrew321 (sunandrew321)   2019-02-20 09:21:00
9900k跑默认下都好搞,但想超频会很恐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