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Apexgaming AG-850M电源开箱测试

楼主: wolflsi (港都狼仔)   2018-10-07 15:05:32
狼窝好读版:
http://wolflsi.pixnet.net/blog/post/67348596
AG-850M(STG-850M)电源产品特色:
1.支援最新Intel七代/八代处理器平台
2.提供十年产品保固
3.80PLUS金牌认证,在115VAC负载下可达90%转换效率,220-240VAC负载下可达92%效率
4.采用顶级日本品牌电容器确保电源使用寿命
5.全模组化扁平线材设计,可便利安装整线,美化机壳内线材排列,改善气流
6.支援NVIDIA SLI与AMD Crossfire多GPU应用
7.采用140mm低噪音风扇,出色的可靠性和安静的运行
8.多重保护设计,包含OVP(过电压)、UVP(欠电压)、OCP(过电流)、OPP(过功率)、SCP(短
路)等保护
AG-850M(STG-850M)电源输出接头数量:
ATX24P:1个
CPU12V 4+4P:1个
PCIE 6+2P:6个
SATA:10个
大4P:4个
小4P:1个(转接线)
外盒正面,左上为Apexgaming品牌商标,左下为英文特色说明/80PLUS金牌认证标章/型号
AG-850M,右侧为电源本体外观照片,右下印上十年保固图样
https://i.imgur.com/kVyAWRj.jpg
外盒背面,印有商标、多国语言特色说明、型号、输出接头图样、线组长度、线组/接头
数量
https://i.imgur.com/NRwubHs.jpg
外盒左右侧面,印有商标、型号、转换效率图表、风扇温控曲线、产品详细规格表
https://i.imgur.com/QLkPUbE.jpg
外盒上下侧面,印有品牌商标及型号、厂商联络方式、电源线形式、产品条码、官网网址
及安规认证标志
https://i.imgur.com/g7x0eUQ.jpg
包装内容物一览,有电源本体、模组化线组束口收纳袋、交流电源线/束线带、螺丝包及
说明/保证书
https://i.imgur.com/o4uyFPe.jpg
保固部分有特别说明只有把电源使用在标准电脑系统的状况下才有十年保固,不包含用于
挖矿等其他用途
https://i.imgur.com/Jci9hkb.jpg
随附交流电源线为1.25mm2 x3规格
https://i.imgur.com/yd9oTXr.jpg
电源供应器本体使用黑色消光烤漆处理
https://i.imgur.com/QZjQwC9.jpg
本体左右两侧皆有造型凹槽及装饰贴纸,并依照电源安装位置改变贴纸黏贴方向
https://i.imgur.com/GTvbEJQ.jpg
外壳上直接冲压出六角孔/长椭圆孔组合的风扇护网,中央有品牌LOGO装饰圆牌
https://i.imgur.com/DGX53CE.jpg
六角孔网状散热出风口,交流输入插座及电源总开关设置于此
https://i.imgur.com/JSJTcFy.jpg
模组化输出插座,左下以白色印刷标示各连接埠种类,右下有品牌LOGO
https://i.imgur.com/Kdkp3UV.jpg
输出规格标签,上有商标、型号、输入电压/电流/频率、各组输出电流/功率、总输出功
率、安规认证标志、警告讯息、代工商及产地
https://i.imgur.com/esVDbtN.jpg
自印有品牌LOGO的黑色束口收纳袋取出所有的模组化线组及转接线
https://i.imgur.com/ye5I59k.jpg
一组ATX20+4P带状模组化线路,长度为60公分
一组CPU12V 4P+4P带状模组化线路,长度为65公分
https://i.imgur.com/5oR0f55.jpg
三组分接双头PCIE6+2P带状模组化线路,长度为60公分,接头间长度为15公分
https://i.imgur.com/SKs1V62.jpg
三组SATA带状模组化线路,其中两组每条提供三个直角SATA接头,长度为52公分,接头间
长度为11.5公分,另一组提供四个直角SATA接头,长度为50公分,接头间长度为12公分
https://i.imgur.com/dWncKhB.jpg
一组大4P带状模组化线路,提供四个直式大4P接头,长度为45公分,接头间长度为10公分
,并提供一条大4P转小4P转接线,长度10公分
https://i.imgur.com/FBWs5b9.jpg
将所有模组化线路插上的样子,还有多出一个未使用插座
https://i.imgur.com/SODtW3D.jpg
电源内部结构,AG-850M为首利代工,采用半桥LLC谐振功率级/12V同步整流/DC-DC转换
3.3V及5V的结构布局,并采全模组化输出
https://i.imgur.com/W3qjX51.jpg
内部主电路板功能分区如下:
红色:输入EMI滤波电路
水蓝色:桥式整流及APFC电路
黄色:辅助电源电路5VSB
紫色:一次侧半桥LLC谐振+二次侧同步整流12V主功率级
绿色:3.3V/5V DC-DC转换电路子卡
https://i.imgur.com/Lnqanmw.jpg
主电路板背面,二次侧大电流路径采用敷锡来增大电流承载能力,APFC及功率级一次侧控
制IC安置在主电路板背面
https://i.imgur.com/syRm1Oj.jpg
使用深圳志誉科技AV-F14025HS 14公分12V/0.5A油封轴承两线式风扇,并设有气流挡片
https://i.imgur.com/XsQMKpo.jpg
交流输入插座后方加上电路板,上方有两个Y电容与一个X电容,卧式安装交流输入保险丝
并未包覆绝缘套管
https://i.imgur.com/rZYvRu6.jpg
AG-850M的电源总开关不直接控制交流电源输入L/N线路,而是直接连接控制电路来决定电
源是否工作,所以可以看到电源开关接出的控制信号线比较细,接头也很小
https://i.imgur.com/Yr16wTD.jpg
交流输入插座电路板背面的电路敷锡加强载流能力,空焊处U601为X电容放电IC预留安装
位置,背面未加上绝缘隔板
https://i.imgur.com/MsjhOUp.jpg
L/N电源线磁环及其线路有包覆绝缘套管
https://i.imgur.com/Q2TzG8F.jpg
电路板上L/N输入端突波吸收器(黄色圆饼状元件)外面未加上绝缘套管
https://i.imgur.com/wF2g8YO.jpg
电路板上有两个共模电感、两个Y电容及一个X电容,组成EMI滤波电路
https://i.imgur.com/6WRV67w.jpg
两颗并联配置的GBU1506V桥式整流器一起锁在散热片上
https://i.imgur.com/ucSL0wr.jpg
环状APFC电感,前方用白色固定胶固定的两颗NTC(绿色圆饼状元件)采并联方式连接,主
要功能是接通交流电源APFC尚未启动时用来对APFC电容”预充电”,以抑制电源启动瞬间
APFC开始升压的涌浪电流,当APFC电容电压提升起来以后就不会参与电力传输
https://i.imgur.com/0nJSDG4.jpg
APFC电容采用两颗Rubycon MXG系列400V 330uF 105度电解电容并联组合
https://i.imgur.com/lCc6J1J.jpg
APFC电路用控制器Champion虹冠CM6502SUNX安装在主电路板背面
https://i.imgur.com/wWgVf5S.jpg
APFC及一次侧的MOSFET共用一组散热片,右侧(绿色框)为APFC电路使用的三颗无锡紫光微
电子TPA60R150C MOSFET,左侧(红色框)为功率级一次侧电路使用的两颗Infineon英飞凌
IPA60R125P6 MOSFET,采全绝缘封装MOSFET可避免日后因灰尘/湿气累积,可能造成打火
及短路的状况
前方(蓝色框)独立小散热片上为APFC电路使用的CREE C3D08060碳化硅高压快速整流二极

https://i.imgur.com/zHSeAzc.jpg
12V功率级一次侧控制IC安装在主电路板背面,采用MPS芯源系统HR1001B增强型LLC谐振控
制IC,控制一次侧半桥LLC谐振转换器MOSFET(IPA60R125P6*2)
https://i.imgur.com/9okENFR.jpg
主变压器左侧方形元件为谐振电容,主变压器二次侧绕组直接焊上电路板以减少传输损失
https://i.imgur.com/9AJ2vuV.jpg
12V功率级主变压器,采用整合谐振电感及双层结构的设计,上层绕组为一次侧/谐振电感
(Lr),下层绕组为二次侧12V/-12V,左下两颗小电解电容用于-12V输出整流滤波
https://i.imgur.com/GPPTAll.jpg
辅助电源电路一次侧采用OB5224AP整合电源IC
https://i.imgur.com/SpOJQPC.jpg
辅助电源电路二次侧输出电容采用Elite金山/Su’scon冠坤电解电容,变压器上包覆黄色
聚酯薄膜胶带
https://i.imgur.com/duKCmeR.jpg
功率级二次侧同步整流控制IC安装在主变压器旁的12V同步整流子卡上,采用MPS芯源系统
MP6923同步整流控制IC,控制二次侧12V同步整流MOSFET
同步整流MOSFET为四颗Alpha & Omega万国半导体AON6590 MOSFET组成二次侧全波整流电
路,运作时的热量直接透过电路板及贴在电路板上面的散热片来散发
https://i.imgur.com/1xVLStk.jpg
同步整流子卡散热片下方有12V输出用八颗BERYL绿宝石BC系列固态电容,电容采悬空安装
,未贴平电路板表面
https://i.imgur.com/JOGmgzM.jpg
12V/5V/3.3V输出端也有一些Elite金山/Su’scon冠坤电解电容
https://i.imgur.com/BZ2iPZZ.jpg
3.3V/5V DC-DC电路子卡,负责将12V转换成3.3V/5V,DC-DC电路子卡正面配置输出环状电
感及BERYL绿宝石BC系列固态电容,固态电容同样采悬空方式安装
https://i.imgur.com/X3ESx2K.jpg
DC-DC电路子卡后方安装ANPEC茂达APW7159C双通道同步降压PWM控制IC,每组通道搭配三
颗UBIQ力祥QM3004D MOSFET,组成1HS+2LS功率级
https://i.imgur.com/aC7DTBT.jpg
Weltrend伟诠WT7527V电源管理IC安装在电源管理/温控风扇子卡上,提供输出过电压/欠
电压/过电流/短路保护、接受PS-ON信号控制及产生Power Good信号
https://i.imgur.com/Y025dBZ.jpg
在3.3V/5V输出端有两颗量测电流用的分流器(Shunt),用来侦测输出电流
https://i.imgur.com/JXFjEZx.jpg
模组化输出插座电路板背面电路敷锡加强载流,并加上滤波用MLCC积层陶质电容(褐色方
形小元件),不过未加上绝缘塑胶片
https://i.imgur.com/91SrZPQ.jpg
模组化输出插座电路板正面安装一些Su’scon电解电容,还有预留一些电容焊接位置
https://i.imgur.com/EtxdEYQ.jpg
接下来就是上机测试
测试一:
使用电子负载,测试输出的转换效率,同时使用红外线热影像相机撷取电源内部运作红外
线热影像
电子负载机种为四机装,分配为一组3.3V、一组5V及两组12V
测试从无负载开始,各机以每1安培为一段加上去,直到达到电源或电子负载的极限,
3.3V/5V则受限于电源本体总和功率输出能力
使用设备为ZenTech 2600四机电子负载(消耗电力)、HIOKI 3332 POWER HiTESTER(测试交
流输入功率)、SANWA PC7000数位电表(测试线组末端的各组输出电压)
3.3V/5V/12V综合输出下各段转换效率表,于输出68%时3.3V/5V达到电源供应器最大总和
功率限制,故后面测试的3.3V/5V电流就不再往上加,于输出4%至102%之间3.3V降低
76.7mV,5V降低185.9mV,12V降低153mV
https://i.imgur.com/JSDwn9a.jpg
各输出百分比下转换效率折线图(横轴:输出百分比、纵轴:转换效率)
80PLUS金牌认证要求20%输出87%效率、50%输出90%效率、100%输出87%效率,AG-850M于输
出19%转换效率为89.8%,符合认证要求,但49%转换效率为89%、99%转换效率为85.1%,均
略低于认证要求效率
https://i.imgur.com/cqpeSeI.jpg
综合输出99%下电源供应器内部红外线热影像图,二次侧区域温度最高,达108.3℃
https://i.imgur.com/bzormSo.jpg
纯12V输出下各段转换效率表,这时仅对12V进行负载测试,3.3V/5V维持空载,于输出6%
至101%之间3.3V降低35.3mV,5V降低35.4mV,12V降低156mV
https://i.imgur.com/MLCq0I2.jpg
纯12V输出各百分比下转换效率折线图(横轴:输出百分比、纵轴:转换效率)
80PLUS金牌认证要求20%输出87%效率、50%输出90%效率、100%输出87%效率,AG-850M于输
出20%转换效率为90.8%、51%转换效率为90.9%,均符合认证要求,但101%转换效率为
86.8%,略低于认证要求效率
https://i.imgur.com/k2U9kkD.jpg
纯12V输出101%下电源供应器内部红外线热影像图,最高温处仍是二次侧区域,达106.5℃
https://i.imgur.com/bDhYp8t.jpg
纯12V输出101%下电源供应器模组化插座处红外线热影像图,温度最高点为38.4℃
https://i.imgur.com/mZPGXRb.jpg
测试二:
使用常见的电脑配备实际上机运作,使用SANWA PC7000数位电表透过电脑连线截取
3.3V/5V/主机板12V/处理器12V/显示卡12V的电压变化,并绘制成图表
此测试电脑配备CPU/GPU/机械硬盘于全负荷运作下,其直流耗电量约在600W左右
3.3V电压记录,电压最高与最低点差异为27.5mV
https://i.imgur.com/soJ1RHe.jpg
5V电压记录,电压最高与最低点差异为26.5mV
https://i.imgur.com/ofMdHyh.jpg
主机板12V电压记录,电压最高与最低点差异为71mV
https://i.imgur.com/6OIWCV0.jpg
处理器12V电压记录,电压最高与最低点差异为78mV
https://i.imgur.com/9qkC24z.jpg
显示卡12V电压记录,电压最高与最低点差异为112mV
https://i.imgur.com/aDmkPMj.jpg
测试三:
使用示波器搭配电子负载进行静态负载下低频/高频输出涟波测量及动态负载测试,动态
负载就是让输出电流于固定斜率及周期下进行高低升降变化,并使用示波器观察
3.3V/5V/12V各路电压变动状况,目的是测试暂态响应能力
使用设备:Tektronix TDS3014B数位示波器
示波器中CH1黄色波型为动态负载电流变化波型,CH2蓝色波型为12V电压波型,CH3紫色波
型为5V电压波型,CH4绿色波型为3.3V电压波型,CH2/CH3/CH4垂直每格50mV
于3.3V/18A、5V/18A、12V/58A输出下12V/5V/3.3V各路低频涟波分别为
86mV/47.6mV/39.6mV
https://i.imgur.com/0l8nfp3.jpg
于3.3V/18A、5V/18A、12V/58A输出下12V/5V/3.3V各路高频涟波分别为
98mV/43.6mV/36.4mV
https://i.imgur.com/0fOdT4d.jpg
不过在测试时发现AG-850M在空载下的12V涟波呈现锯齿波状,其幅度达173mV,同时影响
5V/3.3V输出
https://i.imgur.com/YyrGHzR.jpg
若把12V输出增加1A负载,则12V涟波会加大到260mV,对5V/3.3V输出影响也加剧
https://i.imgur.com/ZbboyAf.jpg
将12V负载增加到2A,上述状况就会消失
https://i.imgur.com/wVE5zrR.jpg
把负载去除掉后,又会恢复这样的状况,推测此种状况是因为所使用的MPS HR1001B谐振
控制器于空载/极轻载下,为了避免输出超压,会将正常运作模式切换至Burst模式,透过
间歇关闭一次侧MOSFET驱动信号来抑制输出电压,但会对12V的输出涟波造成明显影响,
当把12V输出加上一定负载(2A以上),使电路脱离空载/极轻载模式后,输出涟波就恢复正

各路动态负载参数设定
3.3V与5V:最高电流15A,最低电流5A,上升/下降斜率为1A/微秒,最高/最低电流维持时
间为500微秒
12V:最高电流25A,最低电流5A,上升/下降斜率为1A/微秒,最高/最低电流维持时间为
500微秒
蓝色/紫色/绿色波型在黄色波型升降交接处摆荡幅度最小、次数越少、时间越短者,表示
其暂态响应越好
3.3V启动动态负载,最大变动幅度328mV,同时造成5V产生79mV、12V产生48mV的变动,
3.3V电压变动大幅震荡维持时间在200微秒
https://i.imgur.com/vUweR0h.jpg
5V启动动态负载,最大变动幅度为272mV,同时造成3.3V产生73mV、12V产生45mV的变动,
5V电压变动较大幅震荡维持时间在250微秒左右
https://i.imgur.com/LNAS8Qf.jpg
12V启动动态负载,最大变动幅度为248mV,同时造成3.3V产生55mV、5V产生54mV的变动
https://i.imgur.com/yLZ40E5.jpg
本体及内部结构心得小结:
1.模组化线路均为扁平带状线路设计,提供一条小4P接头转接线
2.仅提供一条CPU12V 4+4P模组化线路
3.冲压成型风扇护网,使用者无法自行拆卸清洁
4.使用油封轴承风扇
5.功率级中LLC谐振与同步整流采用较少见的MPS方案
6.内部怕松动的插座/元件有点上固定胶,电源开关信号线、电源输入L/N线及磁环均有包
覆绝缘套管
7.输入保险丝与突波吸收器未加上套管,输入插座及模组化插座电路板后方也未加上绝缘
隔板
8.电压较高的APFC/一次侧MOSFET采用全绝缘封装,可避免后期灰尘湿气累积造成对散热
片漏电的情形
9.外盒特色说明虽然有"内有顶级日系Rubycon电容”字样,但仅有APFC电容采用日系
Rubycon电容,二次侧部分均为台系(Elite金山/Su’scon冠坤)电解、陆系(BERYL绿宝石)
固态电容
10.综合第4点与第9点,产品仍提供10年保固令人惊讶,不过保固条件有限制仅限标准电
脑使用用途
各项测试结果简单总结:
115V输入下要符合80PLUS金牌认证,其输出百分比及转换效率要求分别为20%输出87%效率
、50%输出90%效率、100%输出87%效率。Apexgaming AG-850M仅在综合输出19%(89.8%)、
纯12V输出20%(90.8%)及51%(90.9%)下满足认证要求的效率。综合输出49%(89%)、
99%(85.1%)及纯12V输出101%(86.8%)均略低于认证要求的效率,造成效率损失的可能原因
是3.3V/5V转换电路叠加的效率损失或是线路传输损失
从内部红外线温度图来看,满载输出下二次侧附近电路板区域整体温度较高,高负载运作
时风扇转速也会明显提高
实际使用电脑配备测试输出电压变动,各路电压于测试开始/测试中/测试结束时,显示卡
12V最大变动幅度为112mV,主机板12V最大变动幅度为78mV,处理器12V最大变动幅度为
71mV,3.3V/5V最大变动幅度分别为27.5mV/26.5mV
输出涟波测试,电源供应器于3.3V/18A、5V/18A、12V/58A静态负载下的低频涟波分别为
86mV(12V)/47.6mV(5V)/39.6mV(3.3V),虽然较大,但都还在规范的120mV/60mV/60mV范围
,不过因为谐振控制IC于空载/极轻载下切换Burst模式缘故,空载下的12V涟波为173mV,
12V输出1A时的涟波为260mV,当负载上升至12V/2A以后控制IC回到正常模式,12V输出涟
波也会恢复正常
动态负载测试,3.3V有比较大的变动幅度328mV,5V/12V的变动幅度分别为272mV/248mV,
3.3V/5V电压变动尖波维持时间在200/250微秒左右,另外因为3.3V/5V均透过12V转换而来
,所以其中一组电压加上动态负载时会出现输出彼此略受影响状况
报告完毕,谢谢收看
作者: s71013240001 (WangChair)   2018-10-07 15:40:00
推狼大这颗感觉很不错 接口给好给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