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千元散热器大车拼(V) ETS-T40Fit

楼主: GeeBye (GB)   2018-08-18 20:02:39
网页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34593762.A.FC5.html
讲到长青款的 Hyper 212 系列,就不得不提到同属长青款的 安耐美 T40 系列,也跟
Hyper 212 历经多次改版以及发展许多发光与双风扇款式,但现在似乎缩减成单一风扇
的配置,也不走绚丽的视觉系路线,可以说是与 CoolerMaster 有着不同的市场布局。
Enermax ETS-T40fit
●规格
CPU支援脚位:
Intel:775 / 115X / 1366 /20XX
AMD:FM1 / FM2(+) / AM2(+) / AM3(+) / AM4
风扇转速:
800 ~ 1800 RPM (PWM)
400 ~ 900 RPM (PWM)-降转线
(咦...没有提供正负差?)
●本体
散热器高度来到 161.7mm ,超出了16cm 一点点,虽然一般机箱标示高度上限 16cm 多少
会多抓一点空间,但就还是需要稍微注意一下了。
4 支热管,没有镀镍,没有铜底。热管底部压扁与铝挤型平面切齐,如上述这种工法会影
响热管的性能。
https://i.imgur.com/V4e4kmg.jpg
热管与铝挤型之间用紧配方式结合,并且做出定位压条用的突起与段差。
鳍片上有类似利民 Macho 的小折起以图增加散热效果,侧面折起做收边增加美观
https://i.imgur.com/XQ8cTDn.jpg
每片鳍片上都有 ENERMAX 的 Logo 字样,最上面的鳍片没有加厚,应该是同一套模具。
热管与鳍片之间也是一般常见的紧配方式结合。
https://i.imgur.com/enei0vB.jpg
●风扇
风扇扣具是左右各一片塑胶件配上四颗螺丝以及橡胶垫,跟酷妈是很相似的结构,这颗是
单风扇版本,配件盒里面有加装第二颗风扇需要的塑胶扣具。
https://i.imgur.com/DdVZdKk.jpg
风扇原始转速是 800~1800RPM ,搭配内附的降转线可降至 400~900RPM (直接砍一半XD)
,可依个人需求选择装或不装。风扇本身转速设定高点还是有相当大的空间可以调整。
这颗风扇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侧边有一圈的铝料,在四周都有冲压做出的 ENERMAX 字样,
然后再由前后两件结合成的塑胶框扣住固定。
https://i.imgur.com/QLglL8p.jpg
在打开彩盒时风扇框上的字样就会映入眼帘,只是冲破孔做的 Logo 字样有导致影响气流
乃至于漏风的疑虑。
●干涉设计
散热器本体没有偏移设计
https://i.imgur.com/t6ZObmg.jpg
但鳍片本身不算太宽,因此风扇不会打到第一条内存,侧面与显卡之间也还留有一些缝
隙不会碰到。
https://i.imgur.com/IK6QGMQ.jpg
●扣具
扣具零件全家福
https://i.imgur.com/v59IjRI.jpg
扣具的部分可说是这次挑选的这几款内最不好用的了。
首先,螺丝穿过背板后要从另外一面用塑胶圈固定,这个塑胶圈第一次含的话非常紧,再
来是背板与螺丝互相嵌合的结构太小,根本嵌不太住 (这还导致一个悲剧,后述) 。
在主机板正面的部分,用塑胶套筒咬住螺丝后放置固定板并且锁上四颗螺母固定,这四颗
螺母虽然都有弹簧,但是在安装支架的过程中弹簧应该意义不大,而且锁满的时候弹簧是
完全压满的 XD。
https://i.imgur.com/GDBLsR5.jpg
接着是压条,压条上左右各有两个小点往下反折,是要用来定位本体铝挤型的。然而往下
反折的料非常少固定得不太稳,在左右交互锁螺丝的过程中一个不小心就会滑出来,像我
就锁到快满才发现有一边的小凸点压在铝挤型上,到了上机才发现温度异常 @@"。
https://i.imgur.com/QHbZzGQ.jpg
还有就是压条左右两颗弹簧螺母的行程相当长,要转很多圈才能锁到底。
扣具部分虽然个人装一次就遇到自转,但是这是在拆的时候才会遇到的问题,对于装上去
后就放置 PLAY 的使用者或许不见得会是马上要面对的问题
◎前述的悲剧,就是我在拆固定板的时候有一颗螺母自转,原因是背板根螺丝的嵌合部太
小根本卡不住,所以锁紧到一个程度嵌合部分滑出来后就只会自转了(应该有些人遇过拆
主机板的时候螺丝跟机箱上的金属导柱卡太紧,松主机板上的螺丝结果反而金属导柱先从
机箱上被松开然后自转这种情形。)最后当然就只能用钳子夹住转开了…
还是一样附上底部贴合照片
https://i.imgur.com/cJ1TpQI.jpg
●包材
可以从首篇的大合照看出它的体积比起其他颗稍微大了一号。本体有左右各一个泡壳夹住
撑起,保护性应该是相当够的,泡壳上面有一个多出来的空间应该是给双风扇版本用的。
所有配件都收在配件盒里,配件盒则是收在左侧泡壳里面。
https://i.imgur.com/n2BKWnF.jpg
●番外篇
清点配件时,我看到另外一套固定板,乍看之下大概也就是给 AMD 用的没什么稀奇,但
拿起来看了一下发现形状跟开孔蛮特别的,所以也研究了一下 AMD 的安装步骤。
不看没事,一看真是惊为天人。
AMD 的安装步骤里面有一步需要把两套共用板结合成一个框,但是说明书上标示正反面却
不够清楚。图中 Intel 用的固定板看起来像是螺柱向下,实际上却要向上,不然整个散
热器装好会转 90 度。
下图这种锁法采用四片固定板的螺柱都朝上也能把框组起来,但是压条锁到大概七分满时
感觉压力应该已经颇大,从侧面看了一下固定板已经弯曲,但我还没锁到满,即使有弹簧
为了安全起见也就锁到这为止了。
https://i.imgur.com/y24LwXv.jpg
后来多尝试几种锁法得到下图这个结果。这样锁的话压力看起来比较适当,锁满也不至于
压力太大。
https://i.imgur.com/9wLa48r.jpg
固定板上虽然有标示箭头,但是说明书的示意跟实体应该还是要做到一致才比较精准。
重点来了,两套固定板结合的时候用的是精密螺丝,精★密☆螺★丝!
https://i.imgur.com/acfSYlt.jpg
我相信扣具这样子设计一定有背后的成本考量 (销旧料、共用等等,毕竟这款卖很久了)
,但是以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最致命的就是一般的使用者家里可能不会备有精密螺丝
起子组这件事,现在 AMD 已然重返荣耀,我真的觉得这套扣具很不 OK。
作者: nsysupikachu (皮卡丘)   2018-08-18 20:26:00
推,因为他的白色款很漂亮所以买了这个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