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最弱的非公470?华硕STRIX RX470 4GB评测

楼主: Cubelia (天空の夜明け)   2016-11-15 18:17:59
网页好读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79205093.A.4A4.html
听说现在开箱文照片有越拍越专业的趋势了,献丑一下。
http://i.imgur.com/B36BVuN.jpg
AMD在今年六月底解禁了全新核心的RX400系列,在这之前的谣言和跑分数据满天飞,
甚至连"RX480不饥饿行销,供货量是1080的25倍"这种文都有了,
实际开卖当然就裤子被冲走惹。在这之前AMD从HD7000系列以后的旗舰卡几乎都是出了
新卡之后下一代再出马甲卡,偶尔推出几款新微架构如Bonaire和Tonga来应付主流市场,
而身为全新Polaris核心的RX400系列即将打破这个局面,不过这次不直接和NVIDIA对拼
卡皇,而主打200USD的甜点级市场,就如同回到当年HD3870对8800GTX的局势。
RX480解禁后的评价则好坏参半,而开卖时某些零售商的售价更远高出AMD的MSRP,
造成爆死,在尚未降价前一度成为玩家在论坛上茶余饭后的话题。
但至少话题性有出来了,免费的广告谁会不想要呢?过几个星期后自制卡也如雨后春笋般
出现,优秀的散热和供电设计算是为RX480挽回了一面。不过这次开箱的不是RX480,
而是RX480砍了一刀的RX470,特性和技术都有保留,性能逼近RX480但又更便宜,俗又
大碗。
其实上次买RX460前就有想买RX470的想法了,但那时仍在观望RX470的售价,直到最近看
到某购物网的RX470用折价券后的价格蛮杀的,就决定把RX460卖掉改用RX470。
由于目前使用的Corsair Air 240是采用方形(cube)设计,造成显卡的高度(从PCIe金手指
开始算到最顶部)会被限制在130mm内,且还需要预留PCB高度,否则会换成PCIe供电线材
卡到侧板,因此只能选购高度保守一点的RX470。
筛选后的名单如下:
蓝宝石RX470 NITRO+:虽然散热器高度接近临界点的130mm,但善用了转90度的PCIe辅助
供电插槽使这张卡刚好能够装在Air 240上。
华硕RX470 STRIX:五年保,没刻意拉PCB高度,含散热器外罩共125mm高,缺点就是用料
比不上RX470 NITRO+,且PL相对保守。
技嘉RX470 G1 Gaming:加上五年保几乎是最完美的选择,但由于有品牌偏好因此最后没有
买技嘉的卡。
微星RX470 ARMOR:隐忧在散热器突出了一段热导管,提高了不相容的风险。
撼讯RX470系列:双风扇款超过130mm高,单风扇款当时还没卖。
隐藏选手XFX RX470系列:台湾没卖。
考虑到五年保且有品牌偏好,最后选了华硕。
AMD Polaris微架构极简介(真的不得不说AMD的投影片做得很好)
http://i.imgur.com/BlhIStA.jpg
超过80%的用户会选购100~300USD价位的显卡,惊人的游戏技术应要让所有人都触手可及
,而非小众市场。
http://i.imgur.com/CvHSV76.jpg
新的第四代GCN架构支援HDMI 2.0a、DP1.4和4K H.265(HEVC) 60FPS 编/解码,
加上采用了AMD优化过的FinFET 14nm制程(GF代工),可说是Radeon GPU前所未有的能耗比
和技术上的大跃进。(想像一下Maxwell化的Hawaii就是了)
http://i.imgur.com/DkALtLr.jpg
这是采用第四代GCN的Polaris RX400系列家族-最强的RX480定位在超越高画质体验与VR
的顶级选择(200美元的VR入门卡),RX470则是出色的高画质游戏体验。重点在于使玩家
能够享受游戏的特效,却又不会因为价格而妥协了性能。
http://i.imgur.com/5kGducY.png
RX470实际上就是降频过的RX480再关闭4组CU而已,其余如ACE和ROP等皆维持不变,因此
玩家将RX470超频后要逼近默认的RX480是没问题的,且RX470也提供了4GB和8GB的选择。
http://i.imgur.com/L9qFife.png
MSRP:
RX480 8GB=240USD (4GB=200USD)
RX470 4GB=180USD (8GB售价查无资料)
RX460 2GB=110USD (4GB=140USD)
消费者在选购显示卡时往往都是从效能、散热、保固、价格、用料和品牌去做挑选,
近十年来显卡从只有出厂超频、强化过的散热和自制PCB逐渐加入自家的品牌特色,以吸引
固定客群(或粉丝)。华硕这两年前打造了Strix系列以不妥协的用料和优秀的散热获得
不少好评,尤其是创新的风扇停转功能更是让其它厂商也相继导入自家产品。
而STRIX系列初期的设计风格是以低调的枭鹰为主,但近期被归入ROG子品牌后的风格则
加入了些酷炫的ROG设计元素。
今天就来看看华硕最新的ROG STRIX RX470 4GB会有怎么样的表现。
华硕ROG STRIX RX470 4GB外观,除了显示接口以外连PCIe x16接口也有保护套。
http://i.imgur.com/yw7lOrT.jpg
专利95mm双滚珠风扇*2,让北极星核心也能清凉一下。
http://i.imgur.com/yJ9jm1O.jpg
其中一个卖点就是这个ROG邪恶之眼有RGB信仰灯效果,可从AURA软件控制。
http://i.imgur.com/PCSXMzK.jpg
显示输出配置了两个DVI-D DL、DP 1.4和HDMI 2.0b,贴心的全都附上防尘套。
现在很多GPU都逐渐没有原生类比讯号了,要选购的用户记得先确认自己的萤幕是否有
支援上述的接口,只有支援类比讯号请记得买主动式转接器,或是顺便换新萤幕。
http://i.imgur.com/Qsnrahr.jpg
转180度的PCIe 6 Pin,因为大型散热器很容易影响此接口的插拔,转180度后插拔就顺手
多了,这设计早该普及的才对呀。
http://i.imgur.com/X893lSJ.jpg
美中不足的是华硕这张没有背板。背板除了美观(撼讯魔法阵表示:)以外还有减缓弯板的
功能,在贴上导热垫片后还能辅助散热。而这张唯一的防弯措施只有一条固定在PCB上的金
属条。
http://i.imgur.com/nEgYx1Q.jpg
电容采用了日系Nippon Chemi-con的PXJ系列和台厂钰邦的SMD固态电容。
会用SMD料件是因为华硕将显示卡的生产线转移到"Auto-Extreme"自动化流程,因此需要
以人工插件的DIP料件就被改成了SMD料件。自动化在品质的管控上也能更趋近完美。
http://i.imgur.com/hio8yjD.jpg
VDDC的MOSFET和MOSFET Driver全都有盖上散热片,改善显卡上的发热源之一。
只可惜延长出来的导热垫片没有碰触到MOSFET的driver(有高度差)。
http://i.imgur.com/A2wELj1.jpg
华硕STRIX RX470 4GB的VDDC(核心)+MVDD(显存)+VDDCI(辅助)为4+1+1相供电,
在非公版RX470中算是相当常见的配置。
MOSFET全都是采用台厂UBIQ QM3054M6和QM3056M6。
QM3054M6在Tc=100度C且Vgs=10V时可输出61A。
QM3056M6在Tc=100度C且Vgs=10V时可输出65A。
黄框处是VDDC的MOSFET,采用一上(QM3054M6)二下(QM3056M6)和(深蓝框)华硕SAP2超合金电感,宣称填了水泥之后嚣叫声比传统电感小。红圈的PWM芯片是华硕remark过的Digi+ VRM ASP1106GGQW(查不到资料)。
http://i.imgur.com/Mgjd7rp.jpg
不确定哪个是MVDD或VDDCI的VRM,黄框是MOSFET,但肯定是1+1的配置(因为AMD的GCN架构是缺一不可)。虽然华硕宣称这张卡的GPU背面有使用POSCAP电容,但实际上整张卡只有正面这里有这么一颗POSCAP电容(在上面那颗电感旁),差评。
http://i.imgur.com/puFiKsl.jpg
显示内存采用了八颗海力士的H5GC4H24AJR(灰框),共4GB的GDDR5,黄箭头就是POSCAP所在处。
http://i.imgur.com/OMF6EsS.jpg
深蓝框处是最新STRIX系列独家的4 Pin风扇插座,让机壳扇能够随显卡的发热量而直接做调整,强化整体解热效果(哪天过保风扇坏了也可以拿来土砲),旁边灰圈处还有一颗ITE 8915FN的MCU,猜测用途为控制RGB灯效。
http://i.imgur.com/hDsQj5r.jpg
Polaris 10核心
http://i.imgur.com/kaYPnUG.jpg
两根粗勇的8mm镀镍热导管
http://i.imgur.com/WKqVoXz.jpg
以HDT的方式和GPU接触(华硕称这设计是DirectCU II)
http://i.imgur.com/ZA6b61t.jpg
弯折技术炉火纯青的热导管和漂亮的穿fin工艺
http://i.imgur.com/jG66SbV.jpg
盒装背面
http://i.imgur.com/UoqSXb6.jpg
除了说明书和驱动以外的赠品为ROG束带、可以贴在散热器外壳的贴纸和战舰世界邀请码
http://i.imgur.com/RY9Ta2u.jpg
HWiNFO和GPU-Z
http://i.imgur.com/J4aXKfa.png
测试平台
http://i.imgur.com/DZffdno.png
http://i.imgur.com/l47a7dI.jpg
包含透侧压克力板的话大约剩下5mm的宽度,好险~
http://i.imgur.com/tTNZJNh.jpg
参数
http://i.imgur.com/Lyk19SY.png
测试有3DMark Fire Strike、FFXIV(A Realm Reborn和DX11 Heaven Sward)、
PSO2 EP2和EP4、Unigine Heaven 4.0和Resident Evil 6([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