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得了换换病的患者
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会无法控制点击‘确认购买’的手
一路就从MB、CPU、SSD、这次换到了机壳
本来下定决心在适合时机,如果没有看到喜欢的新壳就要直上R5的我
在某报系购物网站发送中秋折价券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个壳可以抵的时候
就不小心又点了几下(其他版本都不行更贵的也不行或许是没设定好)
很快的隔天就送到了,现在的壳箱子几乎都很大
外壳上标示的尺寸与规格
可以相容到E-ATX到M-ITX
重量部分个人觉得还好,遥想上次开箱的PC-K60W
跟随着我历经了好几次的搬家,搬得我腰都歪了
打开保丽龙卡的蛮紧的,保护算不错
本体现身
相当大的侧透面板
正面及面板,开机时电源键与硬盘灯都是是亮白光
两个都是3.0,最右边小小颗的是重开机键
正面两侧是进气孔,面板贴有胶膜与LOGO
底部脚座垫起来蛮高的
背面及POWER底下的风扇滤网,这台就只有这有滤网,希望不要变成吸尘器
配件包
左右两侧侧板拆开
电供遮罩(塑胶)、硬盘架(金属)
这颗螺丝拆开就可以把硬盘架拿下来
可以左右移动有三个锁点
不得不说这两个架子个人觉得不好用,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技巧
一直刮硬盘,又卡不太进去,有点想用锁的算了
SSD硬盘架,只有附一个
从内部看过去前面板是有点透明的
后风扇跟Slot,螺丝拆下来是不会有横杆的,也就是说全部拆下来就是个大洞
上面有开孔,电源8PIN可以走这近来
把所有东西都拆下来
SSD架可以装到上面
六个大开孔,小的开孔上面有字可以对应到可以装什么东西在上面
S就是可以装SSD架,H就是可以装上硬盘架
硬盘架装上去就变这样,可以调整喜欢的位置
前面板可以拆下来,黑白都可以拆,线是接在面板后
有USB3.0、音源、开机跟硬盘指示灯
前置风扇,另可以再加装一个,配件有附卡榫去装而不是用螺丝锁
配件还有螺丝、铜柱,跟一些黑化的螺丝,风扇电源转大4PIN
准备上机,背面藏线的空间颇大,开孔也大不怕卡背板
各种SIZE主机板的铜柱对应位置也有刻在上面
整个组装过程最难弄的就是把硬盘装上架子卡到火大...
其他倒是没什么问题线也挺好拉的
完成来个新旧比一比
整体来说优点
1.跟旧的比起来很轻不容易闪到腰
2.目前风扇只有前后两颗,但是跟之前比起来使用(K60)温度并没有差多少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