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近期的SSD选购

楼主: Cubelia (天空の夜明け)   2016-07-19 07:33:56
其实没太多好写的,就闲聊一些近期的SATA SSD选购选项
部分的点子和资料有从PCEVA参考
近期有越来越多厂商朝向TLC的方案发展,许多经典MLC产品已经越来越少见
甚至是停产而买不到了
现在虽然在"2016 Q2 SSD(固态硬盘)选购指南(0608更新)"也有提出相关建议
不过还是提出一些目前消费级产品的变化和看法
1.
SanDisk SSD Plus 120/240/480GB已全部改为SMI SM2256S+SanDisk 1Znm TLC
(1Znm=15nm 1Ynm=A19nm)
第一个当然要提到曾经很推的SanDisk SSD Plus惹
一开始的方案是SMI SM2246XT+SanDisk 1Znm MLC
并且分为量较稀少的U版(1Ynm)或量较多的Z版(1Znm)
(U版120GB款式循序写入速度比Z版的120GB款式还高不少)
虽然是SM2246XT的无快取DRAM工控机方案,不过却降低了BOM的成本
有一段时间的价格也相当诱人
跑分(看看就好)不是非常亮眼
但实际用起来的体验还是很不错唷
虽说是乞丐级方案的MLC SSD,不过MLC的优势就摆在那(如数据保存期和写入速度)
而且那时价格还比某些TLC SSD还要便宜呢
至于480GB的款式一开始出来就有许多用户怀疑是否为TLC的方案
因为SM2246XT并不支援480GB这么大的容量(有错还请指正)
后来有用户购买后并贴上SMART讯息时才发现是Z3开头的韧体
且SMART定义也和120/240GB差相当多,反倒是和Marvell系的方案非常相似
根据SanDisk的韧体命名法 英文后面第二位是"3" 即为TLC的方案
后来也是有另一位用户拆解后才知道是
Marvell 88SS1074+SanDisk 1Znm TLC(极有可能)的方案
不过后期的价格相当诱人
最后的话就是五月底/六月初发现到的新版SanDisk SSD Plus
120/240/480GB已全部改为SMI SM2256S+SanDisk 1Znm TLC
虽说用了SLC Cache将小容量的写入速度撑上了400MB/s以上
但MLC换TLC然后官方还"宣称性能有所提升",这颇yee R
http://www.techbang.com/posts/43818
后来还有tweaktown的测试,测试结果相当的狂呢
最后市面几乎都剩下新版的TLC方案,于是就(几乎)转为不推了
2.
Plextor M6V 降价/跳水
Plextor M6V方案:SMI SM2246EN+Toshiba 1Znm MLC
这是比较近期才发生的事
M6V刚出来的价位其实性价比不是很高
不过降价后的性价比相当突出,甚至能说可以当SSD Plus的接班人了XD
尤其是512GB那4K的价位非常诱人(7.81 NTD/GB)
但现在512GB的款式属于一颗难求的状态,已经可以说是没货了
(无论是网络估价单或是购物网)
不过128/256GB还是有货
所以装机或升级仍然可以选购M6V(只是有些店面没货可能得考虑其它通路了)
不过笔者在这里回复某些用户会有的疑虑:
M6V没有"冻结"的问题
冻结这问题是M5P时期才有的现象了,也不是只有Plextor SSD专有的现象
而冻结有时搞不好只是系统的平台相容性造成的问题,如LPM和电源设定之类der
(笔者就看过Intel 520在SB710南桥会卡顿的现象,关掉LPM就没事惹)
3.
Intel 535 降价/跳水
Intel 535方案:客制BF29AS41BB0(骨子里还是SF-2281)+SK Hynix 16nm MLC
降价已经是好一阵子的事了,那时480GB的售价也不错
不过彩盒包装和brown box包装的优劣有时也会被拿出来讨论
万年SF-2281
+
非自家的SK Hynix 16nm MLC
这样的组合在刚出时常被酸
再加上"高写入放大"搞得人心惶惶(喂)
有时已经不会被推荐了
前几天某厂牌的GTX970搭特定主机板就送535 360GB的M.2 2280版本
其实就挺吸引人的,用不到而甩卖的用户也不少(当然也是会有下面会提到的问题)
不过笔者在这里回复某些用户会有的疑虑:
不是"会写入放大",这是错误的写法唷
写入放大(write amplification)只要是SSD就都会有(而且会大于1或无限接近于1)
什么是写入放大? 建议先参考这一篇
http://www.pceva.com.cn/topic/crucialssd/index-6_7.html
总之就是主机原本要求写入的量只有×GB
经过一些主控和颗粒间的背景处理后实际写入的量会高于×GB
而写入放大值即为"NAND实际写入量/主机要求写入量"
除非主控有办法压缩写入的数据那这样就能达到小于1的情况
(SandForce的DuraWrite就是主打这点)
所以"会写入放大"并不是535专有的事
而是535(530也有)在某些状况下会远高于10倍的高写入放大
不过不知道怎么搞的
大概是Intel在节能政策上的修改使得535(530也有)在特定情况下的写入放大相当高
网络上超过30倍的例子也不是找不到
而Intel对于这方面似乎也并不是非常积极的要去解决
https://communities.intel.com/thread/46941
最后隔了这么久的回复则是...
https://communities.intel.com/message/389443#389443
就是如果你的用量不会在保固期内达到MWI=1(E9值)那就不用担心这种多余的磨损
不过最好还是要定期观察SMART的E9值
因为Intel某些SSD会依照E9值的磨损判断保固是否有效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61244961.A.BDB.html
虽然Intel客服是回应健康度低于20或红色时就能送修,非常阿莎力
但如果是没有在注意E9值的用户呢?
所以"由于特定状况下的高写入放大所以不推"这部分还是有点麻烦
-
推的看法是因为Intel大法就是可靠+阿莎力保固方案
要是以可靠+够硬的保固为优先选项的用户还是可以考虑(只是最好要多注意E9值)
=
不推则是上面特定状况下的高写入放大
-
不选535则买730(只是非常非常难找,价格也比535高)
要是又不想买535那等535退市后就剩540S囉
题外话,
以前Intel的X25-M G1时也有主打自家的SSD在一般用户的环境下
可以达到小于1.1倍(接近1)的写入放大(虽然是采用自家主控),远低于传统SSD的20~40倍
http://www.anandtech.com/show/2614/3
所以现在看到这样的情况其实蛮有趣der
4.
部分SSD已经开始涨价,经典甜点级产品逐渐退市
这也是最近的事,原因不知道
比较夯的几款产品(如MX200或Extreme PRO)至少都涨了几百元新台币
是不是会继续涨价? 不知道
会不会突然就下架然后都买不到了? 不知道
而经典甜点级产品逐渐退市则是像ARC 100那样,卖完就真的没机会了
现在的M6V 512GB即为一例
5.
小容量也开始推TLC SSD?
其实已经有在考虑将下一期的
"SSD(固态硬盘)选购指南"之400GB以下产品区加入TLC SSD
http://i.imgur.com/t53kD7f.png
目前的想法是先加入OCZ TR150 240GB
OCZ TR150方案:
PHISON PS3110-S10(Toshiba标)+Toshiba 1Znm TLC+客制韧体(SAFZ开头)
其实TR150的表现就是相当典型的TLC+SLC Cache
(而写入量超过SLC Cache后就回到TLC原有的写入速度)
以前会推400GB以上才购买TLC SSD主要是因为SLC Cache够大
且坏块重映射时也比较余裕(OP够大)
不过想一想家用环境其实像TR150这样的TLC SSD是否也够用了(当然还是240GB的款式)
价格其实也还不赖
而且TR150采用的方案在寿命上的问题也相对比较没太大的疑虑(PCEVA已有相关测试)
AWP(前SP)保固政策也相当方便,在某些程度上已经快要比Intel强大了
(直接"用新品和故障品交换"的这点,而且只要是在有实施AWP政策的地区
也能到达FeDex无法服务的区域)
以之前的"TLC为1000 P/E"概念来说已经不适用了
(虽然仅供参考,但像ang728大的TR150耐久度测试还是打爆某神人的1/10寿命论)
上面会一直强调"TR150"是因为买SSD是买"整体"
而不是单买颗粒(然后xxxx PE)或OX主控
因为就算是韧体,在性能甚至是寿命的表现也是会有差der,验证的也会是整体
甚至是编号相同的颗粒在筛选上的等级也不一定是相同的(如520 vs 330的25nm颗粒)
你买P/E干什么?你要的是稳定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24014-1-1.html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仍然推535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可靠+保固够硬)
==============================================================================
写了这些SATA SSD的资料,其实我个人比较期待的还是PCIe的RD400就是惹XD
总之还是一样
如果要买那就别再观望惹,要是卖完那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囉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出更多大大来写相关文章
有错还请协助指正
延伸阅读:
乞丐级算什么,坑爹级即将到来
http://bbs.pceva.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3982
TLC SSD真的不好做,选择前请考虑清楚
http://bbs.pceva.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3817
MLC和TLC闪存差的只是P/E吗?不要被绕进去哦
http://bbs.pceva.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8508
你买P/E干什么?你要的是稳定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24014-1-1.html
作者: filiaslayers (司马云)   2016-07-19 09:31:00
我的intel 520,nand写入量比资料写入量还低,超神后悔当年没多带一颗
作者: david2623900 (幻魂)   2016-07-19 10:29:00
Extreme pro最近涨超多 不到一个月涨了600多买的时候天价屋的店员还很不削的说十年保阿...
作者: detective14r (波波)   2016-07-19 11:23:00
直接买750!!
作者: k03004748549 (蚬)   2016-07-19 12:44:00
会有QLC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