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原价屋引起的生态改变

楼主: BITMajo (BITMajo)   2016-03-27 08:56:46
对我而言,原价屋最棒的地方,在于帮助我进入PCDIY的领域。
敝人在2009年左右,第一次组电脑。
旧电脑坏了,又怕买全新的太贵,
才决定自己动手尝试。
问题是,我对电脑零件规格一窍不通。
我以前很爱电脑游戏,常在NOVA书耕流连忘返,
把架上游戏一个个拿下来看,
可是因为不懂电脑规格,常发生买回去了却没办法玩的情况,
因此我在翻弄游戏外盒时,最后看的却是游戏的出场年份。
"这上面写2005年,3年前的东西,我家电脑应该跑得动吧?"
当然,要自己组电脑,这样的程度是不行的。
于是我跑去书店买了一本"2009电脑组装大全"
这样的年经工具书回来看,
这才对CPU、主机板、RAM、硬盘、显示卡这些基本元件有了概念。
不过,实际上我到底该买哪一个CPU啊?
一个2000多的CPU跟一个5000多的CPU差在哪里?
显示卡又要买到什么价位?实际能干嘛?
这些资讯在书上是很暧昧不明的。
最后我到底在顺发买了什么,现在也想不起来了,
只记得显示卡是8400GS,电源是上一台的机壳牌。
这台拼装机也没用多久,一年后就不明不白的坏了。
明明已经亲自从买零组件到灌OS跑了一遍,却不觉得自己有搞懂怎么组电脑,
面对没反应的机器,我只感到束手无策。
在淡江大学附近,也没多少选择,
(敝人那时已有幸听闻灿坤的威名)
最后只好到红树林的顺发,抱了一台联强机爬楼梯回来。
联强机用了两年,电源终究也敌不过岁月摧残,
又到了该换电脑的时候了。
不过,因为学习3D动画的关系,
我开始主动查询电脑硬件的相关资讯,
也在这时候认识了原价屋的线上估价系统。
虽然零组件项目依然多到令人眼花撩乱,
但是搭配售价的清单,让我可以确实比较。
这次我先依自己的预算,上网找了张接近的单,
再用估价系统调整需求,选好了零组件。
当所有东西都被陈列在清单上,标上价格时,
即使是外行人,也能大略分辨出好坏了。
毕竟比较贵的东西,品质总该好一些嘛?
虽然这个概念还太粗浅,但是八九不离十,
总不至于让自己花大钱还选了个大地雷。
估价系统的完整,让原本身为门外汉的我,
首次感到对零组件市场有了通盘的了解,
也对自己选择的东西产生了信心。
这些是NOVA、光华店家片面的估价单,
以及顺发柜台上资讯不全的CPU清单无法带给我的。
虽然有经验的人,大可以从网络上许多其他管道,
查到更正确的零组件资讯,
但对刚接触这方面的生手而言,别说查了看不懂,
我甚至对"这些资讯可以查、在哪里查"都不懂。
刚好这个估价系统,就像懒人包一样。
我觉得DIY电脑时,最困难的部分不在组装,不在杀价,
而是在于搞清楚自己需要买什么。
原价屋的估价系统是不是创举,我不知道,
不过,是它帮我克服了PCDIY最大的难关。
相信有很多资深的前辈,跑过光华商场,
经历过走访各店家比价的年代,
对很多人而言,原价屋可能只是淘汰旧时代的新模式,
不过对我来讲,我的PCDIY路程是从原价屋开始的。
现在回想起来,从这里开始切入的我,
感觉比许多人少付了很多学费。
想到这一点,我觉得蛮庆幸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