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原价屋的商业模式

楼主: Nafusica (退伍了~)   2016-01-05 06:24:46
: → kids23 : 我蛮好奇国外(美、日)也是要谍对谍多还是线上公开价 01/04 12:31
这个之前有点经验,可以谈一下。
北美:
基本上靠的就是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代理商角色大致就是金流、发货而已,
大部分时间谈销售,原厂都会直接跳下去跟网站直接谈,
DIY零件大概就Newegg、TigerDirect、Micro Center这几家,
基本上大家价格都跟着Newegg走,不过北美很喜欢玩MIR(mail-in rebate),
这作法主要是怕网站自己吃了大货之后乱放货给小经销,做后端检核之用,
同时也是北美价格不杀时稳定、开杀时跑货快速的主要原因。
(↑如果这句看不懂,后面建议你也不要看了)
日本:
日本基本上是靠九九电机一派(TSUKUMO、LABI)、
连锁通路一派(BIC/Yodobashi)、
大型郊外门店一派(PC DEPOT等)、
网站一派(其实只有Amazon)、超微型经销一派(卖服务),
主要依赖的是代理商。
在日本,你没有好的代理商,请直接放弃这个市场,因为这个市场的player非常少。
DIY产品线,在日本是逐年萎缩的状态,所以这些大型通路的采购,人数一直减少,
一个人可能要看30~40种产品线,如果代理商跟这些采购不麻,基本上就可以去吃屎了。
而且日本文化特性的关系,对于信用特别看重,信用垮了,采购基本上会直接拒绝往来,
想翻身可能性奇低(蛮多品牌就是一开始大红,后续做不好就喷了),
不过也因为这种型态,产品价格基本上十分稳定。日本人做市场,
宁愿一直做加值的东西(产品+A+B+C,像是凌晨特典),而不是一直杀价,
因为那市场已经进化到:乱杀价,消费者也不见得会轻易买单,杀价一定要有目的。
不过因为一直加税的关系,很多老牌、本身有sourcing能力的厂商开始慢慢陷入危机。
譬如说周边E、B两大牌,零组件某玄(其实也是B的)等等,
市场常常会冲出多波价格超杀、超激烈的操作,那时日本乡民买得可高兴的。
: 推 leenle : 日本 akiba kakau 健康的通路生态 自己去体验吧 01/04 14:12
kakaku基本上是纯价格媒介+情报,真的要看日本实际销售,请看BCNRANKING,
因为这是直接买各零售商POS资料来统计的,一份资料不贵,一季约百万日币而已。
它的“BCN AWARD”基本上是各家产品竞逐的主要奖项,公信力极高,
不同于台湾的媒体“颁奖”,想拿BCN AWARD除了产品要热卖之外,
还会有其他benchmark,想拿到这奖真的难度非常的高,不只东西要好,手骨也要够粗。
以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