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箱] ASUS Z170 Pro Gaming 简单开箱

楼主: csstalker (XTR)   2015-09-21 15:31:45
网页好读版:http://tinyurl.com/o8phyka
==================================================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19.JPG
随着这几年针对游戏用途所设计的主机板越来越多
针对一般玩家需求
华硕也在先前的 8 系列首次推出比较平价的 Pro Gamer 系列
在保固、性价比、外观以及功能性来说算是相当理想
同时具备轻松安装黑苹果的能力,算是一砲而红
不过在这次的 100 系列芯片组更名为 Pro Gaming 后重新上阵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10.JPG
首先看到包装正面
由于这次的主机板有搭配战舰世界的活动,封面部分也改成以战舰为主题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11.JPG
除了送一艘独家的 Diana 巡洋舰之外
还有 15 天的免费 Premium 帐号,可以减少一开始的低阶船过渡时期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14.JPG
背面部分不免俗的放上了 I/O 配置,用料等特色介绍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16.JPG
虽然 Z170 Pro Gaming 本身与 ROG 分属不同系列
不过同样具备 RAMCache 机能以及新的 USB 3.1 Type-A + C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24.JPG
内容物包含主机板本体、挡板、SATA 线材
标签贴纸、CPU 快拆、SLI 桥接器、M.2 螺丝以及说明书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29.JPG
这次比较特别的是多了这个 CPU 快拆
主要是设计给一些 DIY 新手,避免安装 CPU 的时候去弄弯针脚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30.JPG
安装上也没什么难度,先将 CPU 的金色三角形对准左下角
然后将后面的塑胶扣固定好就完成了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36.JPG
设计上巧妙的利用了金属扣具的缝隙
安装的时候可以直接盖上去
拆起来的时候也只要把快拆跟 cpu 一并拿起来就好
对于怕手指戳到针脚的人来说算是比较安全且方便
不过由于快拆本身离 cpu 很近
涂抹散热膏的时候要留意不要涂太多,不然溢出来的时候沾到快拆会比较难清理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43.JPG
主机板正面一览
可以看到 PCH 部分的散热片造型也做了一些变化而非以往 pro gamer 的方形设计
渐渐塑造出这个系列的特色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48.JPG
扩充接口部分提供 3 组 PCI-E x1、3 组 PCI-E x16 (x16, x8, x8)
比较可惜的是 PCI-E x1 部分没有如上一代的 ROG 系列的切割设计
但考量到 PCI-E x16 插槽数量以及空间来说倒也算是还好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49.JPG
CPU 区块部分采用 10 相供电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50.JPG
EPS 12V 8pin 配置于左上角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51.JPG
DDR4 DIMM 同样采用了单边扣设计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52.JPG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 pro gaming 系列也加入了 Q-LED 快速除错灯号 !
对于常常更换零组件的人来说再好不过了
如果有什么原因导致电脑不能开机也是一目了然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54.JPG
在储存装置方面,提供 6 组 SATA 3 (6 Gbps)
其中两组与 SATA Express 共用端子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55.JPG
新的 M.2 高速接口也是必备的
由于这次 Z170 的 PCIe lane 数增加
同时也能提供 PCIe 3.0 x4,就不用再牺牲显示卡的频宽
在长度方面可支援到最长的 Type-22110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59.JPG
至于这一次的 SupremeFX 音效部分
料件部分也统一由 ELNA 改为 Nichicon Fine Gold 系列音效电容
相较于其他家导入的塑胶上盖,ASUS 还是比较著重在实质功能与外观上的平衡
维持同样的金属屏蔽外壳、PCB 切割以及 LED 背光
不过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次音效区块的红色背光除了恒亮之外
提供了新的呼吸灯以及流动效果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62.JPG
OP AMP 部分选用 TI 的 R45801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65.JPG
网络芯片更新为新版的 Intel I219V,支援 WOL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70.JPG
USB 3.1 部分由 asmedia ASM1142 提供,再利用一颗 ASM1542 转出 Type-C 接口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74.JPG
另外可以看到上方 video output 采用 asmedia ASM1442K 来做 level shift
HDMI 部分也就还没有支援到 2.0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79.JPG
在背板 I/O 方面
提供 PS/2、 2 组 USB 2.0、4 组 USB 3.0 以及 USB 3.1 type-A + type-C
内显输出一次给足 D-Sub、DVI、HDMI 以及标准 DisplayPort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9111797.JPG
接着实际上机测试一下吧
=================================================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5 6600K
MB:ASUS Z170 Pro Gaming
RAM:G.Skill Ripjaws 4 DDR4-2133 4g x 2
HDD:OCZ Vector 150 120G
PSU:FSP Aurum S 550w
Cooler:Thermalright Ultima-90i + JetFlo 120
Chasis:Lubic Stage Layout Case v3
OS:Windows 7 SP1 Ultimate x64
=================================================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605.JPG
过电后可以看到灯光方面除了原本的音效区块
在主机板型号下方也增加了一排 LED
不过由于不是安排在背面,感觉上就比较突兀
如果配上导光条应该亮起来会比较好看些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latform2.png
小超至 4.5GHz,基本上无压力
相较于 Haswell 的斤斤计较,基本上只要调一下倍频就能轻松达成
不过由于我是采用较矮的塔型散热器,温度方面就比较不受控一些
简单跑些 benchmark 当作参考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3dmark1.png
3DMark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cinebench_r11.5.png
Cinebench R11.5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cinebench_r15.png
Cinebench R15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mem.png
AIDA 64 内存频宽测试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cmark7.png
PCMark 7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cmark8.png
PCMark 8 Creative conventional
http://csstalker.gjisland.net/blog/pics/2015-9-19/P8291547.JPG
虽然 Intel 这次又把大半心力花在内显上
不过制程的推进与 FIVR 的取消在这代的温度与可超性表现也有显著的变化
随着 non-K cpu 发布加上 DDR4 慢慢调降后
Skylake 平台的建构成本与 Haswell Refresh 已经差不了太多
相较于 Z97 Pro Gamer 来说,价差可以视为内建一张 USB 3.1 的子卡
同时也导入了 Q-LED 除错灯号,整体算是相当有诚意
考量到后续升级的零组件沿用,DDR4 也相对比较有优势些
不过如果是冲著黑苹果而来的玩家就要再留意一下
毕竟 mac 现阶段还没有使用 skylake 平台
选购上还是会以旧平台会比较保险
作者: skevin830126 (断头呆明)   2015-09-21 23:31:00
比较好奇你的桌面图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