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给新手们的建议

楼主: kajiyou (Be stronger!)   2015-03-08 16:14:47
刚刚在友版Ladies_Digi发现了一篇疑似是男性版友的PO文,
自述是组电脑的新手,想请教如何组装新电脑,
有鉴于自己已经是PTT的老屁股了,
(感谢版友pirrysal提醒)
看到这种不先看板规、爬文章的标准伸手牌,
所以也不客气地也在该版回了一篇落落长的文章,
顺便告知有PC_Shopping这个充满各种资讯好地方。
只是后来回过头来想想,
如果自己也是一个完全不懂组装新电脑的新手,
特别是男性电脑新手…
连上BBS看板应该先看板规、先爬文的知识也没有,
我在这边的第一篇PO文恐怕也会让老屁股们看得很无奈吧。
这个版也许还是需要有一些简单易懂的说明方式让新手看得懂,
特别是对于那些连BBS的规则(板规、爬文)都不知道的新手…
但也希望版友们下次有任何疑问要发文前,
还是先看板规、再爬文看看过去有没有类似的文章,
或是善用标题搜寻(在标题列表下按键盘上的"/"键)找到自己要的内容,
这个版的版主已经替大家整理出很多很实用的资讯了。
这边就先PO出一些基本知识与名词解释,
让想组装或购买电脑的新手们先有个入门观念,
然后再慢慢地去爬文,了解过去版友们PO在板上的一些文章,
同时,如果小弟的说明有任何错误的地方,
也欢迎版友们推文或回文指教有错的地方,我有看到的话一定会修改。
名词解释:
菜单
这边的菜单指的是自组电脑内所包含的各个零组件清单,
如果新手们希望版友们推荐适合的电脑组装零组件,
请务必先想一下自己所能接受的预算以及用途,
然后再用标题搜寻自己的预算,这样应该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菜单
各种电脑零组件
包含CPU、MB、Case、RAM、HDD、SSD、VGA、Power、光驱、其他外接卡,
(这边先用英文缩写,下面会介绍各个英文名词的意义)
但因为这篇文章主要是新手入门用,
仅会挑几种必备的零组件出来介绍,
对新手而言,一台能正常开机使用的最基本电脑主机一定要有的零组件包含…
CPU+MB+Case+RAM+HDD+Power
当然,要能正常使用的话还必须具有其他不是安装在主机内的配件,
包括萤幕、键盘、鼠标以及各种连接线(萤幕接主机、插座接主机)。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中文称为中央处理器或处理器,
若以人来比喻,就像是人类的脑,负责整台电脑的运算。
一般来说,若没有经过不当使用(超频或摔坏),
而且也有做好散热措施(正常使用散热膏与散热风扇),
通常是电脑内比较不容易损坏的零组件,
就算是过三年保固,只要可以找得到适合的主机板与内存,
理论上使用的寿命可以很长。
(Intel奔腾与AMD散步龙表示欣慰)
给新手的建议:
(1)目前主要分为Intel与AMD两个品牌,
(感谢taleschia提醒)
购买时必须选用可以搭配的主机板,详细型号可以参考至底文章
(2)同品牌也有不同脚位的差别,
也必须根据脚位去选择可以搭配的主机板
(3)同品牌但不同脚位间的CPU散热器有时可以混用,
但还是要请新手们务必详细参阅公开使用说明书或网络资料 XD
MB
Mother Board或是Main Board的缩写,中文称为主机板,
(感谢版友tint补充)
简单来说就是安装CPU、CPU散热器、内存与其他线材的地方
有些MB甚至会有其他附加功能,例如内建无线网卡、蓝芽接受器等。
新的盒装主机板里面一定会附上后挡板(安装在机壳后方)
与其他线材(IDE或SATA线)等配件。
给新手的提醒:
(1)新的主机板刚开箱时最好先看一下说明书,确认配件有无齐全
(2)安装主机板前务必要先将后挡板装在机壳上,免得哭哭
(3)主机板的尺寸有大有小,尺寸会与Case的选择有关,
分为ATX、E-ATX(Extended ATX)、M-ATX(MicroATX)、ITX(Mini-ITX),
由大而小排列为E-ATX > ATX > M-ATX > ITX。
(感谢版友tint补充ITX还分为Mini-ITX、Nano-ITX与Pico-ITX)
Case
中文称为机壳,简单来说就是你看到电脑的外观,
若以人来比喻,就像是身上穿的衣服一样,
价格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就看消费者自己的选择。
另外机壳内部可以安装散热风扇,可以协助机壳内的废热排除
给新手的建议:
(1)有分为上置电源或是下置电源,
一般来说下置电源的机壳散热会比较好、但价格也比较高
(2)购买机壳时必须根据上述主机板大小下去搭配选择适合的机壳,
一般来说ATX的机壳可以安装ATX或向下相容M-ATX主机板,
但容量小的ITX机壳通常无法安装更大的(M-ATX以上)的机壳
(3)一般机壳风扇的进风与出风方向容易搞混,但有一个很简单的分辨方法…
仔细观看机壳风扇,
有塑胶挡住(风扇转轴)的那一面是出风口,另一面就是进风口
Cooler
中文称为冷却器或散热器,一般是用在CPU或是VGA的散热,
组成包含一块导热速度快的金属外加不同的散热装置,
例如风扇(Fan)散热、水冷散热甚至是液态氮散热,
甚至也有应用在小机壳内部的无风扇被动散热(仅有金属而无其他散热装置)。
给新手的提醒:
一般新手比较常用到的Cooler是CPU散热器,或简称CPU风扇,
全新盒装CPU一定会包含CPU本体以及原厂风扇,
不过也有例外,例如Intel的高阶CPU(1366、2011脚位)包装内就不含散热器,
这样就必须另外购买CPU散热风扇或水冷装置。
HTPC
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的缩写,中文称为家庭剧院个人电脑,
会提到这个词是因为跟Case有关,通常HTPC都会选用ITX的机壳减少占据空间,
但小机壳的散热问题也必须很谨慎,除非是特规打造,
要不然通常会因为ITX机壳散热不好,而必须避用发热功率较大的零组件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中文称为内存,
简单来说就是电脑内资料的暂存区,
与硬盘资料的永久储存不太一样,
理论上内存越大电脑比较不会Lag,
但在过去作业系统还受限于32位元的时代,电脑只能辨识约3.25G的内存,
如果安装大于3.25G的内存,除非用来当作RAM disk,要不然对效能的帮助不大。
又因为随着科技演进,电脑使用时要暂存的资料越来越大,
单条内存的容量也越来越大,会建议新手安装64位元的作业系统。
给新手的建议
可以挑选永久保固的内存,未来若主机板仍有支援的话还可以继续沿用
OS
Operation System的缩写,中文称为作业系统,不懂的人可能会简称Windows,
(感谢版友kira3628800、Xbin提醒)
简单来说就是要启动所有电脑零组件(硬件)的最重要软件,
可以想像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人不会动,
同样地,没有作业系统的电脑就不能用。
除了独大微软的Windows系统外,还有其他作业系统,
例如苹果的OS X、免费的Linux…等。
(感谢版友extraymond、r1239386提醒)
给新手的建议:
(1)Windows作业系统绝对不是免费的!
自组电脑时一定要另外加上购买Windows的价格!
(2)Windows作业系统分好几代,过去风靡最久的没意外应该是XP,
大致上的演进过程(家用):
3.1 -> 95 -> 98 -> Me -> XP -> Vista -> 7 -> 8 -> 10
目前微软公司还有支援的主流是7至8,10还未正式上市。
(3)Windows作业系统除了分代,每一代还有各自的版本,
版本的不同会跟售价有关,例如Windows 7有下列版本,
按照售价排列的话依序是旗舰版 > 专业版 > 家用进阶版 > 家用入门版,
售价越高的版本功能越多,一般来说,
家用进阶版应该是价格比较亲民又可以满足一般需求的版本。
另外每种版本还根据能不能快速移转到下一台新电脑而分彩盒版与随机版,
彩盒版的价格较高,选用彩盒版的优点是…
在Windows认证MB且顺利启用后,若不幸MB坏掉更换新的MB,
可以直接拨打24小时启动客服专线,
使用同一组认证金钥(序号)还是可以重新认证新的MB而顺利启用。
但若是随机版,除非你向微软提出原MB故障更换新MB的申请,
否则无法以随机版所附的同一组认证金钥(序号)启动,手续会比彩盒版麻烦。
至于套装机所附赠的Windows版本统称OEM版,
该版本绝对无法转移至下一台电脑。
(感谢版友yuanintw提醒)
HDD
Hard Disk Drive的缩写,中文称为硬盘或是硬盘机,
根据尺寸大小可以分为3.5吋与2.5吋,
一般来说3.5吋通常用于桌机、2.5吋通常用于笔记型电脑,
根据安插的线材接口不同又可以分为SATA硬盘或IDE硬盘。
IDE硬盘是早期的产品,目前新的主机板也已经几乎没有IDE接口的插槽,
取而代之的是SATA硬盘,接孔比较小,SATA线材也比较不会占空间。
根据转速可以分为万转、7200转(大部分)、5400转,
读取速度跟转速有关,万转的读取速度会比5400转来得快。
另外在上面内存那一段有提到硬盘是储存永久资料的地方,
理论上硬盘容量越大,就可以存放越多档案或资料,
无论是A片B片C片到Z片,还是动作电影、爱情电影都可以放
给新手的建议:(老梗问题)
硬盘的容量粗估是1TB = 10^3GB = 10^6MB = 10^9KB = 10^12 Bytes = (10^12)x8 bits,
但因为电脑内部容量的计算是采用二进制而不是十进制,
实际上是1TB = 2^10GB = 2^20MB = 2^30KB = 2^40 Bytes = (2^40)x8 bits,
所以盒装上显示容量1TB的硬盘,容量换算为10^12 Bytes,
再除以2^40,你会发现电脑内部显示一定不到1TB,因为10^12小于2^40。
◎补充:X^Y = X的Y次方
SSD
Solid State Disk或是Solid State Drive的缩写,中文称为固态硬盘,
广义上来说算是HDD的一部分,但实际运作方式与HDD不同,
HDD是利用读取头读取或写入内部高速转动的盘片,
SSD则类似USB随身碟一样,利用内部的内存颗粒储存永久资料,
所以理论上SSD有覆写次数的限制,寿命会比一般HDD来得短,
不过SSD的读取速度理论上也会比一般HDD来得快,读取时较HDD安静,
而不同厂牌、型号之间的SSD比较读取速度也有不同的表现。
给新手的建议:
SSD不一定是必需品,但用过以后通常会回不去一般HDD,
有额外预算的话可以试试,读取速度快的话,在几个地方会比较明显,
例如从开机进入Windows桌面的速度、进入游戏内的速度都会比较快。
Power
中文称为电源供应器,英文可以缩写成PWR,
简单来说就是提供电脑内所有零组件电力(能源)的地方,
只要是电脑内的零组件,都一定需要足够的电力供应才能顺利运作,
所以电源供应器很重要,而计算电脑内所有零组件的耗电量更重要,
一般而言耗电量最大的零组件是效能强的高阶独立显示卡,其次是CPU,
而其他的零组件耗电量就比较小,
所以常常会听到一句话…
如果要买高阶独立显示卡必须要考虑PWR推不推得动。
目前用来计算零组件耗电量(功耗)的单位是用瓦(W),
一般而言电源供应器的瓦数越大,
越能减少零组件因为电力不足而无法正常运作的机会,
但除了瓦数大小之外,还必须考虑能源转换的效率,
转换效率越好,代表插座所提供的交流电透过PWR
能更加完整地转为电脑零组件所能使用的电源,
减少转换过程中间所散失的热能,也比较省电,
依照转换效率好坏排序,PWR分为下列几个认证等级…
白金牌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白牌
给新手的建议:
好的PWR会乖乖地让你的零组件正常运作,
但不好的PWR可能会一口气带走你电脑内的所有零组件
所以除了考虑瓦数与能源转换效率外,建议确认该PWR有无特殊安规(保护机制)
VGA
Video Graphics Array的缩写,中文俗称显示卡,
但实际上VGA是一种电脑显示标准,
显示卡的英文应该称为Graphic card、Video card或是Display card。
一般电脑主机的显示输出分成两种,
一种是由主机板或CPU内建的显示芯片输出,中文简称内显,
另外一种则是在主机板上外接独立显示卡,中文简称独显,
一般来说,独立显示卡的效能会比内显来得比较好,
但也有一些例外的状况,
例如AMD的GPU可能会比市面上一堆号称独显的基本显示卡来得强。
内显的显示芯片主要分为三个厂牌,包括Nvidia、ATI(AMD)与Intel,
而独显的显示芯片则分为两个厂牌,包括Nvidia与ATI(AMD),
要挑选哪个厂牌哪个型号就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选择。
给新手的建议:
(1)如果不知道该怎么比较显示卡的效能强弱,
一般而言可以参考原价屋的显示卡跑分比较。
(2)高阶显示卡的功耗惊人,请务必搭配足够瓦数的PWR一起使用
(3)除了显示卡的芯片厂牌与型号,另外一个跟效能有关的数字是bit(位元)数,
一般而言同一个芯片组型号的显示卡,bit数字越大效能越强
(4)除了显示卡的芯片厂与型号,另外一个要考虑的是独显内存的大小,
理论上若电脑主机同时提供多台萤幕的显示讯号,
显示卡或显示芯片的内存容量要够大,才能减少无法正常显示的机会
(5)MB上提供给显示卡安装的插槽也有差异,
过去有PCI与APG接口的MB,目前大部分的独立显示卡都是PCI-E接口,
而PCI-E接口又可分为3.0与2.0,数字越大代表显示卡的频宽越大,效能会比较好。
最后是PO在友版给新手的品牌套装电脑与自组电脑优缺点比较…
品牌套装电脑
优点:
1. 有时会内建正版作业系统可开机即用,不必另外花钱买作业系统
2. 全机(不包含键盘鼠标)三年保固且可到府回收故障的电脑
(根据厂商不同提供不同年限的免费收送)
3. 有些特规机壳外观做得很精致、不占空间
缺点
1. 无法自行挑选电脑内部各个零组件,
只能被动从厂商所提供的整套电脑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
2. 效能较好的套装电脑(例如某A厂牌的ROG系列)
比起同效能的自组电脑来得贵一些(C/P值较低)
3. 三年厂商保固一过,残值瞬间降低,包括内建内存也会过保固
(自组电脑的内存可以挑选有终生保固的,其他零组件过保后还有不错的残值)
自组电脑
优点:
1. 如果具备相关知识,可以挑选出最适合自己需求的零组件
2. 可以享受组装的乐趣,就跟玩积木或组装模型一样
3. 可以深度土炮,做出一台独一无二的怪电脑(咦?!)
4. 选择具有终生保固的内存,残值可能会比较高,
甚至会跟房地产投资一样,说涨就涨、要跌也很快~~XD
缺点:
1. 一定不会有内建正版作业作业系统这种怪事,作业系统要一定另外买
无论是随机版还是彩盒板都一样,
说什么免费帮你安装作业系统的店家一定有问题!
2. 如果基本知识或经验不够多,拆装过程中容易有悲剧发生
3. 如果基本知识或经验不够多,故障后只能抱回原来店家帮你检测是哪个零组件坏掉
◎补充: (感谢版友cmid05与WeAntiTVBS提醒)
还有一种是店家自己将零组件组合起来贩卖的套装电脑,称为店家自组套装电脑,
店家自组套装电脑与品牌套装电脑最大的差别在于保固,
品牌套装电脑是由原厂提供三年全机保固以及到府回收。
(全机保固期间最好不要自行更换零组件,免得因人损而丧失保固)
至于要怎么分辨两者呢?
对于新手而言,如果是在实体店面购买可能比较难分辨,
可以直接讲明要有三年全机保固且可以由原厂全省到府回收的品牌套装电脑,
或是要有内建正版Windows系统的品牌套装电脑,
自组电脑要有正版Windows系统的话一定要另外花钱购买,
有内建正版Windows系统(非30天试用版)的套装电脑一定是品牌套装电脑。
常见的套装电脑品牌有ASUS(华硕)、Acer(宏碁)、Lenovo(联想,前身为IBM)、
MSI(微星)、Dell(戴尔)、Gigabyte(技嘉)、Genuine(捷元)、Lemel(联强)…等。
至于网购,可以举几个例子让新手们看看…
品牌套装电脑
Acer:http://24h.pchome.com.tw/prod/DSAA2P-A9005S7UM?q=/S/DSAA2P
Asus:http://24h.pchome.com.tw/prod/DSAA31-A9005T7N4?q=/S/DSAA31
注意上面两个网页针对作业系统与保固的说明,
很清楚可以知道是品牌套装电脑。
店家自组套装电脑
http://24h.pchome.com.tw/prod/DSAU51-A9005T4BB
http://24h.pchome.com.tw/prod/DSAU3Y-A9005U3AC
这两台套装电脑都隶属在DIY电脑的分类下,
正是店家自组的套装电脑。
以上,希望对新手们有一点帮助,
也希望高手们可以补充不足或错误的东西,谢谢大家~~
作者: zz987654321f (Elway)   2015-03-08 16:54:00
作者: BigBananaBoy (大香蕉底迪)   2015-03-08 17:14:00
伸手牌:跨谋跨谋哩勒公杀洨
作者: edisonstella   2015-03-09 00:18:00
优文 先推
作者: winston81120 (干又忘记密码了)   2015-03-09 17:22:00
有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