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好有机会接触到NGFF M.2 SSD 所以就实际测试一些效能跟大家分享
希望能在未来选购SSD方面有让各位参考的价值。
![]()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NGFF M.2(简称M.2) 架构好了
什么是M.2? 固态硬盘就是固态硬盘会什么会分这多种!?
NGFF 全名为 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起源是Intel 为了 Ultrabook 所订定新一代标准接头
标准规格的M.2尺寸仅有42mmX22mm,单面NAND颗粒厚度约为2.15mm双面则是3.6mm左右,
比起mSATA还要小上许多
就目前来看M.2长度有20mm、42mm、60mm、80mm以及110mm 这五种
常见的是42mm、60mm、80mm
其实M.2特别的地方传输接头分为 M key 和 B key 两种
![]()
B key 传输就是走 PCIE X2 和 SATA MODE
M key则是 PCIE X4 和 SATA MODE
基本上厂商都会将电路板做成M key和 B key 共用的,以防止和用户主板接头无法吻合
https://www.ramcity.com.au/assets/images/m.2-connectors-m-b.jpg
安装方式,和安装笔电内存蛮相似的!
![]()
M.2的应用层面比起2.5吋SSD 还要广上许多,有GPS、智慧电视、游戏机、平
板电脑 等...
![]()
基于M.2的体积,小弟个人是蛮期待M.2之后的发展
来看看M.2 SSD实际效能如何
这次搭配MSI Z97-Gaming3 做测试
![]()
主角
![]()
简单介绍一下规格
180GB NGFF M.2 SSD
20nm MLC NAND Flash颗粒
传输是走SATA 6 Mode (这边要注意 如果M.2只有支援SATA 即使MB有支援PCIE也无法走
PCIE线路)
功耗约140mW
磁盘资讯
![]()
可以看到实际容量约167GB 传输规格则是SATA3
效能实测
首先来看ATTO 厂商蛮喜欢拿它数据出来当规格,所以厂商所开出的数据至少要达到ATTO
的测试数据才算水准之内
Intel标榜 读/写 540/490 MB/s
来看看实际测试吧!
![]()
读/写 550/525 MB/s 恩...水准之上,看来INTEL没有唬烂
接下来看看其他不同软件的测试吧
AS SSD Benchmark
![]()
读写分别为 433MB/s、227MB/s,这是比较贴近实际传输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4K-64thrd 部分,读写双双皆超过53000IOPS
从这样的效能看来Intel 530 M.2算是不错的一款SSD!
Crystal DiskMark
![]()
测试数据与AS SSD 差异不大9
更换其他种演算方式则测出480MB/s,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数字。
TxBENCH
![]()
跟前面几款软件差不多,算是蛮稳定的数据表现
结论:
目前M.2 SSD售价还是偏高,入手时机点还不太优,不过有意想尝鲜的朋友,可以先考虑
入手容量小一点的M.2来当作系统碟,其实这对ITX的爱好者来说算是一大福音
因为可以装在主机板上,省下一颗硬盘的空间,基本上 Intel 530 M.2 SSD表现是非常不
错! 但是价格还不到甜蜜点,加上实际传输是走SATA模式没有将M.2最大优点 发挥出来
有要考虑入手的朋友,建议可以挑选PCIE模式,整体传输水准会更上一层楼,当然如果银
弹够多的话,建议直接冲M-key,但是要注意主机板是否有支援M.2 PCIE Gen3X4
如果两边都有支援,将可发挥出最大传输效能,但是一般玩家的话 建议在观望一阵子,
毕竟Z97算是一个过渡平台,等下一台100系列在考虑是否要入手也不迟
也能趁现在抢一些便宜的SSD,这边就先感谢大家耐心看完文章,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