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我们与“视”界的距离不再遥不可及

楼主: gdmylove (gdmylove)   2022-10-20 18:27:55
杨圣弘
作家、心理师
先天全盲视障者,现任口述影像发展协会秘书长、赛斯身心灵诊所心理师、台北黑暗对话
社会企业主培训师、国家文官学院合作讲师、视障生活重建中心督导、经济部标准检验局
委员、淡江大学视障资源中心顾问
第一次走进戏院,是国中一年级和一群同学一起去“看”成龙主演的动作片《A计划》。
那次的经验让我印象深刻,不是电影的内容,也不是成龙的演技,而是如坐针毡的痛苦记
忆!
犹记得那是一部贺岁喜剧片,影片热闹,观众的笑声不断。电影开始,随着剧情,观众时
而叫好,时而哄堂大笑,我努力的想“听懂”那所有的发生,无奈只能从不断传来的吵杂
撞击声中想像,画面“应该”出现的是武打场面吧!好不容易听到零星的对话,心里又赶
紧忙着揣想,说话的人究竟是成龙、洪金宝,还是元彪?那所有的自问自答,当然都只有
未经证实的答案!于是,继续努力的想跟着大家哄堂大笑,最后还是只能尴尬的呆坐在那
里,期待电影赶快结束。
好不容易撑到了散场,却又是另一个煎熬的开始!同学们续摊吃牛排、聊电影,他们你一
言、我一语的,说著成龙有多帅气、洪金宝有多勇猛,聊得不亦乐乎,我则只能在旁专心
地吃著牛排,像极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局外人,你大概很难想像,对我来说,那心情有多复
杂,场面有多尴尬!
在参与推动国内口述影像服务的这些年里,经常有人问我,提供口述影像服务,不就是让
视障者多了一些休闲娱乐的机会吗?就算少了这样的服务,视障者的生活应该也不会有太
多的影响吧!的确,如果我们把视障者的生活圈子,限定在同为视力不便的族群范围,那
么,或许影响真的有限。但现实来看,从就学、就业到社会参与,视障者与一般人的人际
交流,却是必然且必要的。
研究显示,人们日常的资讯,超过83%都来自视觉,甚至语言沟通的素材,也多与眼睛所
见相关。因此,口述影像为视障者开启了一扇通往“视”界的大门,它的意义不仅止于提
供视障者休闲娱乐的机会,更重要的,它让视障者有了“接近”、“认识”甚至是“学习
”视觉资讯的可能,而那正是参与社会的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当然,要做好口述影像服务,是需要有一定专业的。我曾经“看”过一部提供口述影像服
务的电影,影片结束,我还是大半搞不懂剧情,后来在朋友的解说下,才知道口述旁白只
是交代了个别人物的肢体表情,至于场景的转换、人物间关键性的互动等,口述旁白都遗
漏了。还有一次,“看”的是悬疑的推理片,影片开始,口述旁白就给了破梗的答案,当
下我并不知道一般的观众还在享受推理的乐趣,心里还在嘀咕,答案已经说得那么清楚了
,怎么还在故弄玄虚,真是错怪剧组的用心了。
这次无限影展播放的《逆光飞翔》口述影像版,算是口述影像服务专业度很高的影片,相
信除了视障者一定可以“看懂”外,想更认识专业口述影像服务的朋友,也很值得“戴上
眼罩”,感受什么叫做用耳朵也能“看懂”电影的乐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