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大稻埕。面对课本中被抹灭的历史

楼主: k640640 (640)   2014-02-12 15:47:13
一部能够被社会广泛讨论的电影是好的,正反两陈的声浪,能够督促台湾电影品质向上提
升,但我觉得拘泥一个角度去攻击,也不尽公平,一部电影的价值,还兼顾到票房、娱乐
、艺术和文化。
《大稻埕》我依然肯定它,我感激借由这部电影让大家有机会去了解过去这一段历史,虽
然剧情片面又错置,但这是一个契机。我心里头着实有很多疑问,因为这段历史在过去课
本中轻描淡写,我觉得才是社会更要关注的议题。
建议阅读图文完整版:http://k640640.pixnet.net/blog/post/55890672
简易文字版:
《大稻埕》不只是搞笑的贺岁片规模而已,也重现了大稻埕当年的繁荣,以及带出了台湾
国父-蒋渭水的故事。
原先看预告片的时候,我就当作阖家欢乐的贺岁片去看待,片型类似台式笑料十足的《大
尾鲈鳗》、《鸡排英雄》、《阵头》、《总舖师》,但《大稻埕》又多了更多杂揉元素的
包装。
有些人用历史剧的角度去检视,有很多细节考究不够严谨,尤其在配乐上误用《望春风》
、《雨夜花》等台湾歌谣年代饱受批评。其实当艺旦们一起唱林强的《向前走》,我有惊
喜也有惶恐,这应该是导演对于自身时代寄情所添加的剧情。
一部能够被社会广泛讨论的电影是好的,正反两陈的声浪,能够督促台湾电影品质向上提
升,但我觉得拘泥一个角度去攻击,也不尽公平,一部电影的价值,还兼顾到票房、娱乐
、艺术和文化。
我分享几位好友的评论,给大家参考。
P小姐:“如果凡事都讲求史实或是过去的血泪,那娱乐也就不用讨论了。你会去跟史学
家计较真实的历史,但你跟小说家计较,不是很奇怪?就跟一系列武则天的电影一样呀,
那个年代出现神龙也很诡异吧?
台湾的电影产业需要能相容更多声音,才有机会在大量的产品与产业架构里,出现真正质
的成品。如果好莱坞电影只有辛德勒之流,那回到未来就不可能发生,对吧!”
H小姐:“电影有创意、娱乐的部分,是否符合史实并非必要,甚至有的是一种艺术 (如
果不在意票房的话),特别是该片定位贺岁片,非纪录片或史诗大作,从历史考究的角度
去检讨此片不太适合。如果说这部片不够好笑,剧本创意有点老套,或除了笑点缺乏意涵
或深度等等比较合理!”
纵使导演历史考察的不够明确,加了很多不符时代的娱乐效果,但我想一部电影本来就需
要兼顾商业和票房保证的需求。
我身边所有看过这部片的人,都为片中蒋渭水致力于“倡民权,争平等”,深受感动甚至
落泪,这部片的重点不是大稻埕,而是蒋渭水启迪民智的故事,而是为自己争取自由的勇
气,也让社会大众明了为什么过去这几年开始推崇台湾的国父“蒋渭水”。
《大稻埕》我依然肯定它,我感激借由这部电影让大家有机会去了解过去这一段历史,虽
然剧情片面又错置,但这是一个契机。我心里头着实有很多疑问,因为这段历史在过去课
本中轻描淡写,我觉得才是社会更要关注的议题。
你可曾认真看待,那些关于蒋渭水的纪念资讯?而我们为何纪念?
国道五号又名“蒋渭水高速公路”(陈水扁总统任内,行政院于2006年6月14日命名),
台北市大同区有一个蒋渭水纪念公园(马英九台北市长任内2006年成立),拾元硬币有一
款蒋渭水纪念流通币(马英九总统任内2010年发行),蒋渭水墓园位于台北市六张犁芳兰
山。
我心里头起了好多疑窦,为什么在过去的10年内,社会上不分蓝绿纷纷推崇蒋渭水,而他
在我的记忆片段里竟如此模糊,他为台湾留下什么贡献,我几乎不甚了解?
我马上Google到了维基百科,马上获得清楚明了的答案:
蒋渭水一生有四项深刻影响台湾历史的重要事业:
一、创立第一个全台性的文化组织“台湾文化协会”
二、创立第一份台湾人的报纸“台湾民报”
三、创立第一个现代意义的政党“台湾民众党”
四、创立一个全台性的工会组织“台湾工友总联盟”。
在这四个足以代表蒋渭水各阶段社会运动成就的组织当中,
发轫最早,并且对台湾民众最具有启蒙意义的,
即是成立于1921年10月17日的台湾文化协会。
立会明列以“助长台湾文化之发展为目的”。
他一系列推展民众文化提升之作为,包含发行文化会报、办理文化义塾、举办文化讲演团
、设立文化书局、开办各类知识讲习会与夏季讲习会等,不但成为1920年代台湾启蒙运动
之滥觞,更是20世纪台湾“本土文化”与“世界文明”接轨的先驱。
当时人称“文化头”,他却自比为“文化钟鼓手”与“文协机关手”的蒋渭水,实可称为
启蒙台湾文化的“台湾新文化运动之父”,曾经协助国父孙中山推动二次革命。
看完这些史料之后,我更加纳闷,若蒋渭水启蒙了台湾文化,对于台湾历史有深刻的影响
,那么过去的历史课本到底交给了我们什么,省略了哪段史实?
我翻开我这一代国中历史课本,我想从过去的课本上找到蛛丝马迹,重建我的历史记忆。
●国民中学教科书-认识台湾(历史篇),国立编译馆主编,中华民国八十六年八月 试
用本。
▼封面
▼封底
第八章、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教育、学术与社会
第三节、社会运动
▼80-81页,要求政治改革
▼82-83页,启迪民智
▼84-85页,改善农工待遇
▼蒋渭水唯一出现一次名字的地方
翻完这几页,让我最意外的大发现就是...蒋渭水的篇幅少的可怜,这段历史里一枝独秀
是... 林献堂(出现3次),不仅比蒋渭水有份量,还贴心的附上大头照,蒋渭水在课本
中被稀释到,只有陪衬的效用(出现1次)。
读到高中,课本开放一纲多本,不再是国立编译馆统一编印,这段历史的论述就不一样了
,林献堂看似仍凌驾在蒋渭水之上,但对于蒋渭水有多所着墨了。
●高级中学教科书-历史(下),教育部审定,龙腾文化事业公司编印,中华民国九十年
十月第四版一刷。
第十二课、日据台湾
▼181页
▼182页
▼183页
那时代历史课本上,尊林献堂的因素是什么?近年来开始把蒋渭水神格化是因为政治目的
吗?由于我才刚开始研究,因此提出了假设性的疑问,都可以留待大家讨论。
看完了自己年代的国高中历史课本,我开始好奇当代课本会如何如何论述这一段历史?有
空来去书局瞧瞧。
怪不得蒋渭水的历史情结,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只好私心的认为蒋渭水跟李李仁一样帅
了(大误),我又要被卫道的历史学者批了...。
▼补上蒋渭水先生照片
在网络上查询到,原来民国40年适逢蒋渭水逝世二十周年,国民政府曾经盛大的举办一场
纪念会,当天高官云集。
蒋中正甚至赠送“民族正气”匾额,代表蒋渭水为民族尊严的不妥协精神,坚持到底,直
到生命燃尽的最后一刻。
历史有太多吊诡,纪念也有很多目的性,功利的说也许是为了争取民族认同的情感,到底
谁才是消费蒋渭水呢?期许大家能借由这部电影,一起去珍视所有曾经为这片土地奋斗的
人。
蒋渭水投入社会运动前,曾经在大稻埕开设“大安医院”,以及经营“春风得意楼”酒家
,他的生活曾经不虞匮乏,甚至可以说是社会上流人士,后来他抛弃了富贵荣华,舍身投
入社会运动,因伤寒病逝享年41岁。
▼大安医院旧址(延平北路二段义美门市)
▼《台湾民报》总批发处(义美食品门市隔壁)
▼车上载的就是《台湾民报》
▼整部片的灵魂出现了“同胞须团结,团结真有力!”
蒋渭水很聪明,因为台湾报纸管制严格,将《台湾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经检查后输入
台湾。
《台湾民报》不仅开启民智、介绍新知,更以批判立场反映本土舆论,被誉为“台湾人唯
一之言论机关”、“台湾人唯一喉舌”。
▼庄协发 港町文史讲堂,《台湾文化协会》在此成立讲堂。
▼李临秋故居,1930年代谱出脍炙人口的《望春风》。
导演叶天伦一家三代世居大稻埕,不难想像为何导演要冒着窜改历史的疑义,提早10年纳
入了望春风曲目,毕竟这首歌不只是大稻埕的光荣,更是闻名世界的“台湾调”。
▼整修好的“大千百货”,台湾第一家引进电动手扶梯的百货店,静待古蹟活化利用。
大稻埕就在我家旁边,过去这几年,我慢慢的去了解,原来大稻埕曾经是台湾最一流的国
际城市,也是最悲伤的228事件原爆地。我希望会有更多人因为这部电影关注到大稻埕这
个地方,甚至愿意走进去深度了解这个地方。
▼228事件引爆地,感受时代拉扯伤口的震荡。“天马茶房”前的查缉失控,开始延烧整
个台湾...。
大稻埕原先类似艋舺“副都心”,随着艋舺河道淤积不再适合商船出入,这才让大稻埕逐
渐兴起,取代艋舺成为台湾外销经贸中心。
19世纪末开港后,大稻埕外商云集,做的是全世界物流贸易,各国领事馆也都设在这里,
甚至比现在台北大都会还要国际化,全台湾最热闹的戏院就在永乐座,最流行的歌曲都从
大稻埕发迹。
▼陈天来故居
电影以台湾先驱画家郭雪湖“南街殷赈”画作做为美学设计,以动画重现了大稻埕繁荣的
空照图,整齐又美仑美奂的洋楼,美的令人惊奇这曾经是台北;剧组也在传艺中心重现旧
时的迪化街景,这方面我有感受到导演的用心和诚意。
大稻埕是台湾唯一一条硕果仅存“活”的老街,仍然百年如一日的维持着商贾面貌,不似
台湾其他老街多已商场化、观光化。如果有外国朋友来台湾,不妨带他们来迪化街走走,
就能看见最真实的老街。
▼霞海城隍庙
▼求姻缘的好所在,我一直鼓励大家直接在门口办联谊最快。
▼有记茶行,保留百年制茶历史。
台北市为了维护大稻埕老街,也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由于这些老屋不能拆要修复历史街
区,土地上不能盖的楼层空间,都容积转移到了其他地区。建商也因此以低价抢购大稻埕
老屋,获得更多容积奖励,得以在信义区和大安区精华地段盖高价豪宅,赚取暴利。
这几年大稻埕越来越多老房被修复,市府也在进行“URS都市前进再生基地”的活化,愈
来愈多文创店家一一进驻,每次来大稻埕都可以看见不同的新开店,但还是不要过度发展
才好。
▼小艺埕-印花乐
▼小艺埕-Bookstore 1920s,1920年代的世界和现今一样精彩。
▼民艺埕
▼民艺埕-Le Zinc洛咖啡小酒馆
▼老桂坊-火柴盒就是过去的传单一样重要,保留了相当多历史的发展轨迹。
这篇文章主轴不是影评,也不旅游,也不文史,我不喜欢妄加褒贬,我只想用我的角度,
忠实的还原历史,让大家更认识大稻埕,想进一步走进大稻埕。本篇文章我已经截尽所能
的考究,若有缺漏还请大家包涵。
最后,期许大家都能为自己好好的打拼,勇敢创造自己的黄金年代。
作者: wingl   2014-02-12 21:27:00
用心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