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 没有不夺牌的选手,就没有顶尖运动员

楼主: cheapchip95 (cheapchip95)   2021-08-04 07:33:56
转自公视有话好说粉专 石明谨的访问
————————————————————-
黄金计画 #东奥 奏效 夺牌奖金洒币加码
石明谨》没有不夺牌的选手,就没有顶尖运动员
.
台湾队在 #东京奥运 创下史上最佳成绩,在赛场上让大家共同屏息、一起感动,杨勇纬、戴资颖、郭婞淳、麟洋配、李智凯......,诸多夺牌选手,也成为全民注目的运动明星。
.
东奥选手陆续回国,许多县市政府、企业家纷纷加码奖金鼓励选手;也有人认为,好成绩显示体育署从 2018 年开始投入 3 年 12 亿,重点栽培菁英选手的 #黄金计画,终于开花结果。
.
这是否为台湾体育带来新的希望?知名球评 #石明谨 来到节目中分析,指出运动产业的养成无法单凭菁英培训,更应该看到奖牌之外的运动员,才能走得更远。
.
.
.
石明谨:
.
我们必须知道:所有黄金计画里面的选手,都是从不黄金开始的。
.
没有人从小学五年级,就知道 20 年后会拿到奥运金牌,运动员绝对不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应该看见的是整体运动的“#金字塔”──金字塔没有底部,即便有顶尖选手,也是会垮掉的。
.
金字塔最上面,当然是顶尖、可以拿奥运奖牌的运动员。接下来有一群可能有奥运资格,或是在边缘的竞技运动员。下面还有很广大的国内运动员。再来则是全民的运动人口,大家都可以去参与。这样才是金字塔。
.
如果你只关注前面最顶尖的,虽然这些人夺牌了,我们会很高兴,可是黄金计画只有 38 个人,那么那些没有夺牌的选手,或是经过长久努力,在取得奥运资格边缘的选手,谁来支援他们之前的训练?没有支援的时候,这些人是怎么站上这个选手的位置?
.
你去想想就知道──就算是戴资颖,她也没有从小就什么黄金计画,她也必须靠自己和其他资源。所以对每一个阶层的帮助,都应该做得足够,而不是只聚焦在顶尖运动员身上。
.
四年前里约奥运结束时,我就呼吁过:台湾人不应只把目光投向夺牌选手,因为没有这些不夺牌的选手,夺牌选手是不会出现的。没有教练、没有防护员,甚至没有对手,你怎么可能成为顶尖运动员?
.
我最怕的是台湾将夺牌视为唯一目标,然后还进行“军备竞赛”:我每个县市加发奖金三百万、五百万,另外一个县市要不要发六百万、七百万?给予选手鼓励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当你把很多资源放在这些已经得奖的人身上,一直叠加他的奖金,这种资源运用方式就如同放烟火,只是昙花一现。
.
如果我们陷入奖牌的迷思,无法打破只资助顶尖运动员的想法,一时的成绩其实都只是假象。#戴资颖 今年 27 岁,假设她真的打完巴黎奥运,31 岁退休好了──那么现在台湾 20 到 24 岁的选手,有没有人可以接戴资颖的班?其他运动也是一样。
.
过去台湾有很好的运动,像是台球、保龄球。我记得我唸中学的时候,有一阵子你在台北市随便开车撞到一栋建筑物,就是保龄球馆。可是现在呢?台湾也曾经出一整批的台球好手,甚至新加坡、中国都来挖脚。可是现在呢?都不见了。
.
如果在每一个运动都用这种昙花一现的方式,长远来讲是有害的。我们必须去考虑,在金字塔的每一个阶层当中,怎样去推动它的产业,怎样让资源分配均衡茁壮──顶尖的黄金计画很好,那接下来你第二层的“白银”计画呢?第三层的“青铜”计画呢?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木头”计画呢?
.
这些决定了体育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为什么先进国家不用推黄金计画?因为它的运动金字塔已经很完整了,拥有顶尖的职业选手,以及广大的基层,就像美国小孩几乎都会两、三项运动。英国奥运选手并没有夺牌奖金,因为他已经是职业选手,追求奥运是自我挑战与荣耀,有或没有奖金并不是重点。
.
所以除了黄金计画,接下来的层面以及周边:防护员、教练甚至是对手,这些人如果没有人照顾,顶尖的运动员,不会永远站在顶尖的。
https://www.facebook.com/218049788253193/posts/4693950990663028/?d=n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