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浅谈台湾畸形的奖金制度

楼主: larru (脚不是我的)   2021-07-31 08:47:43
台湾“人民”把奥运视为“国家存在”的表现
所以对于夺牌的想法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但是后一句却是没人敢说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所以我们用重赏拿牌其实是社会的展现
其实看看奖牌榜后几名也是有大家认识的
别人难道就输给我们吗
而对于能职业化的运动项目
奥运对于选手来讲除了爱国心以外重要性很低
而对于其他项目“举重”“射箭”“跆拳道”
这类型除了“相忍为国”想不到其他做法
台湾人民对于“奖牌”“第一名”的执著如果没改变
势必会做出方式让选手代替民众去争取
只为了民众心里那份渴望
到今天为止多数人民对于体育竞赛还停留在“没冠军就没未来”
但是真正职业化的产业只要争取在名单内都能过的不错
每个奥运单项都认为他们在推广运动
但是大家认知上推广成功与否是用“奖牌”来决定
因此要放弃谁支持谁都是难以决定
毕竟拿到牌全民高潮
而真正该把能职业化的运动也跟着这些特殊项目一起搞
自然看到各种运动目标只剩“夺牌”为唯一目标
对于全民共识“头脑简单 四肢发达 小孩绝对不要碰体育”就自然形成
所以别怪国家为何如此操作
毕竟这种负循环也是由全民组成的
大家都不想参与 掏钱最快才会是全民共识
毕竟别人家的小孩死不完
※ 引述《a88050488 (台湾巨砲陈江和)》之铭言:
: 这篇可能在这时机有点政治不正确,但是我必须要以自身专攻公共政策的专业来发表浅

: ,提出台湾目前运动环境的出路与改革方式。
: 直接破题:奥运奖牌高额奖金及终身月俸制度是个非常不负责任的作法。
: 台湾整体社会风气对于运动员的期待就是“为国争光”,老实说这样子根本就是在情绪

: 索运动员,你从来不会听到美国说谁谁谁拿金牌是美国之光吧,因为荣誉、利益、前途

: 努力都是运动员自己争取来的,他们能靠这项运动让自己得到极高的商业价值,那就是

: 种本事。
: 这就牵扯到大家对于运动的认知,但现今全世界的体育赛事都是以市场制为主,即增加

: 演性、话题性来增加相关产业收入,这些收入包括转播金、广告费、周边商品、运动用

: 、门票等等的商业价值。
: 所以为什么各大运动赛事都在积极的增加可看性,就是跟以往那种胜负为主的体育模式

: 然不同了,而是想办法捧出明星,想办法维持竞技平衡,想办法制造话题,让大家觉得

: 比赛好像在看电影一样刺激,好像在看一场秀,这在未来会越来越明显。
: 先进国家的作法,绝对不会说你去拿牌政府给你高额奖金或是月退俸,假如发生在美国

: 政府给柯比或给菲尔普斯一年几十万美金的月退俸,早就会被骂死了好吗,他们选择提

: 良好的运动环境,让企业去赞助去培养。
: 另外一种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就是这种,他们像是一间公司,我会给予你运动员薪

: ,你运动员必须为国争光,你奥运拿牌我也会给你绩效奖金,但同时你的商业收入公司

: 有份。
: 他们透过这套制度,使他们大量投入的资金得以回收,并且得以永续发展。
: 这个观念很重要,另外一个发高额奖金国家的新加坡,他们是国企统包,财政比台湾健

: 几十倍,达到一定程度的均富,根本不用担心资金能不能回收。
: 但是台湾现在的作法就是政策买票,政府说我砸在运动产业一年几百亿,给选手一年几

: 万,拿奥运奖金两千万什么的,大家就不会靠北说政府对运动员待遇差,接着就会继续

: 码,砸更多钱在里面,大家就会觉得有进步了
: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钱怎么回收?
: 这种“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做法,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 运动环境好转 夺牌数增加 成本越来越高 删减预算 运动环境劣化 砸

: +奖金提高 运动环境好转 夺牌数不小心增加 成本越来越高?
: 有些人会说,奥运金牌本来就值得几千万啊,的确是值得啊,但是应该不是透过政府豢

: ,而是其自己争取应得的商业价值与声量赚来的,台湾人很奇怪,时常替强者担心能不

: 赚得到钱,成名之后这些奖金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小case,成功的运动员可以靠一百万种

: 法赚钱,同时他们也没有义务把这些钱回馈给政府,而对政府财政而言,终身月退俸造

: 的钱坑却会排挤到整体的运动环境。
: 当初军公教18%就是这样子,台湾政府缺乏永续理财观念,而当时的社会也觉得他们应

: 的,结果现在要年金改革引起轩然大波,毕竟洒钱容易收回来难啊,现在这些选手年轻

: 壮,你觉得给他们奖金很合理,但五十年之后呢?这些运动员变老人坐轮椅了每个月还

: 领几十万的月退俸,会不会到时候又被那时候的年轻人斗成吸血鬼?这些真的都有可能

: 生,尤其未来各位的劳保都有可能破产了。
: 所以才需要一套真正健康的作法:
: 运动员最不缺的就是成名之后的奖金,最需要的是默默无名时的支撑与补助,台湾目前

: 方面的基层运动环境都慢慢起来了,对于基层运动员也有补助与专属训练环境,这都是

: 确的方向,但是还有一点就是政府必须要推行体育保险,类似劳保的概念,给自己国家

: 培训选手一份保障,包括:
: 1.未能打出成绩引退之后?
: 2.突然受伤生涯报销之后?
: 3.国手生涯退休以后?
: 让选手无后顾之忧,尽全力的在场上发挥,其自然会去争取自己的价值,然后鼓励菁英

: 育人才出国学习,一种台湾市场小那就出国去打拼的概念。
: 台湾一直以来习惯的作法就是投资菁英,并且期待菁英能够回馈社会。但这个简单来说

: 是情绪勒索,你领政府的钱一定要为国争光,然后国际赛用征召等字眼。台湾社会对于

: 动员的心态也是,认为运动员该代表国家,该高道德标准,但其实不然,现代运动员是

: 表演者”,是“商业者”,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那些厂商找到奥运金牌代言也不是因

: 他这面金牌,而是他的商业价值,很正常,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 林书豪那时候去拍广告去拍MV很多人都会酸“练球好吗”,只要有当打时期的运动员踏

: 演艺圈,很多人都会认为其不误正业,但其实这些才是成功运动员真正的“本质”,运

: 会成功绝对不是靠输赢吃饭的。种种的包袱才是让台湾运动环境一直低迷的原因。
: 有些人说运动员为国争光,代表国家荣誉,而且到达那样高度很难,要不然你可以去试

: 看,政府给他月退俸很值得啊?
: 郭台铭那种高度难不难?对台湾的贡献有比运动员低?周杰伦是不是台湾之光?李安是

: 是台湾之光,但你绝对不会期待政府给他们一个月十几万月退俸到终身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