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无限映像》用 4K 行销台湾高画质全球

楼主: cowbecowmu (靠北靠木)   2017-08-22 23:39:37
http://zeekmagazine.com/archives/49307
文字:Martin Tsai / 图片:民升企业、无限映像
http://i.imgur.com/gfpZpoi.jpg
世大运既然有“小奥运”之称,那就其他大型国际赛事一样,除了赛事活动本身相当重要
之外,broadcast(广播,也就是电视、网络的转播)更是另一个相当重点的申办条件,
也是预算项目中的关键。而在这次台北世大运中的转播,区分为各个运动项目的转播以及
开闭幕的转播,其中各类运动项目的转播,对台湾的电视圈来说,这次的规模可是空前的
盛大,几乎是各家电视台都投入了设备与人力。而活动帮也在世大运开幕前深入了活动现
场,专访到负责现场拍摄端SBC(Substitute Broadcast Center,副转播中心) 的无限映
像制作有限公司,由副总经理 林家纬来分享这次整个转播工程,要如何让国际看到台湾
高水准的广播技术。
http://i.imgur.com/LqCsLWV.jpg
这次世大运传播可说是电视圈的团结,
让无限映像能够有足够资源来完成这样艰钜的挑战。
无限映像制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限映像)在转播工作上已经有超过10年的经验,因应
这次世大运如此盛大的活动,无限映像基于过去跟台湾各个电视台都有多年的合作经验,
所以在统筹与沟通上是相当的流畅。而根据林家纬表示,这次世大运的转播当初在招标的
时候原本是由民视得标,后来因特别因素而放弃。接着就由华视为主标,代表三个单位联
合得标,由华视负责IBC(International Broadcast Center,国际转播中心)、纬来则是
由旗下体育台来负责台湾的播出平台,而无限映像就如前段所提的SBC副转播中心,主要
在各竞赛场馆内建置影像录制的硬件。
4K画质 从演唱会纪录到卫星全球放送
而这次世大运的规模,开闭幕加上23种不同的体育赛事,要规划SBC副转播中心可不是一
般民间制作公司能够承担这样的业务。加上这次依照FISU(国际大学运动总会)所提出的需
求,跟奥运一样全部都是以4K画质来进行转播。虽然目前台湾的收视户的高画质是以HD为
主而已,只有公视在特定时段进行4K讯号的测试。不过林家纬表示,这次重点项目都使用
SONY的4K/60P的高倍速摄影机来进行录制,主要的目标不是针对台湾的收视群播放,而是
为了让来自全球的收视户能够了解台湾的转播技术已经能做到目前业界最顶尖的标准。所
以无限映像这次也向法国Global Cast租用3颗能够转播4K讯号的卫星,要把开闭幕的4K影
像的参数透过FISU发送给全世界有合作的各大电视台,特别是下一届奥运的主办国日本,
更是相当关注于这次台湾4K的转播,因为在日本4K收视户已经是主流。
http://i.imgur.com/uPHwAkK.jpg
4K高画质转播在台湾体育赛事还不常见,这次世大运就是一次大跃进的机会。
我们也访问到这次世大运电视转播组的顾问陈如云,针对这次使用4K/60P这样的转播规格
,他表示现在NBA、MLB以及奥运这类大型国际赛事都是这样的规格,而无限映像其实在台
湾大型演唱会已经有不少这样的经验,从2015年开始投入4K技术的应用,从第一场4K录制
的江蕙演唱会开始,后来包含总统就职、五月天演唱会、公视柏林爱乐等,在台湾讲到4K
录影,无限映像有着独家领先的技术和统筹能力。
http://i.imgur.com/ZRHVH5w.jpg
4K转播车搭配法国来的小耳朵,进驻世大运开幕式现场测试。
开闭幕表演 全球转播 技术超水准
首先重头戏就是开闭幕,林家纬表示开闭幕是一种大型晚会节目型态的演出,在单一场地
中呈现。不过在机器的架设上可是下了大工夫,开幕动用4K/60P摄影机21机,闭幕为16机
,要从各个角度捕捉精彩的表演传送到全世界。而林家纬也透露机器架设选择上的挑战,
因为这次开幕表演许多空中的演出,空中的演出也就代表着画面中避不掉绳索的干扰,如
何在这样的干扰下尽量呈现出完美的画面考验著21个摄影师的经验,并且还借来了全台湾
唯一一个大型18-50m的机械手臂,加上高倍数的镜头与空拍机,让开幕表演的画面能够以
最完美的角度呈现在世界眼前。
http://i.imgur.com/NHsgDka.jpg
Robycam租金昂贵,在台湾可是相当少见的高档设备。
http://i.imgur.com/IXZdUTs.jpg
这类型高档次的摄影设备,是由民升企业协助租用。
而闭幕式的录影,其实对无限映象来说,就跟一般大型演唱会无异。不过这次比较特别的
部分是从国外租来了台湾少见的Robycam空中万向摄影机,利用空中3D绳索可以多点取角
度,营造出如同飞行的拍摄感。先前在五月天也有使用过这样的摄影机,不过费用相当昂
贵,所以五月天之后就只有世大运能负担的起这样高档的器材。而Robycam不只在闭幕表
演上使用,特定赛事上如田径,使用也能有俯瞰的效果,还有不同于以往的追焦角度。
23项体育赛事转播 本土+国际团队 使命必达
至于其他赛事的转播,23种赛事使用了大约250台的HD摄影机,不包含特殊配备。而像是
水池的比赛是台湾比较弱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特殊配备需求之处,无限映像也从澳洲聘请
团队带Dive Cam来台湾,也都是符合奥运指定的规格。包含跳水项目的垂直拍摄高速摄影
机,也都由澳洲团队来台施工,摄影机轨道吊点施工不易,承重度又必须达到200多公斤
,光是结构就花了数十万。另外水底遥控摄影机、游泳池畔轨道摄影车,也是澳洲团队来
支援,使用八倍速的480P高速摄影机才能拍出如同奥运的效果。
http://i.imgur.com/BTw9Zhc.jpg
Robycam在这次世大运中出现在不少场馆,租用价值得到完全的发挥。
http://i.imgur.com/zbqDDx4.jpg
游泳池畔架设轨道由澳洲团队来到台湾执行。
http://i.imgur.com/vVkqbS3.jpg
高速摄影机的滑轨建构,是运动比赛项目重要的设施。
http://i.imgur.com/0aHSSfP.jpg
水上竞技项目由澳洲团队来到台湾进行建构,这也是台湾缺乏的技术。
http://i.imgur.com/nm3HkSX.jpg
这次为了符合FISU所提出的转播需求,让台湾在运动转播上跨出了相当大的一步,林家纬
表示当初一看到FISU的需求,台湾的转播技术大概能负担的程度只有70%,所以其他30%也
大手笔找来了国外专业团队。而找来国际团队不只是单一次的任务支援而已,台湾人员从
旁协助或是一同受训的经验,也培养了不少专业的人才在体育转播上。像是体育赛事最重
要的慢动作重播镜头、选手的表情肢体纪录,为此无限映象不只从比利时租了20套EVS系
统,还特别聘请纬来体育台导播来授课,一次操作30套EVS系统的规模真的是台湾少见。
http://i.imgur.com/tJRLmRe.jpg
如何让国外的技术能够留在台湾,人员从旁协助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http://i.imgur.com/ZMzx5Ta.jpg
EVS这次多达30套,也是台湾少见的规模。
http://i.imgur.com/VuFte4q.jpg
而世大运电视转播组顾问陈如云也补充道,这次在世大运的高水准转播上台湾团队算是克
服了不少的难关,动用了整个电视圈的资源才有这样的规格。光是从预算来看,这次台北
市政府在传播的预算上跟上一届光州世大运相比,大概只有40%,从原本IBC+SBC的预算编
列了3.3亿,到后来FISU追加需求而增加到3.8亿,是韩国办光州世大运的一半,但是在高
画质转播与专业度上,可是丝毫没有折扣的空间,就连计时计分、比赛转播的字幕和效果
,也都是请到了奥运的合作单位Atos负责,这些成果除了是台湾所有电视媒体的大团结之
外,无限映像的专业统筹与投入,也是相当关键。相信这次世大运能够以最棒的画质传递
到全世界去,让更多国家认识台湾,也让所有来到台湾的选手能够感受到台湾办大型国际
赛事,在转播上的专业度。
作者: for40255 (66不能亡)   2017-08-22 23:51:00
好酷
作者: blazers08 (我是传奇)   2017-08-22 23:53:00
推个
作者: klandakuei (把ㄅㄨ)   2017-08-22 23:54:00
作者: yang1026   2017-08-22 23:55:00
民视只想赚制作费而已 偏偏又这么难赚至少还有纬来阿 在体育摄影方面 培养不少人
楼主: cowbecowmu (靠北靠木)   2017-08-22 23:58:00
纬来规模又不算大 而且他吃不下来
作者: yang1026   2017-08-23 00:00:00
纬来至少培养了一些人才 台湾有其他家电视台做到吗
作者: zacklee0630 (小铁)   2017-08-23 00:14:00
作者: asdfgh0920 (A醬)   2017-08-23 01:06:00
推一个
作者: aa85ss20 (跳痛)   2017-08-23 03:51:00
作者: marrylamb (瑪莉羊)   2017-08-23 07:15:00
慢动作重播的感觉还有拍摄技巧跟奥运感觉很像 当时就觉得导播应该不是台湾人XD
作者: dimple0119 (dimple)   2017-08-23 08:50:00
推~
作者: yah13305 (martos)   2017-08-23 11:22:00
这次转播超有质感的阿 国际赛等级
作者: ligongsia (哩供瞎)   2017-08-23 20:1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