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考人类已解决的问题
第一个观点,李远哲的看法是:“考试是考不出到底这个人有多大的能耐。考试考的是人
类已经解决的问题,别人都已经去做了,老师从来不去考老师不会的事,他怎么会去考他
不会的事呢?”
因此,“当你把所有时间放在考试,你一辈子就会被糟蹋掉,”今年三月二日,他在一场
对台大学生的演讲上“生活在急速转变的世界里”,对未来的社会菁英提出警告。
考试名次既然价值性不大,究竟什么才能产生价值?
李远哲说,五十年前,父母亲希望孩子进到大学后可以学得一技之长,然后靠一技之长走
遍天下,这在过去是行得通。但现在的社会,如果还想可以靠一技之长走遍天下的话,他
会说:“时代不一样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面,很多重复操作的工作都已经被机器人取
代了。留给人类做的事情,往往是变化多端或是令人惊讶的事情,这需要拥有能够适应变
化的智慧。他分析自己的历程,过去累积的很多知识,随着岁月都慢慢地忘掉,没有多大
用处,但是很有用的是:“自己学东西的习惯,是一辈子享用不尽的。”
“人生是长跑,不应该拚命读书赢了上半场,下半场就没了持续力。”专研资优教育的师
大特殊教育系教授吴武典比喻,第一名的学生如果为了维持第一,把所有的资源都拿来读
书,自然会排挤掉发展人际关系、领导力或是其他兴趣的机会。父母以为考第一名就等于
能考上好学校,而考上好学校又等于未来能出人头地,如果一再这样画上等号,忘了培养
孩子成为有学习目标的人,可能留下遗憾。
张文瑜,三十二岁移民美国的家庭主妇,儿子才六岁就开始上滑雪课、潜能开发课。“我
很怕他跟我一样,所以要让他多学、多玩!”
“考试争第一,是投资现在,教育是要投资未来。”吴武典认为,“第十名现象”的主要
意义,是“观念上的暮鼓晨钟”——即使不是名列前茅,成绩中庸的学生还是有无穷潜力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成绩真的不能特别反映出什么,孩子的未来路很长,变量是很大
的。正如前教育部长黄荣村所说:“他还在学习,你要他赢什么?我们要让他去赢未来!
”
=================感 想===============
第一句话,考试,是考人类已知(解决)的问题。
好像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到最近才有人对我说过这句话。
而当时我把它当什么呢? 或许有点嗤之以鼻,或许觉得有些老调无聊吧。
不过真的认真想想,显然不是考试真的没用,而是我们实在考太多了。
如果到现在还像高中一样,每天得要准备隔天的考试,
这样我就不能看discovery,看national geography,
看一些有的没有的,却能启发一些自我思考的东西。
而到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黄荣村的讲法虽然还算实在,可是功利主义的意味浓厚。
台湾社会文化的走向,已经变成以功利为主,不仅不能输,还一定要赢。
赢什么呢?赢我们心目中的什么呢?
有时候看日本的节目,两个老夫妻用半生一心一意的栽培日本第一的番茄,
或是年轻人努力琢磨自己的手艺,创造艺术品,灌注理想。
看节目的当时,你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赢谁,或是能够赢谁,
不过他们却有一个共通的特质,就是了解自己。
我现在的老板,给我看过一篇美国大学教授在大学开学时的演讲词,
叫做"教育的目的"(The Aim of Education)。
落落长的一大堆,我只记得他说,教育的目的,在让我们了解复杂的社会(世界)
从中寻求到某种规律,或是道理。
我想,要了解复杂的社会,就必定要去注视这个社会,
而现今的社会绝对是多元的,并不是单一价值的。
所以,教育的目的也不是像黄部长说的,投资现在以赢未来。
而是去相信、去判断,各种价值的价值。
现在的教育只会让人人想变成林百里、郭台铭。
我也很想成为林百里、郭台铭,但是我不是。
但是教育并没有教我,当我不是的时候,我应该如何安身立命。
这不是太可悲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