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NTU 看板]
作者: Rousseau (航向金色的海港) 看板: NTU
标题: [八十] 台大,最大,独大 ◎杨照
时间: Fri Nov 14 10:09:19 2008
台大,最大,独大
杨照 (20081114)
在台湾,台大最大,台大独大,八十年前台大成立时如此,八十年后依然
如此。
身为台大校友,用这样的言词描述母校,我心中没有一点骄傲之感,反而
充满了沉痛。台大最大、台大独大,是台大作为一个大学,最深刻、最严重的问
题与限制。
京都大学的校庆思考
在日本,东京大学很大,然而东大之外有早年同为帝大系统的京都大学,
跟东大一样大一样重要。帝大系统之外,还有私立的庆应、早稻田,与东大、京
大并列。一九九七年,我到京都,适逢京大创校一百周年,京大学生会办的热闹
活动,包括了激烈的校史反思,毫不留情地批判京大在军国主义时代的表现不够
有骨气,没有出像东大校长矢内原忠雄那样的良心知识份子,留下了一段输给东
大的历史。了解东大、京大强烈的对等竞争心态,我们才能体会京大学生这样独
特的“校庆思考”。
在英国,牛津、剑桥几百年来并肩齐步,分不出输赢来。牛津、剑桥一样
伟大的印象深入人心,而有了全社会通行的怪字──Oxbridge,用来指称牛津或
剑桥毕业的菁英份子,以及他们在英国享有的巨大影响力。
在美国,情况就更复杂了。哈佛和耶鲁的关系,类似牛津、剑桥,双方永
远在学术与学生成就的最顶峰斗牛,谁也不肯让谁。然而哈佛的对手,不只耶鲁
。光是在麻州剑桥,人口十几万的小城,就另外有一所学校与哈佛比邻而居,针
锋相对。那所学校叫做MIT,麻省理工学院。在MIT学生眼中,哈佛连要当“麻州
剑桥第一”都很拼了!
英美顶尖大学的竞争
别忘了,离开美国东岸,中西部还有一所芝加哥大学,西岸还有加大柏克
莱分校,校园里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都比哈佛、耶鲁来得多。
没有最大、没有独大,逼着学校绷紧神经,不断寻找可以超越别人、吸收
好学生的因素,随着时间时代变化而敏感变化。没有最大、没有独大,更逼着这
些学校培养特色,发展风格。
刚当选美国总统的欧巴马,才刚从政,就出版了轰动一时的回忆录。当时
出版社看中他的身分是──第一位“哈佛法学评论”黑人总编辑,“哈佛法学评
论”的精英色彩可见一斑。然而,书出之后大受欢迎,却是另外一项因素发挥作
用,那就是欧巴马在哈佛法学院毕业后,没有顺理成章进纽约的大型律师事务所
赚大钱,却跑到芝加哥去做社会服务,大大让人惊讶。
哈佛法学院,以培养第一流执业律师闻名。相对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唸
的耶鲁法学院,却积极鼓励学生“以法干世”,不拿法律专业作赚钱手段,而是
以法律来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类似的风格对照,也出现在商学院。哈佛商学院
以“商业管理硕士”(MBA)为主流,耶鲁却另辟蹊径培育具备公共精神的“公
共管理硕士”(MPA)。
没有竞争,就不会有特色,不会有风格。台大,很不幸地,就是一所没有
特色、没有风格的大学。唯一的特色就是在台湾最大、台湾独大。发展过程中,
台大始终缺乏自觉的“风格压力”,非但不会去保留自己的特色,反而一路无情
无知地将特殊之处陆续删汰。
帝大遗产被轻忽漠视
八十年前,台北帝大建立伊始,学校有着很明确的任务,那就是培养殖民
与“南进”的人才。十几年间,在“南洋研究”上,累积了最明显的成绩,无论
南洋的动植物,或整体南岛环境的原住民文化蒐集调查,都有凸出表现。然而,
战争结束,台北帝大变成了台湾大学,日本时期的热门显学,马上就被打入冷宫
。南洋动植物研究被委屈地并入农学院,成为农业发展研究的附庸;一度叱吒风
云的“土俗人种研究室”则归并入考古学系,同样失去了独立性。
四九年之后,众多大陆学者来台,一时之间,让台大文学院脱胎换骨。中
文、外文、历史各系,都有顶尖的学者加盟,而且这些离家背井的学者心无旁骛
,只能做学问、照顾学生。战乱环境中他们只求温饱,将精神全都寄托在知识学
问的开发与传播上,不可能有太多功利算计。短短几年,外文系的教授带着学生
开拓出新的文学创作原动力,中文、历史则成了关于中国文明理解与研究的耀眼
重镇。
再过几年,台大物理系脱颖而出,吸引了一整代最优秀的心灵,在缺乏先
进实验器材支援下,自然而然朝理论思辨方向迈进,一时多少豪杰!
这些是台大曾有过的精采特色,但却也是过去二十年,台大从来不曾珍惜
过,反而弃之如敝屣的东西。最大、独大的台大,从来不觉得自己需要珍惜什么
,不觉得需要打响什么样的招牌,反正台大就是台大,在台湾的人,只要认“台
大”就好了。这种懒散、傲慢的心态影响下,台大失去了领导社会价值的地位,
自甘作为社会价值大风吹的公鸡风标,吹到哪里就是哪里。
跟随着重商主义摇摆
这个社会重电机、重资讯,台大就重电机、重资讯。这个社会医学医院好
赚钱,台大的预算经费就当然集中投入给医学院医院。这个社会越来越轻贱人文
,台大的人文学科相应也就在学校越来越没地位。这个社会要走“去中国化”的
道路,像是浑然不了解自己过去在中国研究上曾经累积多少成就,台大也就跟着
傻笑点头,把与中国有关的部门赶到边陲上去。
台大在台湾永远最大、独大,所以也就永远只看台湾,只要在台湾最大、
独大就好了。五○年代,因为没有较宽广的眼光,台大失去了在南洋研究上超越
性的领先地位,让一批日本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只能以非常有限的经费,做做
纪录研究,发表在日文的期刊上。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都还有李镇源的蛇毒研
究,能够获得国际尊重,正可看出这项特色的弃守,多么可惜!
七○年代,因为没有世界性的眼光,所以台大看不到当举世都在搞大实验
室,台大很有机会以理论物理为专长,打响国际名号,轻易地让电机系将人才都
抢去学“实用”的工科技术,毁掉了原本基础科学的底子。
九○年代,因为没有眼光,台大又放弃了几十年在中国文明研究上的领先
机会。台大加中研院的中国研究,或许没有西方汉学那么活泼,但底子绝对扎实
稳健,而且没有中国大陆马克思唯物史观框架的限制,对中国历史的理解,远胜
经历长期反传统破坏的中国大陆。放眼全世界,台大大有机会可以成为第一流的
中国史中国文明研究中心,不过,当然,台大的主事者看不到,他们也不会做任
何事去创造、保留台大的国际性特色的。
国际性特色单调浅薄
在这种心态下,正因为台大是台湾最大、台湾独大,台大也就没有机会在
更大的范围有所建树。没有重点、没有特色的大学,要如何在世界上扬名立万?
以前流行说:“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话里讲得很清楚,台大是
跳板,进台大是因为这样去美国会方便些。那个年代,台大校友的最高学历,几
乎都不是台大,换句话说,不以台湾做范围,那么美国许多大学,都比台大更好
更重要,获得美国大学入学许可,谁还要留在台大呢?
这真是台大的悲哀。八十年来,多少台湾人才进入台大,但台大自身却没
有靠这些人才建立恒久的成就。八十年后,除了台湾最大、台湾独大,用世界标
准比,台大有什么?有最好的图书馆、最有特色的建筑、最美的校园吗?有哪个
学科哪个专业,成为那一行研究者必定要来朝圣镀金的目标吗?有哪一行最精采
最杰出的师资,让人不敢轻忽吗?
没有,都没有。在台湾最大、独大,然而在国际上,台大再平庸不过。平
庸不是因为台湾不够大、台大不够大,而是因为台大没有特色,更惨的,台大从
来没有想过该要有特色,该要有真正的卓越重点。台大长年满意于做台湾最大、
台湾独大,也就长年感受不到走出去让自己有特色的需要。
富家子弟唸的大学?
过去八十年,台大一直在扼杀自己的特色,这种奇特的倾向到现在还没有
停止的迹象。台大过去难得的一项社会内部特色──让各种地方各种阶层不同背
景不同出身的年轻人,在台大相遇相聚,提供活泼社会向上流动管道──,这几
年饱受摧残。现在,台大学生的家庭社经背景越来越相近,集中在都会中上阶层
,换句话说,台湾越来越没有穷学生了,也越来越少社经资源匮乏的家庭子女,
可以靠台大的教育与文凭改善其机会。这项变化资料,是从台大校长口中说出的
,然而奇怪的是,台大校长对台大没有穷学生这件事,没有一点反省,大剌剌地
视为当然!
果连作为台湾内部人才大镕炉的特色都没有了,有钱人子弟才能进台大,
这样的台大存在还剩下多少意义呢?
台大八十年校庆,愿意说母校好话的校友们,不少我一个,就让我当乌鸦
,真心表达一点叹息担忧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