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交流赛心得 给 tooth

楼主: taxidkk (taxidkk)   2012-06-21 19:31:12
※ 引述《tooth9 (牙仙)》之铭言:
: 趁没啥考试跟报告时赶快先冲一发,也赚个P币,得不到冠军,至少可以发文冲第一XD
: 这算是我第一次著护具玩离手的对打,也算人生第一次
: 著上护具后真的跟平常不太一样,视线变得很小,基本上左右的圈捶和下段踢都比较看不
: 到,只能依靠对手其他部位猜测,而因为护具绑得很紧也会加速消耗体力,这些都是和平
: 常不一样的地方
通常练习传统武术的很少对战 更缺乏戴上护具对欧的经验。所以只能多练,不敢说程度
能超英赶美,但起码我们社团大家有再努力,就多多适应其中的差异性吧。增加经验就
能习惯。
: 另外就是著上护具后,一般的攻击赛下去都不太痛,如果不能做出有效攻击的话真的没啥
: 效果
: 再来是腿,在离手上腿法真的很重要。不过我后来看了一下自己的影片,发现有太多无谓
: 的举腿动作,应该要再精确一些才对,有时就算是测试距离的也没有下著。然后腿的威力
: 太弱,有些前蹬腿踢到但对手却没啥反应,不然就是扁撞跟斧刃踢到对方胫骨也是依样没
: 有效果,这以后要多靠遛腿改善
多拉筋 多塯腿,多在脑中想像对手的进退训练连续踢出两三腿追击,或者配合手法、在
双手递出招式间送出腿法、配合步身齐上,制造锻炼出“上下齐进敌难防”的合理攻击
方式拳谚有云:
“压而不蹓不中用(腿很松但踢不重)蹓而不压笨如牛(腿的开展、攻出路径单调)”
开展放松→锻炼身体素质到大量单操→建立攻击质感 都须并重不可偏废。
: 然后旁观时我非常的欣赏钰翔,前面1分钟的表现真是让我掉了下巴,他身材也算瘦小,
: 但攻击却十分的密集有效,尤其是他的双手的连环钩拳,如果以第一人称视角应该是从看
: 不到的地方冒出来,这种“看不到的拳最可怕”,虽然我想因为头盔所限制的视角也有加
: 乘效果,不过就算在其他状况我想这招也是十分的实用。但是他也是这两年来受伤都很严
: 重的选手,真是表现出十足的武者精神,与此相对应的是镇锡受了佳煜几拳重击却还能勇
: 往直前,这种精神力是我该学习的。当然,这里还是要希望钰祥的手没事啦!
钰翔以50公斤体重与75公斤的钢铁人镇锡对战,前一分钟充分利用护具死角以左右圈
对战,差点击倒对手,不过未能注重体能调配,赛后伤势也显示出拳精准度仍有待加强
不过我希望钰翔的表现能给社内体型瘦小的社员一些启发对战练武虽说同门忌力胜身材
,但体魄差异仍可借由技术和卓绝锻炼迎头赶上的,我体型也不算大支(柯柯、这几个月
总算可以这样说)壮瘦间的打法巧妙不同,大家须细心体会、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
: 回到我自己身上,遇上宗贤、世钦两位对手,我都会发现自己的攻势很难精确有效,常有
: 些浪费体力的事,做不到“小而确实”,偶而攻击到不能趁胜追击,在劣势中也不太会逃
: 推对方的擒抱。
: 不过最大的缺陷还是教练在赛后所说的,步法太笨拙而出拳太容易被识破,常常一动一动
: 的攻击,身体摆动太大,而出拳也不够松顺,对方法容易就能看出并反击,所以之后步法
: 还有单招要多练。此外,还有思考在动态中“桩”的转换
: 以下是我给自己的话,之后有空时我要多跑步,在动态中揣摩如何松顺并绵密的出拳,就
: 像弹簧一样;然后要多练单招,把整个单招练得能熟练的使用出来;也要开发自己的组合
: 技,并且练习短时间密集的发出单招或组合技,以模拟在对打中的抓到时机要发动猛攻的
: 状态!
: 最后,还是感谢教练教导了我们这么多,社长为社团劳心劳力,还有各位社员的彼此切磋
: 、协助。未来一年请各位继续指教了!然后期待聚餐的食物!
大家齐学并进、分享概念心得罢了。
对战观察:牙齿在过手上听劲、结构、经验有相当基础、惟下盘缺乏动态训练非常明显
(身法、步法、蹓腿法)身步皆可在单招寻找、身步亦可在腿法寻。李仲轩在
《逝去的武林》中说,操拳数载手法身法渐顺、惟操腿无法整束,腿法难度、
重要性自可知。希望大家在手法逐渐上轨道之余能多练单招进退、左右闪转
及手脚齐发连动,螳螂短打最重要的以手足相合为先,腿追不上手,其力不整
手跟不上腿,攻势难以连动,我多次引诱牙齿玩玩远距离,跳跳跑跑其意在此
大家可以多碰头练习,多多体会并进。
作者: tooth9 (牙仙)   2012-06-22 01:18:00
感谢教练的建议!!
作者: kungfu   2012-07-03 16:22:00
教练真的瘦好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