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多年经验与专业,针对笔电用散热膏的推荐

楼主: dairuda (达达)   2019-01-01 16:48:19
笔电因为散热器下压力较低,因此不适合吸不上芯片表面不好涂抹的
也不适合太黏太硬不容易压开的散热膏,芯片接触面较小容易干掉硬掉
因此耐久度也是重要的选择项目,所以选择的方向会跟桌机不一样
好涂抹/易压平/耐久度高/导热系数高,依序就是笔电散热膏选择的方向
由以上的条件和实际使用1年以上的经验提出下列的建议
目前我们1年处理超过1500台笔电的更换散热膏服务
已经有超过8年的相关处理经验,基本上对笔电的了解是专业且足够的
1.德国Thermal Grizzly Kryonaut暴力熊
暴力熊的一般散热膏产品其实有3种,原厂直接销售的国家只有德国和日本
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没有正式的代理商,不过因为目前使用最多的地区是中国大陆
所以官网有提供简体中文的版本,原厂的3种产品基本上标准的只有下列几种
3.9g/7.8g 热传导系数=8.5w/mk
3.9g/7.8g 热传导系数=11.8w/mk
5.55g/11.1g 热传导系数=12.5w/mk
其他容量的有可能是客户大量下单的订制化产品
如1g的包装/26g的包装/37g的包装
但是那些都不是原厂真正的正规零售版本
其中也只有 热传导系数=12.5w/mk的产品是特别适合笔电使用
因为膏体较稀但是黏度很高,非常容易沾附在芯片表面,达到浸润的效果
导热率8以上的产品,暴力熊是最容易涂抹到很薄的,甚至不输ac的mx2
下压力不需要太高就能压的薄,搭配4代处理器笔电,实测使用2年未干耐久度优良
其他2款特性不同不建议使用在笔电,非原厂标准容量慎防仿造
2.酷妈 MasterGel Maker Nano极致散热膏
酷妈 MasterGel Maker Nano极致散热膏是目前奈米等级的钻石微粒
产品稳定好涂抹且热传导系数达 11W/mK的少数产品
许多含奈米等级钻石微粒的产品都是空有热传导系数表现不佳且耐久度很差
因此这一款散热膏在我们这边也是经过了长达1年以上的测试
我们才确定它是能在我们笔电推荐散热膏的第2名
相对来说没有ac的mx2和暴力熊还有自家的MasterGel Pro 长效散热膏好涂抹
使用相对较硬的材质工具还算是好涂的产品,涂的够薄的话效果可以很接近暴力熊
在台湾有正规代理商,只有1种4g容量的产品包装
如果自己会拆装散热器的话,笔电每一年换一次应该CPU+GPU使用5年都够用
如果涂的太厚效果就会跟暴力熊有差距了,因为压薄的能力没有暴力熊好
这是一款重涂抹施作的产品,价格大约是暴力熊的一半而已
是值得推荐使用的产品
3.酷妈 MasterGel Pro 长效散热膏
酷妈 MasterGel Pro 长效散热膏,是目前涂抹在芯片相当容易的产品
基本上非常接近AC的MX2了,且热传导系数达 8W/mK,要比MX2好
就大部份笔电散热器的下压力来说,有是很接近MX2的压平能力
目前只有耐久度的方面还没有足够的测试和资料
基本上会是推荐可以取代AC MX2的产品,如果你是每一年都会更换散热膏的话
效果会略低于前面2款,但是方便施作,使用原厂附的工具就可以轻松操作了
在台湾有正规代理商,只有1种4g容量的产品包装
如果自己会拆装散器的话,笔电每一年换一次应该CPU+GPU使用5年都够用
价格相对便宜只有比AC的MX2贵一些
4.AC Arctic Cooling MX-2
AC Arctic Cooling MX-2 是一款推出时间相当长的产品了
算是散热膏的长青树,好涂抹,价格不高,耐久度强(笔电实测过3年没有干)
热传导系数达 5.6W/mK,用在笔电上面要比8.5W/mK的MX4要好
因为MX4不容易沾粘在芯片表面形成浸润效果,涂薄涂平都不太容易
笔电的散热器下压力度较低,相对也不容易压薄,MX4用在笔电实际效果大多比MX2要来的

台湾有正规的代理商,但是价格可能会比 酷妈 MasterGel Pro 长效散热膏还高
大部份人买的都是水货,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差,应该也没有必要特别多花钱买公司货
因为完全是一样的东西,水货的生产日期通常还更新
包装有很多种4g/8g/30g/65g
其中30g和65g的版本公司货和水货的价差比率比较小
不过真的没有差就是了,一般使用这也是建议买4g的就够用了
如果自己会拆装散器的话,笔电每一年换一次应该CPU+GPU使用5年都够用
以上是比较推荐在笔电上面使用的散热膏
效果好,前2名的跟原厂的比较,如果施作的好的话
有可能会有10度c的使用温度降低,对笔电来说这是非常大的差异的
AC的MX2也经常能够有5-7度的温度差距
如果在搭配INTEL原厂的工具软件XTU进行优化调整
是可以提升效能或是温度降低更多也有可能提升效能同时也能降低温度
作者: goldie (阿良)   2019-01-01 19:30:00
先推再看
作者: billy2618 (徐比)   2019-01-01 19:32:00
作者: leo840908 (bigcat554)   2019-01-02 00:49:00
https://tinyurl.com/ydet7xr7 没有营利广告的网址话说12V风扇那个电流拉高会增加一些热效应跟控制难度磁力线密度=磁场强度 而磁场又只跟电流有关跟电压无关所以12V理论上还要增加线圈密度哦 然后得到的力(or力矩基本上是一样的 更正确一点讲是轴功这样
作者: petershu (手滑脚滑各种滑)   2019-01-02 02:41:00
作者: em4 (通通去吃宝路啦><)   2019-01-02 18:00:00
感谢分享
作者: cklpisbig (垃圾兵)   2019-01-04 07:14:00
收藏起来
作者: sashimi254 (生鱼片不加酱油)   2019-01-07 03:52: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