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IY动手做让笔电萤幕再利用

楼主: wolflsi (港都狼仔)   2018-02-05 23:18:57
狼窝好读版:
http://wolflsi.pixnet.net/blog/post/66510606
当笔电主机板故障时,除了整台送去回收或是拆除可以拆卸的组件(硬盘/RAM/光驱等等
)再使用以外,也可以将运作良好的笔电萤幕面板取下,经过驱动电路连接,使其成为标
准电脑显示器并重新再利用,适合具备基本电子接线制作技巧及DIY动手能力的使用者,
同样也可以进行进阶改装,例如制作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外壳、或是加装在改装电脑外壳上
成为一个额外的动态显示幕
https://i.imgur.com/2lcEnpK.jpg
首先要先将待分解的故障笔电萤幕外壳(A/B壳)拆卸开来,小心取出里面的面板
https://i.imgur.com/z8FITPs.jpg
将面板翻到背面
https://i.imgur.com/9OQVMhn.jpg
移除原本接在面板上面的连接线,注意拆除时不要损坏到面板连接器及其他部位
这种面板连接器属于标准VESA连接器,一般简称为IPEX 40pin,pin间隔为0.5mm
https://i.imgur.com/ueL7EM6.jpg
面板背面上的型号标签,从标签可以知道这片面板是InnoLux群创光电的N173HGE-L11
https://i.imgur.com/Hh6CoAK.jpg
在网络上搜寻此片面板相关资讯,只要不是太特殊、冷门的面板,通常可以找到丰富的资

首先要先知道面板分辨率、驱动接口种类及信号格式、输入电压规格,从网页资讯可以看
到,N173HGE-L11是一款FullHD 1920x1080分辨率、6位元双通道LVDS接口、3.3V输入电压
的LED背光面板
https://i.imgur.com/0jn5PQ3.jpg
接下来就是寻找合适的驱动板,驱动板主要区分为两类,一种是透过更改内部韧体来对应
不同分辨率及信号格式面板的标准驱动板,一种是万用驱动板,以下简介两者不同之处
标准驱动板购买时,买家需要先提供面板型号,请卖家更改内部韧体,其输出信号才能正
常对应所连接的面板,韧体修改好的标准驱动板就只能用在这片面板上,若是要更改其他
分辨率/信号格式的面板,则要再重新更改一次韧体
万用驱动板则是韧体内建多种常见的面板分辨率与信号格式,透过电路板上的跳线
(JUMPER)来更改分辨率及信号格式,其好处是只要一块驱动板就可以对应多种面板,更换
其他面板时也只要修改跳线而不需重新更改韧体,不过如果遇到比较冷门分辨率或是面板
信号格式比较不一样的,就会无法正常驱动及显示,这时候还是需要使用标准驱动板,并
依照面板修改韧体,才能够正常显示
这次选择的是内建23种面板分辨率及信号格式的MT6820万用驱动板(还有另一片MT561-B万
用驱动板可以支援到25种分辨率及信号格式)
https://i.imgur.com/Hb4E04x.jpg
万用驱动板直接把支援的分辨率及信号格式的跳线设定方式直接印在电路板背面,所有连
接器的接脚定义也一样印在上面,方便组装查询
https://i.imgur.com/hBHylH7.jpg
依照面板选择适合的面板连接线(屏线),选用对应面板上连接器的IPEX 40pin插头
https://i.imgur.com/XSSieUW.jpg
依面板型号所搜寻到的规格书,会明确列出各针脚对应的定义
VCC:电源,有分为面板及背光两个电源输入,例如表中VCCS是面板电源3.3V,LED_VCCS
是背光电源7-21V
GND/VSS:接地负极,也有分面板及背光用的,面板接地负极接在驱动板面板信号接头上
的GND,背光接地负极接在驱动板背光供电接头上的GND
VEDID/CLKEDID/DATAEDID:面板EDID资料芯片的电源/时脉/资料脚位,在这里没有使用
RXO0/RXO1/RXO2/RXOC:面板奇位(ODD)差动信号输入,有分高(+)与低(-)
RXE0/RXE1/RXE2/RXEC:面板偶位(EVEN)差动信号输入,有分高(+)与低(-)
LED_PWM:背光亮度调节PWM信号输入,在万用驱动板上一般只供应亮度调节电压信号输出
,故未连接
LED_EN:背光开启/关闭,当高电位时背光点亮,低电位时背光关闭
NC:未连接,这些针脚必须要悬空,不能接到任何电源/信号/接地负极上
https://i.imgur.com/MtL4Aw2.jpg
从上面的针脚定义表对应到驱动板上印刷的针脚定义
O0/O1/O2/C的-/+分别对应到上面的8/9、11/12、14/15、17/18
E0/E1/E2/C的-/+分别对应到上面的20/21、23/24、26/27、29/30
https://i.imgur.com/MAlindG.jpg
依照排列好的针脚定义插入接头,并连接上驱动板,注意不要误配线路也不要插错/插偏
针脚,尤其是电源/接地负极/信号之间不能搞混,否则会损坏驱动板及面板
https://i.imgur.com/vYYiPqc.jpg
选择面板电源电压,依照面板规格书调整驱动板上面板电压跳线,同样必须设定正确,避
免过低电压导致面板运作不良或是过高电压将面板烧毁
依照面板规格书得知供电需求为3.3V,所以将驱动板跳线帽装在靠3.3V的位置
https://i.imgur.com/IK4gtCM.jpg
面板背光电源/点灯信号/接地负极则是在驱动板上另一个插座
12V:驱动板输入12V直接送过来
BL:背光点亮/关闭
ADJ:背光亮度调节(电压)
GND:接地负极
https://i.imgur.com/hV1tBSI.jpg
将屏线上对应的针脚插入驱动板上的插座内,同样要注意不要误配线,避免烧毁驱动板/
面板
https://i.imgur.com/nIr9Tru.jpg
调整驱动板上的分辨率跳线,参照面板规格书,选择表中”1920*1080-6-2”这项设定
https://i.imgur.com/vS5eZG5.jpg
然后依照跳线排列方式,去调整驱动板上A至G跳线位置,有圆点是插上跳线,没圆点是不
插上跳线(图中跳线尚未调整完成)
https://i.imgur.com/1DWcDyO.jpg
再度详加确认面板IPEX 40PIN接脚与驱动板上的电源、LVDS信号、背光电源、背光信号、
接地负极都没有连接错误时,就可以接上12V电源及VGA信号,若面板/驱动板功能正常、
连接及分辨率设定都正确的话,就可以看到影像正常出现
特别注意,线路部分与供电电压千万不能搞错,搞错时一通电就烧东西的机率很大,就整
组报销了
分辨率跳线设定错误的话面板会不显示、只显示条纹、影像错乱/错位、色彩错乱/反相等
问题,这并不会损坏面板及驱动板,将其设定改正就可以
https://i.imgur.com/rHeTzKr.jpg
测试中需要注意不要在通电下拔插面板至驱动板间的任何线路,避免面板及驱动板因电压
冲击而受损
如果要调整设定,可以接上OSD按键板,可进入萤幕设定选单调整,也有灯号指示目前电
源及信号输入状态,OSD按键板部分可以询问店家是否可以帮忙配,或是依照驱动板上针
脚定义,自行用零件制作修改
https://i.imgur.com/BMEvFVQ.jpg
测试没有问题,若不想让面板裸露,就可以把原本笔电萤幕的外壳装回,把信号线从开口
处穿出
https://i.imgur.com/jOjV93k.jpg
装上外壳后再测试一次,看看是否正常,测试正常后就可以找个支架来托著面板,使其可
以直立不倒下,然后再把驱动板用泡棉双面胶/热熔胶固定在萤幕背面/支架上不会导电的
表面,就可以开始使用了
如果具备进阶加工能力,也可以其他材料(压克力/金属/3D打印等)制作具备个人风格的新
外壳,或是把面板固定在改装电脑的外壳上,利用多萤幕输出显示卡,当作额外的动态显
示幕,安装驱动板时要确实固定,避免造成线路拉扯断裂,驱动板上元件被撞击受损或焊
接点被短路而造成损坏
https://i.imgur.com/f6bcuI0.jpg
只要掌握上面几个要点,有很高的机率可以把故障笔电甚至平板电脑的正常面板变成一个
可以使用的标准显示器,充分达到资源再利用(下图为点亮CPT华映CLAA101WA01 10.1吋
1366x768面板)
https://i.imgur.com/C5bJpds.jpg
报告完毕,谢谢收看
作者: leo840908 (bigcat554)   2018-02-05 23:25:00
作者: JACKY7 (爱情贩卖机™)   2018-02-06 00:41:00
以前万用驱动板1片都要1~2千,想想不太划算,整台15~17也
作者: komail (大叔)   2018-02-06 01:04:00
狼大好文章!一定推^_^
作者: kazene (风音)   2018-02-06 09:16:00
推!
作者: openbestbook (吃萝卜不吐萝卜皮)   2018-02-06 12:03:00
好文!!
作者: QBFox (love & peace)   2018-02-06 13:32:00
强大!
作者: moneyininin (Hard)   2018-02-07 02:16:00
是狼大。推推推
作者: Segal (Dino)   2018-02-07 15:01:00
推狼大优文~
作者: virgil246 (virgil585)   2018-02-07 17:30:00
DIY给推 虽然我看不懂
作者: petershu (手滑脚滑各种滑)   2018-02-09 11:00:00
推补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