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坚持传统?回顾分析克里斯多福诺兰坚持

楼主: mashmabo (马修范恩SUCK)   2018-12-08 10:34:33
[专题] 坚持传统?回顾分析克里斯多福诺兰坚持使用底片的原因
你可能不知道的事,现在台湾已经几乎看不到由胶卷播映的影厅了,从过去一卷一卷的胶
卷拷贝到现在越来越小的数位拷贝(DCP, Digital Cinema Package),全世界的电影产
业也在 2010 年后快速的数位化,不仅你再也不会用底片相机拍照,拍电影也从底片摄影
机转换成各式拥有高科技的数位摄影机,不过这其中当然有一些异类,对于传统的坚持总
有自己一套想法,就如同威士忌高原骑士蒸馏厂一样,在 2018 年的今日,依旧保持着手
工翻麦制程,让这个位于北纬 59 度的奥克尼群岛之上、全世界最北的蒸馏厂多年来保有
难以超越的风味;而在电影制作上,谁能比克里斯多福诺兰更用尽心力提倡传统胶卷(底
片)的无可取代性?回顾这些年来数位科技的大举入侵,电影创作的门槛虽然下降、造就
更多创作者可以进入影像创作的领域,而在说故事的技法上,硬件也成为了另一个让自己
作品与他人不同的重要领域,而为什么胶卷对于某些导演如此重要?他们的差异又是如何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别忘了,电影在商业与产业之外,也是一门艺术
底片复兴的巨大运动大约发生在 2014 年的时候,起因是柯达公司的电影胶卷制造厂的关
闭危机,由于比起数位,胶卷必须花费更高额费用,在技术上从拍摄到冲洗都有着不低的
门槛,在 2006 至 2014 年之间,胶卷销售量的跌幅高达96%,14 年的坎城影展《黑色追
缉令》(Pulp Fiction)上映届满 20 周年,而这部片是整个影展中唯一以胶卷播映的,
昆丁当时即斩钉截铁地说:“就我看来,数位放映如同电影的挽歌。电影若不能以35厘米
底片呈现,那人们不过是在电影院中看电视。”而对于柯达公司而言,执行者也表示必须
尽可能与各方协调以寻求解决办法。
前期跳出来呼吁的导演其中包括了马丁史考西斯(Martin Scorsese),他表示电影纵然
是一个产业、一个商业行为,但电影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年轻一辈的电影创作者依旧需要
透过过往的制作方法、元素、过程去学习这门艺术形态,底片无法被完全抹去,而向来对
于电影传统技法相当沈迷的克里斯多福诺兰(Christopher Nolan)可以说是最知名的胶
卷守护者,不但持续使用底片拍片,更追求底片的各种可能性。
数位无法超越胶卷的画面
“胶卷代表着电影拍摄技术的黄金规格”诺兰先前在奥斯卡科学技术奖(Scientific &
Technical Academy Awards)的颁奖典礼上曾如此形容胶卷。在 2014 年 3 月的全国影
院(Cinema-Con)大会上,诺兰向与会者阐明了他对胶卷的支持。“我承认,我对新科技
的确非常着迷。但前提是,它必须超越之前的技术。”他认为 35 厘米底片能够呈现的画
面,在目前来说仍是数位摄影无法匹敌的。
导演确实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过观众呢?曾经执导《金牌特务》(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的导演马修范恩(Matthew Vaughn)就曾表示纵然他知道底片比数为还
有美丽,不过基于成本的的考量加上戏院播映技术的下降与家庭娱乐设备的增进,观众并
不了解彼此之间的真实差异。到了 2015 年的日舞影展,首次出现没有任何 35 厘米的作
品放映,日舞播映技术总监荷登派恩(Holden Payne)当时感慨的表示:“35 厘米依旧
会是一个非常棒的保存影像格式,可惜今年一部都没有了,它代表了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但底片始终是一个美丽格式。”
然而,事情慢慢开始有了些微的转机,就在诺兰大力倡导这件事同时展开了一连串的研讨
会下,2015 年好莱坞的几个制作公司与柯达签订合约,确保目前计画中要拍摄的电影,
都有足够的底片可以拍摄,诺兰也指出数位与胶卷之间必须共存而非对立。柯达公司的总
裁杰夫克拉克(Jeff Clarke)也对胶卷的生存信心喊话:“尽管我们一直都还是亏损的
状态,艺术层面上底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会竭尽所能,我们也相信属于底片的时代将
会再次到来。”
这个时代并没有让我们等太久,同年底的《Star Wars:原力觉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在使用了柯达公司 65 厘米的底片拍摄后接连带动了整个底片的复兴运动
,也让柯达的财务状况从一年 1 亿美金的亏损到 2016 年的重新开始获利,柯达公司的
娱乐与广告底片部门负责人安德鲁伊凡斯基(Andrew Evenski)表示:“大家开始回到底
片的媒材让我们再次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当然最主要是因为底片不可取代的美感,底片看
起来自然多了。”
使用胶卷比较昂贵是一个谬论
底片的没落有很大的原因可能在于费用的昂贵,不过所有的开销与成本都只是属于电影制
作的一个环节,“不论你的制作预算是多少,你所付出的都是为了观众以及他们观赏电影
的费用,这是不可辩驳的,所以无法支付底片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种谬论。”简单来说,
虽然诺兰的电影随便都是上看亿元美金的制作与票房收入,但“底片胶卷”就是制作电影
的众多环节里面的一块,身为创作者你可以把这块领域当作你的主要创作疆域,然而诺兰
也非常表明的认为使用胶卷并不会比较昂贵:“关于价格这件事情,根本就是一个谬论。
我拍片比起那些跟我拍同样规模,但使用数位的导演比起来更便宜,因为拍摄数位根本没
有效率可言,也根本省不了钱。
胶卷依旧是最贴近电影本质的拍摄方式
2014 年《黑色追缉令》在坎城影展以底片作为 20 周年的放映,当时的胶卷看似已经是
夕阳产业,但在 2018 年的坎城影展,诺兰却带来了《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原版胶卷拷贝,却造成了巨大回响,甚至在全球做 50 周年的限量上映
,更重要的是从创作者之外,让更多更多的观众了解电影与胶卷之间的密切关系,就算如
马修范恩所说,我们观察不出来其中的差异,但在观念上我们始终必须知道电影作为八大
艺术的集成,在成本、预算、票房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艺术价值与作者透过这个景框呈现
出多元的视觉再现,因为“底片是最接近我们看事物的方式,它是最让人身历其境、感同
身受的。”
从先前的北欧神话到符号解析,高原骑士威士忌的制程方式才是让大家对他爱不释手的主
要原因,除了石楠花泥煤味、高级雪莉桶以及得天独厚的天然气候外,至今依旧维持手工
翻麦的坚持,就如同克里斯多福诺兰在这个科技技术不断更新的产业中,总是找到自己无
法撼动的心中思想,靠着自己对胶卷的执著,在 4 年之间不仅改变了更多导演加入他的
行列,也身体力行的为这场复兴运动带来更巨大的影响力。
https://www.hypesphere.com/news/1614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