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赛道:台中星光帮11

楼主: whoiam (胡爱晏)   2016-12-03 20:00:00
问赛道 台中星光帮11
录音日期2012/03/27
http://sethway.org/blog/?page_id=107

女学员:“以癌友的姿态关在家里不出来,名为养病,可是我觉得这整个不对呀!”
polo:“嗯。”
女学员:“应该像我们基金会的癌友,每天都很开心比较好。”
polo:“那个也不太对。”
女学员:“过犹不及?”
polo:“但是妳在意的是妳不会表达?不敢表达?”
女学员:“就像我之前也有在facebook讲说要聚会,讲一讲就没有了。”
polo:“虎头蛇尾吗?还是什么?还是怕讲?”
女学员:“可是这件事情却让我觉得虽然我没有去做,但是那个效果好像有了。我觉得我
的内在我有达到了。我觉得这样也满好的,就不用
真的我去做。”
polo:“到底那个是目的还是手段?我的意思是说对你来讲,目的才是手段嘛!应该是说
那个手段才妳的目的嘛!会表达,敢表达才是妳的
目的,而不是效果。对不对?”

polo:“有‘那么好吗?’的惯性的想法是指说应该不会有这么好康。”

polo:“妳不用去找一个天命啦!妳可以找天命也可以呀!那妳也可以采取一个行动呀!
我把许愿放在架构二,我已经定了那个方向。
好,那它就会存在,就有那种可能的实相会存在。”
女学员:“我之前以为我要的就是当贵妇。”
polo:“可以呀!妳也可以定一个目标当贵妇也是ok呀!”
女学员:“然后就会觉得跟现在的想法又那么大的不同。”
其他学员:“会变呀!又没有说不能变。”
polo:“我当然可以去找我的感觉上天命是什么呀!妳有一个很想吃的东西可是妳还不知
道,妳同时也可以决定说我不知我要吃什么,
可是我要决定去吃臭豆腐吧?我可以做这个决定而去体验啦!”
女学员:“我懂你的意思,顺着自已的感觉。”
polo:“一个是这个,一个是我可以下一个目标呀!”
女学员:“先不用管它是不是就对了?”
polo:“妳可以去设定也可以不去设定,设定就变成是我想设定,我想设定一个东西那就
变成我可以去体验。方法就是来自于妳的冲
动,妳的行动自然在描述上就会变成一种方法嘛!”
其他学员:“要不要轻松赚?”
女学员:“我想要轻松赚,可是我发现我的idea好像变成…”
polo:“或许可以变成是一个采取行动本身嘛!因为轻松赚跟辛苦赚,没有人会说那一个
感觉比较好啦!还是来自于个人的信念啦!
妳有满足之后其实妳就不会再有满足了啦!”
女学员:“我后来想一想觉得我赚那么多钱要干什么?”
★polo:“鱼都还没钓起来,妳管它要煮还是要煎?”
女学员:“对呀!就不知道那个冲动到底在冲什么?”
polo:“某一个角度来讲其实妳不用回头评估妳现在有什么?或没有什么。”
女学员:“我只要注意我要体验什么?”
polo:“或者我现在要做什么?当然妳可以回头看,可是妳一评估本身,它其实就会跟妳
的信念扯上关系嘛!它基本上就会停滞,它
会阻止妳的行动或者妄动,对不对?”
女学员:“对对对,然后又怕自已妄动又不动。”
polo:“或者来不及了要赶快动,其实动或不动都一样,那个评估会出现。当妳要去评估
的时侯,妳要回头去看妳有或没有的时侯,妳
的行动就会被迫停止啦!”
女学员:“对呀!
polo:“可是这跟一般人说‘这么冲动,做事情都没有在想’,这是两件事喔!可以区分
吗?”
女学员:“每一次我只要做一件事情,我没有信心的时侯,我就会停下来检视一下我的信
念。感觉不对,硬去做…”
polo:“硬去做的本身不是跟随冲动的行动嘛!”
女学员:“这样的时侯我有很多行动变不敢动。”
polo:“★妳硬要做的,本身就不涉及了冲动。而是在某一种特殊的价值观或信念下采取
的行动,它那个行动的动力、启发或根源不是
来自于妳的内在啦!而是来自于信念之下的一定得动或一定不要动。”
女学员:“来自内在就很笃定。”
polo:“没有喔!”
女学员:“就会有头脑的…”
polo:“来自内在不一定会很笃定。”
女学员:“只是一个感觉上来而已?”
polo:“通常是会不笃定的,通常是会说这样可以吗?”
女学员:“那个感觉出来之后就换用头脑去…”
polo:“对!”
女学员:“分析或干嘛的,就会停止了。所以跟随内在冲动就像是灵感忽然上来的那种东
西?”
polo:“是呀!灵感就是内在冲动的表现嘛!”
女学员:“听头脑的时侯是看?”
polo:“我们说过什么时侯才需要评估?头脑或者自我去评估,比如说?”
女学员:“有危险呀!当下有危险呀!”
polo:“是呀!”
女学员:“不要说红灯然后硬要冲过去这样。”
polo:“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好评估的啦!”
女学员:“因为只要一评估都是信念的。”
polo:“那当然有时侯是…”
女学员:“妳在评估的过程可以看到自已的信念啦!再做调整,然后调整完就可以动了这
样。我现在都变这样耶。”
polo:“当妳想干嘛的时侯其实妳已经准备好了啦!不然妳不会想到。那准备好不是妳做
了那个动作就马上变成那个样子,但它是一个起步啦!我们其实不是在行动,行动是意识对准了那个目标。所有目标、所有可能性都已经存
在了。那现在是我要对准那一个?我要定一个我是很会赚钱的那个人的目标吗?”
女学员:“就也没有很强求。愈来愈随兴。”
polo:“也ok!”
女学员:“自由到有点夸张。”
polo:“改成同居,就可以随时回娘家。”
女学员:“就有人说妳不用煮饭、不用做什么,像单身又像很多元。”
polo:“当妈妈就当妈妈,不当妈妈就回去当女儿这样。”
女学员:“那我就在想自已到底在鬼叫什么?”
阅读更多
摘录日期:2016/12/2 by胡爱晏(康康)
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post/43427528
感想
跟随冲动,而非评估得失利益,一但评估就落入是非对错之分,只要不是刻意伤人皆可
告白失败就告白失败,只要不是刻意伤害他人,告白失败不代表你整个人生是天毁地灭,
除非你赋与这样的定义。
离婚是为了能遇见她,否则下一任岂非变成婚外情?
分手是价值完成,并不是与“谈了失败的恋情”划上等号。
事业、学业的挫败都一样,“过去的考古学不等于未来的应验”,若是百分百,那人生又
何必来体验?都照旧演就好了。
你是看到你现在没人爱,还是看到“我挪出空间,让她进入?”一样的现象,不同的诠释
,代表不同的观点与信念
家,它是不是可以很多元的?
像单身,但又有妈妈的身份,可不可以?
没结婚,纯同居,但像老夫老妻,可不可以?
分分合合,有名无实,有实无名,可以吗?
三代、二代、组合家庭,名存实亡或虽无法律名义却更紧密相连的,可不可以?
亲密关系也是,是谁限制了自已的可能性?
男主内,女主外,你丢不丢脸?你能无愧于心吗?好意思拿钱吗?还敢生小孩吗?你配吗

为了害怕失去自由而不愿进入二人世界,又是真正的自由吗?
为了怕被人指指点点而勉强听父母之言进入婚姻,是真正的孝与顺吗?是真实的成熟与独
立吗?
一个人赚,一个人花就好,为何要自找麻烦?什么是麻烦?是谁在定义?我们究竟在怕什
么?
我只想当顶客族,不可以?可以吗?不孝有三耶!无后为大。我不想生,就是罪恶吗?
那你如果想生,就代表固守传统了吗?如果这是你的真实渴望,有何不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