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sh 2015-09-06 00:35:23完整图文版
http://blog.leezhenyu.com/2015/09/sineoji-homeplug-pl1800ep-openbox.html
*******
现在住的是楼中楼形式的组屋,在二楼的位置网络收讯不好。
电信商送的路由器是华硕的AC56S,虽然是802.11n的规格。
但是表现非常不理想,型号后面是S,应该还是降级的版本。
这个基地台是AC1200的规格,实际上是浪费了1G规格的FTTH。
因为无线的部分,理论最高速度也不过867M。
实际使用的表现肯定更差,要达到900M以上的水准不可能。
只有用路由器上的LAN接孔才有稍微正常的表现。
这阵子常常要在家里用WebEx开会,无线网络不理想实在不爽。
我曾经考虑换好一点的路由器,AC1900以上,甚至3200的规格。
这样1G的网络绝对不会浪费,而且收讯更好。
AC56S的无天线设计,不若其他2T2R、3T3R的网络产品。
遇到有墙壁阻挡效能大打折扣,尤其是5GHz频道。
另一方面,如果看到这样的无线网络扫描清单。
换路由器也不能保证一定有效果,因为干扰太大。
新加坡这边很多人习惯不在家就关路由器。
但是晚上回家遇到尖峰时刻,基地台讯号到处都是。
干扰加上盖台的问题绝对是灾难。
你又不可能协调每家把使用的Wifi Channel错开。
所以高档无线基地台的投资可能付诸流水。
换算C/P值,AC1900以上的基地台目前都不便宜。
本地售价普遍都要6000台币以上,真的买不下手。
网通产品跌价速度很快,无线产品进步更快。
基于这个理由,我还是走回有线的老路。
毕竟花钱就是要有效果,有线网络的变量肯定比无线少。
如果可以,我当然希望拉一条CAT.6的网络线到路由器。
但是现实不允许我这么做,于是我采用了过去我鄙视的方案:
电力线网络 HomePlug Network
电力线网络的技术并不算新,早在2001年就有在推HomePlug 1.0。
(另外还有另一个阵营推出G.hn的标准)
但是当时的技术并不理想,第一个版本的产品只有14M的速度。
在那个年代,100M的网络早已非常普及,14M真的是个笑话。
而且这还是理论值,加上干扰等因素绝对非常不理想。
基于这个刻板印象,我后来几乎没有考虑过这个方案。
直到最近,被无线网络表现不佳感到苦恼:
WebEx开会不顺畅,特别是我都是在晚上尖峰时间开会。
NAS之间的传档速度慢,枉费我用Synology中高阶的产品。
远端写程式常断线或延迟,工作效率受影响、心情很不爽。
诸如此类的问题,让我想要改善家中网络的问题。
简单研究一下,刚好新加坡有电脑展,所以选了HomePlug的方案。
现在电力线网络最新的标准是HomePlug AV2。
主要针对影音串流的应用,提供Gigabit等级以上的产品。
其实之前就有很多HomePlug AV规格的产品。
从200M、500M到800M都有,已经符合多数人的需要。
(HomePlug 1.0发展到后来也有80M左右的产品。)
新加坡的网络普遍都是1G的FTTH了,
当然要买HomePlug AV2的产品。
目前早就有很多厂商在做,而且符合HomePlug的规范。
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不同品牌不互通”的不相容。
小品牌到大品牌都有,重点是也没有过去那么贵。
不然这种又贵又慢的东西实在不值得投资。
就这样,我买了一个新加坡本地的品牌SINEOJI。
应该是从韩文翻译的,也许是新加坡的韩国人开的。
他们的HomePlug AV2产品,据说是全世界最快的。
电力线内的传输可达1800M,透过Gigabit的网络接出来。
这样听起来没什么意义,但是重点是如果理论值打折。
1800M内部传输速度打折后也可以有不错的水准。
买的型号是PL1800EP的套装,电力线产品都是至少要买两个。
目前新版的产品已经经由韧体升级达到2000M的水准。
包装背面介绍了规格还有安装方式。
基本上就是像平常插电一样使用,在同一个回路内就好。
讲的比较通俗一点:在同一个电表下用。
以一般一个家庭一个电表的情况,理论上都没有问题。
PL1800EP是英规的插头,相对于PL1800E上面多了插孔。
多一个插座可以用,这样其他家电还可以插在上面。
不要小看这东西,多了这插孔得加上噪声过滤的功能。
(噪声过滤的功能在一些高档延长线、UPS已经很普遍)
不然家电插上去可能会干扰网络的运作。
产品包装简单,除了HomePlug本体,还有说明书跟网络线。
附的网络线算是一般,只有CAT.5E,也许是基于成本考量。
但是已经符合一般Gigabit的基本需求。
HomePlug的侧面有一个同步按钮。
可以用来重置,或是建立多网络节点的环境。(如果你有很多个)
底部的照片忘记拍,就是一个Gigabit的网络线孔。
这产品可惜只有一个LAN,市面上有不少支援好几个LAN孔的产品。
*******
先简单介绍一下开箱,下一篇来介绍实际安装使用。
要不是我坚持有线比较稳,事实上SINEOJI有结合Wifi的产品。
一个HomePlug装置接在WAN,另一个HomePlug则支援Wifi基地台。
这样几乎可以打造没有死角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