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评价] 103-2 田芳华 学习评量

楼主: jellyfishing (淡蓝滴水母)   2015-08-26 15:55:48
※ [本文转录自 NTUcourse 看板 #1LtMRv1w ]
作者: rogerliu84 (丁丁是个人才) 看板: NTUcourse
标题: [评价] 103-2 田芳华 学习评量
时间: Wed Aug 26 15:12:53 2015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103-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田芳华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师资培育中心(教育方法学六选三必修)
(原课名:教育测验与评量)
δ 课程大概内容
课程介绍与导论
测验评量的意义与趋势
评量与教学目标的联结
测验编制与题型、试题实例与评析(作业一)[期中考周前后]
他山之石:其他国家试题
(中国、日本、欧美、PISA等)
实作评量、学习单、卷宗评量、情意评量(作业二、作业三)
信度与效度、常模、百分等级、标准分数;评分规准
小组报告与总结(作业四)
(本学期课程实地学习时数:2小时,政大附中数学科赖政泓老师)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3.5
课程内容相当实用,补充资料价值高;不过上课有点冗,作业亦有份量。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无(投影片与补充资料上传至CEIBA)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课堂中主要由老师搭配投影片讲授。投影片内容即为补充资料的精华摘要。
讲解中会穿插一些讨论问题或是活动,例如对于某些教育/评量现象的反思、
介绍各试题类型时会由各组(科)实际使用小黑板设计试题、讨论各国试题的
优缺点……等等。
老师讲课的声音偏小,内容有时稍嫌冗长。偏偏教室的麦克风音量也不够
大,使得老师讲课和学生听课都有点困难。“他山之石”单元讨论各国试题时,
速度有点慢,进度会严重落后,因此后面的几个主题多是用赶课的方式带过的。
该单元也使用Zuvio 平台进行线上讨论与投票;但是由于技术问题,私以为还
是直接讨论比较有效率。
上课时可以携带笔电,不过必须自律,以浏览课程相关资料,如上课PPT、
国外试题PDF 档等为主。老师希望修课的同学能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训练应答
与胆量。多发言可以增加平常成绩和老师的印象分数,除了回答问题以外,有
时候还有一些加码演出的机会,可以把握(e.g.唱李叔同的〈送别〉)。
学期间有一次观课实地学习,须自行在目的地政大附中集合点名。观摩的
对象是赖政泓老师(数学科),连观课生都有相当强烈的参与感,教学方法也
有别于传统的数学课,令人耳目一新。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一、平时表现 25%
二、作业 75% (一) 试题评析 20% (小组)
(二) 成绩单的综合评语 15% (小组)
(三) 批改周记或联络簿 15% (个人)
(四) 测验编制 25% (小组)
*观课心得 ??%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作业一:试题评析(A/B/C三选一)
  各小组分析指定试题,缴交书面报告(含电子与书面)并进行口头报告
     (报告时间为 [组员人数 * 5] 分钟)。
  选择A/B - 比较试题:
  A 台湾国中教育会考 vs. 中国中考 (北京或上海优先)
  B 台湾学测or指考 vs. 中国高考 (北京或上海优先)
  - 就主修科目或领域比较该科最新年度试题,报告内容如下:
(1) 两份试题题型与内容特色
(2) 分析优缺点
(3) 各选择两个最理想与最不理想的题目,提出改进建议,并
写出修改后之完整题目
- 注意事项:(1) 中国试题优先自北京/上海卷择一
(2) 分析最新年度试题
(3) 尝试将试题与课纲能力指标连结
选择C - [职校类科] 分析统测或学校期末考等较大型考试:
(1) 各找出三个最理想与最不理想试题,并说明理由
(2) 试图修正改进
作业二:成绩单的综合评语
各小组访问2位现职的国高中/职导师,内容包含:
(1) 如何观察学生日常生活言行,进而撰写学期成绩单的综合评语
(2) 至少5个学生个案的评语范例(注意隐私)
(3) 导师撰写学生评语时应注意的事项与相关经验分享
(4) 两位导师在上述三项中的异同
作业三:批改周记或联络簿(个人)
蒐集实际的国高中/职联络簿或周记一份(至少一篇,不可拿自己的),
取得当事师生同意并匿名处理,分析:
(1) 学生对象与事件性质
(2) 教师批阅内容的优缺点
(3) 若自己是导师,会如何批阅?写出具体批阅内容与理由
作业四:测验编制(A/B二选一)
A 拟定一份心目中理想的入学考试试题,自选高中/职入学或大学入学。
B [非基测/学测/指考涵盖的科目,如职业类科或艺能科]
编制一份心目中理想的大型考试试题,如统测、期末考、证照考试等。
试题类型与测验型态不拘。以自己的专业类科为主。内容包含:
(1) 实际编制的试题
(2) 分析:测验对象、
试题与课程目标、课程纲要或欲测能力指标的关联
认知领域目标层次、试题特色、其他
须缴交书面报告与电子档,并进行口头报告。
(每组报告时间为 [组员人数 * 5] 分钟)
(OS:若有余裕,可以试着调校制卷排版上的细节。干净、整齐、精准的
排版,可以使试题看起来更专业,提升形象。)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出席:实地学习时有点名,其他时候忘了是否点名。
不过口头报告或交作业时记得出席啊。
基础:本课程为教育方法学课程群组,没有挡修规定。
不过老师会建议学生稍微具备教育、教学、课程等方面的常识。
(建议先修一些教程课程,如教概等;但不强制也影响不大)
加签:教育学程课程,第3类加选。非师资生最多限7人。
Ψ 总结
课堂中介绍理论与分析型态,小冗;课后作业则是理念与实作并重,略操。
但是可以从学习过程中得到一些难忘的经验。
作者: Weiyu0320 (威妈)   2014-08-26 15:30:00
推芳华~~老师人很好,拟题有疑问老师都会告诉你怎么修正会更好;然后最后生出一份题本时真的会有一种爽感(?)
楼主: jellyfishing (淡蓝滴水母)   2014-08-26 15:55:00
借转教程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