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y
哪一学年度修课:
112-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古慧雯 教授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经济系 大三以上选修
δ 课程大概内容
我一开始看到课名有点一头雾水,不知道老师要上什么?以我上过一学期的心得,可以说
是一门关于个体在特定环境下所做出的经济决策。虽然还是很笼统,但实际上讨论的内容
也真的很广泛。老师会挑25篇论文、两本书(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与进步),而论文
的主题有matching problem, California gold rush, incentive contracts, mechanism
design, collective punishment, path dependence, two-sided market(赖建宇老师研究
Lyft叫车平台的订价研究,很有意思), 还有政治组织、财产权、共有物及公共财、科技。
像是在mechanism design讨论的两篇论文就非常有趣,分别是Ordeals, Trial by Battle
。第一篇论文在讲为什么中世纪在处理死无对证审判的时候,被告会愿意用通过酷刑的方
式证明自己的清白(因为中世纪的人们相信“上帝”会在酷刑的时候,保护无罪的人),其
中就有赛局的部分。另外在科技的主题中,老师用了权力与进步作者Acemoglu对于科技进
步的看法、进而提出人们应该组织工会争取自己的权益,以及傅利曼在选择的自由中指出
组织工会的得益者往往不是工人本身,两个跨世代的经济学者的看法不一引人思考。
老师自己发表的论文也在选用的25篇论文里面。老师自己说不是自己写得很好XD,只是可
以分享在做研究遇到的问题。但其实老师一些关于台湾经济研究的论文也很精彩,像是关
于清朝时期台湾典土地的情形(典当,当用作动产,典用于不动产,有错再请指正),相比
直接卖掉土地,典土地是较为不效率的方式,然而当时清朝典的风气还蛮盛行的,所以典
的好处到底是什么?如果有修过老师个经的同学应该对典不陌生。还有就是清代祭祀公业
广泛的成立,到日治时期骤减,究竟祭祀公业在当时社会扮演什么角色?小弟在这里就不
先破梗了。
这门课也有讨论比较没那么个体的主题,像是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对经济成长的影响,主
要是透过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一些章节做讨论,当然还有一两篇论文。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与进步还有老师列的论文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每个人都要报告一篇论文及一本书的一个章节,没有被挑到的部分会交由老师来讲。基本
上都是用投影片来报告。每几周会有份作业,有作业的时候,大概会花一节课的时间检讨
,会抽同学回答。抽到的同学以回答的那题评分,而没抽到的就以缴交作业的评分。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期中25%、期末25%、报告15%、课堂参与15%、作业20%。值得注意的是,老师是说课堂参与
是有问问题的同学寄信给老师才算入成绩,只不过我是没做这件事,这项目老师还是给满
,不清楚课堂参与是怎么参与法。考题的部分,与老师的个经一样,期中期末的一分就是
学期的一分,但是题目都是比较简单、关于论文的问题,有些就算忘了细节也可以在老师
或是同学们报告的投影片或是论文跟书中上找到答案(考试是可以开书查阅资料的,但不
能上网google)。不过考试时间只有100分钟,还是要对论文跟书的内容有一定的熟悉度。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
性?
前面提过,虽然有课堂参与,但也不是出席就有分。只不过这学期修课的同学只有五位,
我自己是没翘过一堂课,所以也许是这样才有那项分数的吧。
基础的部分,应该就是个体经济学吧,还有我觉得有一点点计量的话,看到论文作者用的
计量方法也会比较有感觉,但不是必备,因为真的没学过,老师也会再帮你复习一次。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应该都会加签吧?选课的同学真的蛮少的。
Ψ 总结
这学期修课人比较少的关系,很多都是交由老师来讲。毕竟是老师,对论文跟书的内容掌
握度比较高,再加上老师的逻辑很有条理,经过老师的讲解之后,大概就可以了解这篇论
文要讲的内容(除非你是天生神力,可以自己读,然后消化几十页的论文),因此这学期的
修课品质很好,如果人数一多,可能就不一样了。
无论如何,我自己觉得这门课的内容很有趣、难度也不会像老师开的个体经济学跟赛局论
一样难,有问题也可以马上跟老师讨论,很适合对个体研究有兴趣或只是想听听故事的同
学修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