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
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7-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地理系 温在弘&洪伯邑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教育学程 社会科(历史、地理、公民)必修
非教育学程学生也可以修
δ 课程大概内容
取自课程网并小幅修改
【1】课程简介
【2】演讲一 :现任教师的经验分享
【3】洪老师 Lesson 1 食农体系的全球化
【4】洪老师 Lesson 2 本土农业的再思考
【5】洪老师 Lesson 3 有机生产与环境友善农食系统争议性与可能性
【6】洪老师 Lesson 4 青年回乡务农的机会与挑战
【7】春假停课
【8】讨论卫理女中教学事宜
【9】期末构想发表
【10】演讲二:杂学校
【11】第一轮教案发表(1)
【12】第一轮教案发表(2)
【13】第二轮教案发表(1)
【14】第二轮教案发表(2)
【15】卫理女中正式教案发表 (分组入班教学)
【16】演讲三 :TFT
【17】期末回馈
【18】期末考周停课
原先课程设计除演讲外,有10个与地理相关的主题,各3人小组依任教科别设计2
0分钟的内容,课堂上历史、地理、公民三科各抽一组上台发表,而后进行全班
性的讨论,比较各科着重的部分,进行观点交流。因与卫理女中谈妥试教事宜,
后半学期改以教案的设计与演练为核心。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老师有提供一些网络文章,供我们作每周上台发表的思考起点
至于试教范围的教科书,卫理女中有提供扫描的电子档,但若想清楚该章节之
前学生学过什么,就要挖自己以前的课本或是去师培中心借了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有点类似翻转教学吧
前半学期如前所述采取现场抽组上台发表,而后老师主持全班讨论
后半学期则是各组轮流上台分享构思、现场演练等等,让大家交流意见,老师
则多半坐在后面,也会提出很多他们的想法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个人觉得成绩比预期高,但甜不甜,每个人的感受应该差很多
四个lesson的课前准备分量很重,但后半学期试教准备相对没有那么压迫
出席率 10%
平时作业 10%
课堂讨论 40%
教案设计 40%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无考试
四个lesson课后,以组为单位缴交一页A4以内的综合性评论与反思
试教教案也以组为单位缴交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是三类加选哦,但最后并没有额满啦
有很多人都不是地理系,没有任何基础都没关系,不过前面提到会需要比较不
同科目所关注的核心,最好还是先对自己任教的科目有一些想法比较好
用ZUVIO点过一两次名,但毕竟是五六节,上课一边吃午餐是非常被接受的
Ψ 总结
社会学习领域概论由历史系、地理系跟国发所轮著开,没有规定的授课内容,
所以不同老师教的内容可能会差很多,要仔细挑选符合自己兴趣的。
这学期的社领概,温老师跟洪老师都是第一次教授这门课,所以才进行地有些兵
荒马乱,像是后半学期突然被改成设计跨领域(科目)教案并到卫理女中实行之类
的,但这也反映出老师们很积极地想要让课程更好。同样地,学生们的意见与感
受,老师也很重视,才出现大家一起讨论课程的情形,是说原本期中周停课也就
被取消了XD
最后,推一下很尽责的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