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05-2 葛克昌 财税法

楼主: ntuwwwhth (废宅)   2017-08-19 16:58:01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是
哪一学年度修课:105-2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葛克昌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法律系选修,限法律系学生,但印象中课堂上不乏有外系、外校的学生修习本课程。
δ 课程大概内容
老师在期中周以前会上课,期中周以后是同学分组报告,模式是第一节课报告,并于下课前由评论组问报告组问题,第二节课报告组回答问题,再由老师就报告内容做补充。但到后来常常老师只剩下二十分钟或是更少时间补充。
老实说,我并不是很清楚老师上课的脉络,可能是我初次接触财税法这个领域,并不能很全面地掌握老师上课所想表达的内涵,但感觉老师上课常常针对几个重要的核心概念做说明,比较像是补充说明式的授课方式,比较没有一个主要依循的大架构。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4颗星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所得税法与宪法(三版),葛克昌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老师上课主要是口头授课,辅以板书,不使用PPT。但后半学期主要是以同学报告为主,多使用PPT报告。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极甜,修这门课基本上完全不用担心成绩的事,期中口头报告认真准备,期末报告不要乱写都会有很好的成绩。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一个期中分组报告,一个期末个人报告,没有期中期末考。两个报告的配分比例未知。
期中报告是以口头报告为主,并不需要交纸本报告,老师会在学期中差不多的时间,上传题目数题(我们这班好像总共有八题还是九题),大家就在某一次的课堂结束后,在黑板上自己喜欢的题目编号下写下自己的名字,这就是期中报告的题目。并在期中周后依题目编号依序上台报告。
题目是一个案例事实,必须分析争点,把解题过程在课堂上呈现给大家。
并且老师会安排评论组,在报告组同学报告完之后提出问题。有没有列入评分不得而知。
期末报告主题不拘,只要是跟财税法相关的题目都可以,举凡最高行政法院的判决、决议,或是财税法的学说争议,甚至期中报告的所有题目,包括自己期中报告负责的题目,都可以更加深入撰写都可以当作期末报告。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老师讲话非常缓慢而小声,并且会在奇怪的地方停顿许久,据说是跟老师之前的身体因素有关,并不可考。
老师就像是一个亲切和蔼的老伯伯,非常可爱,但在谈论专业内容时,却又变得尖锐犀利,常常把报告的学生问得不知所措,老师虽然说,把你逼到悬崖,你的潜能才能激发出来,但仍然看得出来老师问问题的脉络,是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并不像是某些评论组同学是为了问倒台上的同学而问。
老师不点名,从来都没来上过课也没关系,因为期中报告十个人一组,要寄生非常容易(听教授说我们这班选课人数爆多,有70几人,以前可能通常都30几人一班),期末报告随便写要凑千字也不是难事,而且给分极甜,是一堂缺学分的同学可以赶快来修的课。
老实说,我也不清楚究竟在这一个学期我学了什么,很难讲出一个具体的成效,但我想,老师教导我们的,是一个法律的精神,细节或技术性的东西也许没有交给我们,但却以量能原则等等基本原则为主地,确切传达了作为一个法律人、法官应该要有的精神,虽然并不知道老师每堂课确切教了哪些内容,但我却很少缺席这堂课,上这门课就好像是感受一个老学者,对一门专业的热情,感受他所传达的温暖,身为学生,坐在底下听讲十分享受。
讲得很八股,也可能有很多人不以为然,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去听听看就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了。
Ψ 总结
老师除了上课之外,对于行政的东西基本上完全不管,对于课堂规定也都讲得不太清楚,也是经过多次询问之后才大概知道老师的报告主要是如何进行等等,为了使以后修课的同学不会再一头雾水,才写了此篇评价。
要确实学到财税法的相关能力,这堂课可能不会是你的首选,但如果想要了解财税法的精神,这堂课会是你很轻松的入门。
作者: balloon7n (趴趴)   2017-08-21 21:27:00
推个废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