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103-1 林明仁 劳动经济学二

楼主: hsuzchan (子将姜姜姜)   2014-12-30 03:01:42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 Sure :)
哪一学年度修课:
103 上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林明仁 教授
樊家忠 助理教授
λ 开课系所与授课对象 (是否为必修或通识课 / 内容是否与某些背景相关)
经研所 选修(‘人力资源’或‘计量经济’学门)
先修课程:统计学与计量经济或计量经济学,否则有四堂会全部听不懂;
然后强制要先修过林明仁老师在每个下半年都会开的劳动经济学一;
其他上课内容都是以读 paper 为主,都是阅读英文文章。
δ 课程大概内容
Part I by 林明仁 Applied Microeconomics
老师会先带过几份上学期没有讲过瘾的 paper,
接着这学期的劳动经济结合一部分的公共、卫生与疾病问题,
会由老师像讲故事一样再带几份 paper ;最后附上一些 intuition 。
Part II by 樊家忠 Regression Discoutinuity
老师现在是经济系著名的 RD Design 的专才,(管院注意:不是 R&D !)
所以会用两堂课把基础的 RD 讲完,接下来再拿 paper 讲故事,
会让大家知道近年的 RD 是怎么应用的,以及提点需要注意的事项。
Part III aka 学生报告 Income Inequality
期中考前后周“弹性调整”以后,学生要自己上台报告;
也就是透过报告、互相提问、seminar 邀请来宾电过一轮以后,结束这个学期。
报告内容在第一堂课发下的参考文章中挑一篇,或是直接找相关主题的书。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
不喜欢考试,热爱报告与作业的人 ★★★★★
想要透过扎实投入换取高分的人 ★★★★★
想修凉课,凑足学门拼毕业的人 ★★★★
想要学习进阶传统劳动经济学的人 ★★★
喜欢常常不到班、跷课的人 ★★★★
想要抓住机会学习不连续回归的人 ★★★★★
林明仁老师的粉丝(但要有基础程度) ★★★★★ + ★
旁听生推荐度(无论什么科系) ☆☆☆☆☆
个人私心常态分布总评: ★★★★
(太容易因为一直听故事就失去戒心了,另外 RD 教得真的有点快)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没有书,但是会推荐一些可以读的书(主要两本,就是 Piketty 及 Acemoglu)
樊家忠老师会有投影片,林明仁老师则会放上报告论文的 PDF 档。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林明仁老师用精美的 cwTEX 排版 PDF 投影片上课,
风格就是把论文这种严肃的东西当成故事讲,也会解答台下同学的问题。
当然,上课以外也要传教,有时候会请大咖的经济学家登场,
或是把芝大经济学博士班的学生找来跟大家谈话,期望 compliers 现身!
樊家忠老师用我们最认识的 PPT 投影片上课,
风格也是尽可能讲故事,偶尔会想点台下同学,不过最后都毫无反应之类的......
这学期樊老师上课全部都是用英文上的,很符合老师一贯的作风!
学生报告的部分完全要看你的人品了,如果人家想惨电你就做好心理准备吧!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出席率 10% (其实就算送分了啦!怎么会点名嘛)
作业一份 40% (樊家忠老师出的 RD 问题与探讨)
上台报告 50% (林明仁老师讨论后安排的论文报告)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作业总共三题,前两题可以将老师上课的 PPT 拿来熟读以后回答,
关键不在出什么很难的数学考倒大家,而是懂 Fuzzy 和 Sharp Design 的优劣。
作业第三题要读一篇论文,可以引用的状态下带入前两题的一些思维,
即可以完成相关问题。作业缴交时间是在出题约莫两周后,不算赶。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出席率......都研究生了还在乎什么出席率呢?(笑)
外系选修前要先注意这堂课有“强制先修条件”,修过一平安度过,
那要接着来修二其实也没有 gap,基础的 STATA 要尽量早点熟练就是了。
老师个性的话,两个老师都是思维很活,所以被提问一般都没那么好解答!
林明仁老师会比小大一经原时看到的更活泼,在此能见到老师本性流露(大笑)
上过老师经原的人都知道老师个性,不过小班教学的互动比较容易传出趣闻~~
樊家忠老师个性就是很 nice ,有话也会直说,不必担心老师隐瞒什么;
但也因为老师在加拿大、澳洲待很久,会不自觉转换为无违和的英文加速授课。
加签不是习惯,而是注意:因为劳动经济学一会跑“劳经马拉松”,
也就是说等到放暑假还会继续要求加课(会集中在两天内上完);
所以上课时数折抵问题下,如果没有修完劳动一就不能修劳动二喔!
劳动一加签与否就是下学期的问题了~(劳动二大学生两名,我是比较弱那个)
劳动二开课与否,取决于老师下学期的调查,要十人以上确定能上才可能会开!
Ψ 总结
林明仁老师说过:如果大学生真的想要学更深入的经济学知识,
那应该去把个体经济理论一、二修完;毕竟这门课只是 Application 而已。
我觉得课程编排最大的优点就是超级有弹性,老师也会常常分享各式想法;
而上完课以后,在方法论的部分也会少掉一些疑惑才对。
中间 RD 教得比较快,认识的研究生也都有懂,但是没人敢称得上“很熟”!
如果说经济学研究分成“语言”、“数学”、“直觉”三个大方向的话,
这堂课像是在训练语言的 Story Telling 以及更多的经济直觉。
这学期最有趣的,就是 Piketty 来台大演讲,也掀起探讨不平等的热潮;
林明仁老师就借机把课程内容紧密交织许多 Labour 以前不会特别探讨的议题,
搭配论文报告,让大家更了解“社会的 1% 如何流动”。(和社会学也有关联)
当然,同学报告也有许多有趣之处:老师带了两个会计研究所的学生报告,
以及强者我同学直接拿《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归纳与报告,都让各位耳目一新!
我则是被来自维多利亚的贵宾连环问题惨电,反而直接被两个老师救下来了......
这门课的内容整体而言算是大纲好懂,要专研必须花上不少时间;
普遍而言,两学分确实看作两学分的压力,每个来上课的人都有自己的最佳策略。
当然,身为一个林明仁老师的铁粉,不推荐这门课实在太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但是如果要客观评论,那还是老话一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At least, you could certainly gain something after your devotion)
作者: angela18199 (跡部侑子)   2014-12-30 10:46:00
身为粉丝对于"比经原更加活泼 真情流露"的描述感到心痒痒想去考经研所了(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