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ving Goffman的名作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终于在
今年夏天有了中译本(《污名:管理受损身份的笔记》,曾凡慈译,群学出版社,2010年
7月出版),可说是中文世界读者之福。这两天藉教学之便,对照了曾凡慈博士的中译本
与Goffman的原文。整体来说,凡慈的译笔流畅且准确。但不论如何,没有一个译本是完
美的;所有的译本,即使出自名家之手,也都有精益求精的空间。因此,以下我不揣浅陋
,提供四个值得商榷的地方,供凡慈及出版社参考。(我只仔细对照了约二十页,因此就
以前二十页为准。)
1.
中译:“此处并未涉及污名的议题,但唯有在双方互有某种预期的情境中,既定类别的成
员才应该不只支持某个特定规范,还要加以实践”(页7)。
原文:The issue of stigma does not arise here, but only where there is some
expectation on all sides that those in a given category should not only
support a particular norm but also realize it.
评论:中译的语意和原文是不符的。原文说的是“唯有当各方(all sides,非“双方”
)都预期某个类别的成员不仅应支持某个特定规范、还必须加以实践时,才会出现污名的
问题”。最后这个“才会出现污名的问题”必须译出,才不会扭曲原意。
2.
中译:“他具有污名,但看起来不像受到强制或因此感到悔恨”(页8)。
原文:He bears a stigma but does not seem to be impressed or repentant about
doing so.
评论:“强制”一词似与原文不符。这句的impress指的不是“强制”,而是have an
emotional or cognitive impact upon someone,也就是一般英汉字典里出现的“使…有
印象”。因此,比较接近原意的翻译,或许是“看起来好像觉得无所谓,或者毫无后悔之
意”。
3.
中译:“就算我能在网球场上到处厮杀,也不可能学得到那个”(页13)。
原文:I could not have learned that dashing all over a tennis court。
评论:此处中译语气与原文有所出入。比较理想的翻译是“要是我在网球场上奔驰,就学
不到这些东西了”。
4.
中译:“在混类接触期间,受污名者可能会觉得他自己正在‘演’(on),必须维持自我
意识并计算他正在营造的印象,到他认为别人不会对他的行为举止起疑的程度与范围”(
页17)。
原文:during mixed contacts, the stigmatized individual is likely to feel
that he is “on,” having to be self-conscious and calculating about the
impression he is making, to a degree and in areas of conduct which he assumes
others are not.
评论:最后半句的中译与原文似有不符。原文是说受污名者“‘演’的程度(degree)与
层面(areas of conduct)都是他人所不及的”。原文最后的are not指的是are not “
on”,因此与“起疑”与否无关。
以上四点粗浅的看法,还请译者、出版社、各界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