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去找老师 问老师明天大概会讲哪些东西
没想到老师竟然把明天的内容打成文章寄给我耶~~~~
(当然 里面的内容应该是引用以前的资料 不过老师真的好用心喔)
老师人真的好好!!!
我们明天一定要大力捧场喔~~~~~
以下是老师的文章
---------------------------------------
追风故事
吴俊杰
国立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
2005年10月27日
很高兴有机会能与气象资讯传播社及系上同学聊聊追风故事。追风的背后有许多点点滴滴
,其中已记录了对大自然充满热情的系上师生共同努力与成长的轨迹。希望透过这次演讲,
与大家分享个人在大气界的学思历程,也盼能带给同学一些启示。
从2002年起,在台湾有一个由国科会所支持的重点研究计画,每当台风可能侵袭或影响台
湾周边时,一组科学团队成员便搭乘向汉翔公司租用的喷射机,装载着最新的科学仪器,飞
到台风上方约13公里高空,释放大气侦测探空仪(学名为“投落送”)。这些投落送在张开
的拖曳伞协助下,以每秒五公尺的速度缓缓降落,量测大气风场、温度及湿度资料,并立即
透过无线电讯号及卫星通讯系统,将资讯传送到飞机上、中央气象局及世界各国气象单位之
电脑系统中,以便进行即时的台风分析及电脑模式预测。这项研究有个引人注目的暱称 --
追风计画。
为什么要追风呢?我们的大气(如台风)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任何初始误
差都可能对预测结果产生重大影响。而台风的生成及发展却主要发生于观测资料稀少的海洋
上,使得我们难以使用电脑模式准确地预测台风的未来动态。为解决此一难题,大气科学家
在过去数十年来已发展出各式先进的观测系统,如卫星及雷达遥测、飞机观测与投落送等,
得以细窥台风究竟,并结合电脑模拟及预报系统,逐渐揭开了台风的神秘面纱。
美国一向饱受飓风危害之苦,有鉴于此,近年来投入相当多的研究经费及科学人力进行飓
风研究。每当有任何飓风在加勒比海区域活动或靠近美国本土时,隶属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
研究总署的国家飓风研究中心,便会出动数架不同功能的研究专用飞机直接飞入台风中及绕
行台风周围进行观测,并投掷投落送,以充份掌握台风的整体结构及其环境动态。他们的研
究成果大幅提升我们对于台风的了解,同时也显示这些投落送资料可以改进台风路径预测的
准确度达30%。
可惜的是,在浩瀚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也是全球台风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地区,并没有
任何台风侦察飞机的观测资料。基于台风对于台湾地区的重大威胁,在国内外学术界及政府
单位的通力合作下,我们于2002年启动追风计画,成为全球以侦察飞机观测西北太平洋台风
的先驱研究团队。
大家可能很好奇想问,我们除了将飞机飞到台风周遭之外,是如何决定在哪些时间、哪些
地点投掷这些所费不赀的投落送呢?这牵涉到一项相当新颖且重要的科学议题:策略性观测
。虽然大气是一个混沌系统,但我们仍可以推知哪些位置的初始误差是较不稳定的(即其误
差随时间呈较快速成长,因此也称为敏感区域),而这些敏感位置便是整个动力系统以及电
脑模拟时的关键误差来源。我们的策略便是针对台风周围的这些敏感区域进行额外的重点观
测,以达到最有效率的观测成果。但我们又是如何预先知道敏感位置何在呢?
追风科学团队目前已设计出相当先进的观测策略--我们结合四种分别依不同大气动力假
设与统计原理而发展出来的方法(包括“系集散落”、“系集转换卡门滤波器”、“奇异向
量”、及“共轭敏感度”等)以预先评估关键的敏感观测位置,配合飞机航程及航管限制以
决定投落送的最适当投落位置。简而言之,追风计画巧妙地利用飞机,将控制大气运作的数
学方程式运送到大自然最猛烈的台风风暴周遭进行检验与试炼,透过蒐集关键敏感区域的资
料,一探台风预测改进的奥秘。
民国92年9月至今,追风计画已针对杜鹃、米勒、妮妲、康森、敏督利、梅姬、艾利、米雷
、纳坦、南玛都、海棠、马莎、珊瑚、卡努、龙王等15个台风完成19航次之飞机侦察及投
落送观测任务,总计在台风上空飞行99小时、并成功投掷313枚投落送。在观测的同时,这些
宝贵的投落送资料皆即时进入中央气象局及世界各国气象单位之电脑预测系统中,协助预
测台风路径及分析其周围结构,如暴风半径(对放台风假与否具关键性影响)。到民国93年
底为止,针对追风计画所得资料的评估结果显示,投落送资料平均可以改进美国气象局、美
国海军及日本气象厅全球电脑模式24~72小时台风路径预测准确度达20%。另一方面,投落送
也已被成功用来验证及校正卫星与雷达等遥测资料,借此提升遥测台风参数的可信度。追风
研究团队也已经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成果论文。
国科会所推动的追风计画相当圆满成功,第一期计画已于今年7月结束。追风研究团队除持
续进行具关键性的后续研究外,也积极进行由国科会与中央气象局共同合作支持的第二期
追风计画(民国94至97年),一方面对国内科技、民生与防灾有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则期望
做出具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并在国际学术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