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介] 大家好,我是历史二赖国峰

楼主: ntumaxlai (二中人)   2011-03-12 00:04:53
哈囉!大家好,
我是这学期有修课的同学,历史二的赖国峰。
很高兴这学期能和大家一起把台大介绍出去。
首先,先谈一下为什么我想修这门课。
或许因为自己是历史狂,对于古蹟、典故、文化,乃至于八卦XD,向来都充满好奇。所以
囉!我在高三升大一那年的暑假,基本上已经把台大的种种(乃至于传闻)都摸得差不多
了;进了学校后,又经常地光顾(?)校史馆还有档案展示室(其实只有一次XD),而且
又买了一些介绍台大历史、建筑等等的书籍来看(我很喜欢《夏铸九的台大校园时空漫步
》),对于这一所学校的探索喜好,是更加地无法自拔(?XD)。偏偏我又是一个耐不住
寂寞(?)、藏不住话(??)的人,非常喜欢将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和别人分享。执是
之故,我这学期便选了这一门课。
接着我想说一下,我觉得导览课内容中,有一处我不太同意的地方。
有一说认为,台大校门口之所以小,是为了让学生“谦卑”。基本上我觉得这是后人自己
的猜想,如果回到当年台北帝国大学建校时的氛围,此说似乎不立。由于当年帝国大学的
目的,在于配合日本帝国南进侵略的政策,因此,帝国大学其实是充满军事意味的:无论
是校内的研究重点以南洋为主,还是椰林大道的设计,既提醒该校师生无忘南洋,又塑立
了一股肃杀之气(曾有学者提出,椰林大道宽广直坦的风格,正好可以拿来当作练兵场)
,所以,倘若当时的校门是以“谦卑”为主调,试问要如何融入这大学的氛围中?我个人
偏好的讲法,是认为之所以校门要设计得如此小,是为了配合它的“功能”。
我们知道,台大校门之设计,是中间有一处岗亭,两旁是出入口;这样的设计正好可以左
右监控。在我们理解“台北帝国大学是当时日本帝国南进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基地”的前提
下,校门要能够监控左右出入人士,是可以理解的。而如果岗亭是在一旁的话,那似乎很
难有效地完全监控出入者。所以,将台大校门口设计成今日的样式,有其道理。试想,一
个立于中央的岗亭,如何设计成雄伟状?况且,就算真的设计成高耸状,一来很容易成为
战争时被轰炸的目标,二来亦无极大效益:已有多位学者指出,在台北帝国大学时期,校
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因为当时四周是农田,似无围墙),那么,让校门处能够监
控好左右两方的功能(毕竟校门口还是直接通往学校的核心地带:椰林大道),不是比让
校门“雄伟壮丽”更重要吗?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欢迎多加讨论!
附带一下,我是台中人,台中二中毕业,如果有台中团的,或许我可以试着服务!
XD
作者: ariel84237 (Piao)   2011-03-12 17:14:00
推历史狂XD很多说法都是后人推敲的,如果有不同想法都欢迎讨论:)
作者: crazyghost ( )   2011-03-12 20:45:00
推有想法!
作者: bobmuntoa (HAO)   2011-03-14 02:41:00
很同意! 而且我觉得以当时角度,校门口应也不算高耸岗亭的顶部前端有如颁奖台般的旗杆台,甚至感觉有亟欲上升的威风感(正巧与后方椰子合衬),似乎也与谦虚较无共鸣
楼主: ntumaxlai (二中人)   2011-03-14 18:12:00
同意楼上论点
作者: bobmuntoa (HAO)   2011-03-16 12:30:00
欸啊! 我第一句打错了欸=口=应是=> 以当时角度,校门口应也不算低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