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通讯大突破:Google Wave

楼主: ftmd   2009-06-12 17:15:58
※ [本文转录自 ftmd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标题: [研究] 通讯大突破:Google Wave
时间: Fri Jun 12 17:13:39 2009
作者: ftmd () 看板: ftmd
标题: [研究] 通讯大突破:Google Wave
时间: Thu Jun 11 01:18:57 2009
※ [本文转录自 BizTalk 看板]
作者: hymanguo (海) 看板: BizTalk
标题: [新闻] 一手试用Google Wave:奇妙的感觉
时间: Fri Jun 5 00:31:32 2009
一手试用Google Wave:奇妙的感觉
ZDNet新闻专区:Rafe Needleman 2009/06/04 06:00:00
Google开放少部分人使用一个十分有意思的通讯实验工具,称为Wave,我们亲自试用后的
心得:实在非常讨喜,这是一个更现代化的通讯,只是许多e-mail用户可能会不太习惯。
即使是Wave的软件工程经理Lars Rasmussen都跟我表示,“需要一点时间适应,”、“我
们还在学习如何使用。”如此可想见其他一般人会如何感受了。
若你想试用Wave,可能得等等,Google目前仅开放给部分开发者与媒体,年底前才会完整
开放给大众使用。我们测试的这个版本还十分原始,还在开发当中。许多功能还没部署好
,有时系统会有一些错误,不过整个架构与哲学都十分清楚,这也是这次试用的重点。
Wave是什么?
Wave一种即时的e-mail,意思就是:当你在回复从系统中所收到的讯息(或称“wave”,
波浪)时,则对方可马上看到你在打的字。不过你也别担心,若是按下草稿的按钮,就可
关闭这个即时功能。只是“即时显示”是默认值。
你可在讯息的任何地方做回应,你也可在一般e-mail中进行,不过在Wave中,你的回应很
容易被看见,因为这个应用会在回应的文字加入彩色方块,并嵌入作者的照片。若你是那
种喜欢直接从信头或信尾做回应的,那就当作一般e-mail即可。若你喜欢从内文中逐段回
应,那么Wave的作法可说十分轻松。
你可直接把图片丢进Wave讯息中(采Google Gears),智慧助理则可以把地址转换成地图
、自动矫正拼字,扩充联络人名字。
不过这个“任何地方都可回复”以及“即时功能”最是有趣的地方。这让Wave成了我看过
最好用的e-mail结合即时通的应用。Google先前曾试图结合Gmail与Google Talk,但成效
不彰,这次这种作法则十分好用。异步化的e-mail对话可保留原有方式;但若双方都同
时在线上,则双方的往来就变成即时的;双方的对话也会留在e-mail中以便日后观看。要
切换e-mail与IM(即时通)模式也十分无缝。事实上,这两种不同模式的概念在Wave已经
全然消失了...
Wave的讯息处理优势在两人以上之间的通讯最为明显。以Wave这种不同色块的回应模式,
多人同时在e-mail中可真正进行即时讨论,不会弄到后来每个人讨论的重点都不一样。
Wave的收件匣若收到新的讯息,会用粗体显示主旨栏;若有人在某一封信中做回应,你可
马上在两行预览中看到新打进来的文字,这个功能很酷,但若讯息一多可能很累人。
提到这点,我头一次看到在同一封信中,有两人同时在内文不同地方做回应时,我的头脑
还真的差点爆浆,许多资讯就这么同时灌进来,跟传统使用e-mail或即时通讯的体验差别
很大。
全新通讯架构
Wave可以这么搞,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Wave讯息不是放在桌面的Wave客户端软件(这
其实只是一个丰富浏览器应用),有别于传统e-mail的设计,Wave讯息都存在于Wave伺服
器。讯息不是只有丢到你的Wave客户端就算了,服务器还是有连结存在,因此当你在电脑
上编辑Wave讯息时,它马上就可传回至Wave服务器,然后在马上传给其他正在使用Wave应
用的用户。
Wave服务器会视状况进行同步化;持平而论,这点跟Lotus Notes与微软Exchange的运作
方式并没有太多不同之处,唯一差异是Wave不需理会旧有e-mail架构的legacy支援问题,
也不会被旧的方式所绑住。
另一点跟Twitter Search类似的是,Wave的搜寻功能是即时的,若你要搜寻收件匣中关键
字或句子,而同时有人更新了讯息内容,则该封讯息也会马上出现在搜寻结果中。
全都好了吗?还没
目前,Wave用户可通讯的对相都是其他Wave使用者。Wave地址看起来就像e-mail地址,不
过互联网e-mail与Wave之间没有闸道,因此若从正常e-mail软件发给Wave的话会被退回
,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限制,Google希望开发者可在标准e-mail服务器与Wave之间撰写闸道
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他IM服务甚至社交等(如Facebook)就更别提了。
不过,Google的Rasmussen跟我说,Wave目前不会有垃圾邮件问题,因为它没有连上全球
e-mail系统,他希望能确保系统不致被攻陷之后才把Wave开放给标准e-mail。
事实上,Wave在目前这么阳春的状态就释出给开发者的用意,就是希望能鼓励程式人员撰
写延伸。上述的e-mail闸道就是关键的一环,Google也可能自行开发。少了这一块,Wave
也不过是另一个难以起飞的新通讯媒介而已,因为其中许多功能都可在其他现行软件中找
到。Wave在技术上或许跟e- mail有很大的差异,但就终端使用者而言,它跟e-mail其实
是很类似的。
Google Wave小组跟其他Google开发者计画还没有做太多整合,Wave这个计画还是透过一
个详尽的影片demo介绍给Google的。Rasmussen 跟笔者表示,“若说我们有跟其他Google
部门合作就太夸张了一点。”我们期待可以整合进来的包括Gmail、Google Docs与
Google Voice。
正是时机
把e-mail、即时传讯与协同编辑整合起来早就该进行了,除非技术上不可行,否则我们看
不出为何要用不同软件来进行e-mail、即时传讯与协作编辑。我认为Google愿意跳下来进
行这场实验十分值得鼓励。
届时Wave正式出笼后,相信各位都会大开眼界。(陈奭璁译)
http://0rz.tw/fvs9h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