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 我是女生,我在公共领域

楼主: tomchc (TOMCHC)   2013-12-07 22:28:06
我是女生,我在公共领域
──谈女性参政与学生自治
政治国关五 林彦瑜(前社科院学生代表)
不知道,有多少生理女性的朋友跟我一样,常有活动开会现场,发现自己是在场极少数
的女性之一的经验?偶尔,朋友言谈之间会嚷嚷说“喔,女生好少,都没有开会的动力了
啦”,或者无奈开自己玩笑说“啊,我就是在做男人的事啦”,而我们却鲜少去讨论这个
常见的现象背后的结构因素,甚至会不自觉忽略这些“玩笑话”背后的男性中心观点。
一谈到“女性参政”,立刻可以联想到的事实是,全世界的所有国会都没有女多于男的现
象,现在台湾国会的女性比例为33.6%;回到校园,台大学代会作为“学校里的国会”,
在我任职期间(101-1会期)的26名学代中,只有5位是女性,只占全体的19.2%;而我们
社科院,10位学代中也只有2位学代是女生。(更详细的新统计资料请见台大意识报63刊
“自治、自制、自知中的性别”:
http://cpaper-blog.blogspot.tw/2013/09/blog-post.html)
于是我们接着会问,“女性参政”为什么重要?又不是只有女性,才可以代表女性。我
们“看能力不看性别”,不是吗?
首先,决策的过程中,应当带入各种群体的生命经验,是代议政治的核心精神。如果政治
领域是被一群有高度相似背景的人所代表,难保这个决策的过程容易忽视其他群体的需求
,试想假设学代会跟学生会有九成以上都是异性恋男性的台北市人,这些“政治人”是否
能够在会议中主动顾及所有决策将会影响到的面向,令人保留;其次,团体谈论的过程中
,女性及其他弱势性别的“在场”,也可以培养我们对性别尊重的敏感度与友善意识;第
三,政治文化与性别刻板印象是紧密结合的,从政的“阳刚”形象从未符合社会对女性的
期待。所以,女性在政治场域的投入,也可以使原本政治领域的阳刚文化、及性别刻板印
象有消弭的可能。
当然会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相信“本质论”──女生天生细心温柔,所以“政治”这么
“硬”的东西,应该要让“爱好和平”的女性进去调和一下。反而,我认为,女生的“相
对特质”乃是社会经验所建构的,所以在不同的性别角色建构过程中,经验的不同,导致
了男女的想法与特质上有所不同(当然,以男女两性二分的分类法,是非常粗糙的),而
使女生参政的意义在于:“观点的全面性”更能够顾及到一个在父权体制之下的相对弱势
观点。
我个人四年多在公共领域的经验中,也完全都是男生占多数,而开会时理所当然是男生
影响力比较大。但,如果原本就在里面的女生能带更多女生进来,就会产生一种集体性的
力量,带入不同的性别经验与考量观点。比如去年政治系、经济系学会、以及现在学生会
都是女性领导者,确实为学生自治圈带入了一股不同于往年的新气象,女性的干部也因此
增多。
因此,面对学生自治领域,男女比例悬殊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就是毕恒达老师在“空间
就是性别”一书中说的──女人帮助女人。“女性培力”是我自投入学生自治圈以来一直
最在乎的事情。我总是恳切期盼,能够有更多有性别意识的学妹一起走入公共领域,担任
学生自治的核心干部与代表,让父权体制有机会透过“女性参政”渐渐被拆除,把性别意
识带入能见度高的公共领域。希望,女性做为一个群体,权益能够透过我们女生自己,有
更好的发声管道,整个社会也能朝性别平权的理想更加接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