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诗会讯息:关于策兰,他的诗,与诗里的音乐

楼主: Hain (圣母院钟声悠扬)   2010-11-13 12:28:37
诗剥裂 Schibboleth:关于策兰,他的诗,与诗里的音乐。
主讲者:谢杰廷 (音乐工作者,《诗剥裂》策兰诗展演计画主持人)
主持人:陈午明 (剧场制作人,《诗剥裂》策兰诗展演计画制作人)
时间:11/14 19:30
地点:布拉格书店 (台北市泰顺街60巷11号B1, Cafe Philo楼下)
入场:免费
关于诗会:
保罗策兰(Paul Celan),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诗人。
《诗剥裂》是Schibboleth的音译,它是策兰的一首诗名,在希伯来语有河流的意义, 却
也是古以色列人在战败撤退时攸关生死的密语。策兰的犹太裔父母死于纳粹集中营,对战
后流亡巴黎的他而言,以德语写诗成为他的痛与无解的困境,他的诗因而逐渐变得支离破
碎,意义消失而仅剩下声音,最终自沈塞纳河。
有人说,策兰的诗太过艰涩隐秽。有人说,诗人在他自己和读者之间设下了太高的栅栏、
太多悬而未决、难解的谜题。而诗人也说:“他们只能远远地解读我,他们无法将我把握
,他们握住的只是我们之间的栅栏。”
但我们尝试从策兰的诗里听声音,然后才知道意义是在声音里的。
我们因而想说出我们在诗里所听到的,音乐,然后还予这太容易散失的声音一个身体,在
舞蹈里,我们或许更能感受到在音乐里,在诗里的意义,更靠近了。
这是我们解读这位贝岭口中“二十世纪最深也最伤的诗人”其人其诗的方式,也是我们用
以诠释这静默无语的记忆给诗友们的途径。
诗会内容:
我们从策兰的生平谈起,尝试了解策兰的创作过程与困境。为什么策兰要让自己陷入用德
语写诗的困境,然后去承受,然后最后无法承受?我们会一起读诗,读他的困境与沉默,
感受诗人的伤,诗的痛,诗的剥裂。我们会播放乐人谢杰廷以策兰、策兰诗为基底创作的
音乐,谢杰廷将现场分享他的创作历程;当这些音乐与策兰本人读诗的录音同时出现并且
互相交叠之时,又会产生如何的共鸣与对位?《诗剥裂》展演计画运用装置、音乐、舞蹈
来追寻策兰诗里的声音的缘由,将在诗会中与所有诗友一同共享。
欢迎大家一起参与!:-)
作者: hidden (不是爱花即欲死)   2009-01-14 06:49:00
>v<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